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学历考试 > 成人高考 > 考试动态 >

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

2024-05-21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

2001年起,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下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国家基础教育战线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素质教育精神和课程改革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求真务实,决心改革。 经过六年的改革探索和实践,课程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 按照课程改革总体部署和2007年教育部工作重点,今年我们将全面启动义务教育各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工作并正式发布。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导教学的重要文件。 它们体现了国家对义务教育质量的基本标准和要求。 它们是教材编写、教学和考试命题的基础。 六年的改革探索和实践,全面检验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积累了丰富的修订建议,为修订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中国特色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需要广泛听取意见特别是一线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修订工作。 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

一、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认识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征求意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好征求意见的组织领导工作,努力听取意见并最大限度听取一线教师的建议。 同时,要做好动员宣传工作,坚定改革方向,认真梳理经验,鼓励各有关方面教师和人员积极参与。

#

2、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听取各方意见。 分别征求市、县、镇、农村学校和不同学历学校的意见。 重点征求各学科优秀骨干教师意见; 应征求教学科研部门、教学科研部门、行政区域内高等学校、省级教育学会等有关部门或学术团体的意见。 可通过座谈会、讨论、填写调查问卷、提交书面建议等方式征求意见,力争征求的意见全面、客观、有建设性。 相关内容参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征求意见大纲》(见附件)。

#

3、征求一线优秀骨干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意见的主要方式是填写《**课程标准(实验稿)意见表》(以下简称《意见表》)。 请各省(区、市)组织不同类型的市、县、镇、农村中小学组织不同年龄段的优秀骨干教师和教学科研人员参与此项工作。 邀请教师数量较多的省(区、市),每个学科须组织不少于100名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参加。 教师数量较少的省(区、市),每个学科须组织不少于50名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参加填写《征集表》。 #

4、本次征求意见科目包括:语文、英语、道德与生活、道德与社会、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历史、地理、科学(3-6)、理科(7-9)、物理、化学、生物、俄语、日语、美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共19个科目。

#

五、教育部将组织42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就义务教育各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征求意见,并请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协助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

六、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专家认真分析整理全省各方面意见,形成义务教育各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建议报告。

#

7. 义务教育各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建议报告于5日、20日前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名义报送我部基础教育司; 请本学科优秀骨干教师和教学科研人员填写《征集意见表》,并于5月1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数据量较大,可先压缩文件)至:(也可复制至)。

#

八、语文等19个科目《征集表》在教育部网站滚动新闻栏目(网址: )和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公告栏(网址: )公布教育部课标修订,电子文本可可以直接从网站下载。 电子文本可直接在电脑上填写,填写后自动形成“数据文件”。

#

如果您没有电脑第一考试网,可以将电子文本打印成纸质文本,然后填写。 所有论文文本收集完毕后,请于5月10日前以快件方式(请注明“课程标准修订”)寄至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地址:中山北路) ,上海,邮政编码: )。 #

联系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沉柏宇 #

电话: -

#

电子邮件:

#

联系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开发中心 刘健

#

电话: -

#

电子邮件: #

附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提纲(实验稿)

#

2007 年 4 月 4 日

#

附录: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草案)征集大纲

#

1、各学科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提出的课程性质是否恰当? 您有任何改进意见或建议吗? #

2.根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目标维度的要求,标准需要做出哪些调整和改进(主要在内容标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方面) 、资源开发要求、教材编写建议等)?

#

3、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是否体现了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求? 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基本趋势? 是否有重要内容缺失或需要更新? 您有任何改进意见或建议吗?

#

4、学科内、学科间标准的互联互通存在哪些问题? 如何提高? #

5、各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体难度和容量是否合适? 您有任何改进意见或建议吗?

#

6、教学建议的内容是否有助于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 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部课标修订,促进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和实践? 您有任何改进意见或建议吗?

#

7. 评估建议部分能否帮助引导教师真正专注于学与教过程? 它能帮助老师更好地评价学生吗? 如何进一步提高评价建议的可操作性? 还有其他改进意见或建议吗? #

8、各学科标准(实验稿)中对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的描述是否实用? 活动建议和案例是否合适? 是否需要添加案例分析和活动建议?

#

9、各学科标准(实验稿)在文字(或文字的某一部分)方面是否通俗、流畅、清晰、简洁。 标准中的概念、术语和其他表述是否准确。 根据六年来的实践,还有哪些建议或改进建议?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