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医药考试 > 中药士/中药师/主管中药师 > 考试辅导 >

2011年主管中药师辅导: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2010-10-12 来源:互联网 作者:第一考试网

  2011年主管中药师辅导: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近日相继有考生来电询问,2011年主管中药师辅导的情况,我们从相关单位获悉2011年主管中药师辅导的相关消息。

#

  古代所谓的“毒”主要是指药物的偏性,利用“毒”来纠正脏腑的偏胜偏衰。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净制去毒、水制去毒、加热去毒、辅料去毒等。一般可从三个方面来加以理解。

#

  1.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

#

  如川乌、草乌所含的双酯型生物碱,是剧毒成分,经蒸煮炮制后,可使其酯键水解,成为单酯型生物碱或不带酯键的乌头原碱,毒性大大降低。 #

  2.毒性成分含量减少。 #

  如马钱子所含的生物碱,能使人中毒,甚至惊厥而死亡,经砂炒或油炸后,可破坏部分生物碱;巴豆、千金子所含的脂肪油,是峻泻或毒性成分,经去油制霜后,降低了毒性;斑蝥、红娘子含有斑蝥素,能刺激黏膜而引起中毒,经米炒后,可破坏其毒性成分,避免中毒。 #

  3.利用辅料的解毒作用。

#

  如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经白矾、生姜制后,能消除或降低其毒性;藤黄经豆腐同制,狼毒、商陆经醋制后,可降低毒性。

#

  总之,炮制有毒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去毒与存效并重,绝不可偏废,并且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毒性表现,选用恰当的炮制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顾此失彼,可能造成毒去效失,甚至效失毒存的结果,达不到炮制目的。

#

责编: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