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公务员 > 招考资讯 >

高校信息化建设滞后,教务管理存在问题,如何解决?

2024-10-20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2006 年 8 月 5 日

近年来,高等学校正处于改革和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学分制的改革,对管理信息化和数据化决策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信息化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但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其他行业相比仍然滞后。主要针对校园网的硬件建设。信息管理软件尚不成熟。 “有路,但没有车。”这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普遍现状。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还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

教育管理作为高校信息化的基础部分,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大多数学校在教育管理方面都有一些软件应用,但大多数软件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独立的,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管理思路。和数据字典,系统之间无法通信大连外国语学院教务处,导致很多问题: #

1、数据不统一:软件各部分都有自己的数据字典,系统之间无法交换数据。 #

2、业务不统一:由于各自独立开发,各个系统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思路,导致一些相同的业务在不同系统之间处理不一致。

#

3、数据重复录入:由于系统之间数据无法共享,相同的数据需要在不同的系统上重复录入,不仅浪费人力,而且容易出错。

#

4、数据不同步:软件系统虽然相互独立,但管理业务却相互关联。因此,独立系统之间的数据常常不同步。本系统已输入最新数据,而其他系统仍使用旧数据。

#

5、不支持网络应用:在互联网时代,单机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工作要求。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系统的使用中。通过网络应用,学生、教师、分支机构、部门、学校领导等可以进行互动。 #

目前,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一种否认其可行性,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事实上,在学术管理的很多方面采用计算机管理是非常合适甚至是必要的。例如,人工排课耗费大量人力,且错误较多;选课和一些注册任务几乎很难手动操作。二是过分强调计算机管理的作用。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追求全面性,将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一些边缘性的东西纳入软件管理的范围,不仅不能解决核心问题,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反而增加了软件管理的难度。我们的负担。计算机擅长管理的是数据量大、重复性工作量大的业务,所以我们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在某些方面,我们应该采用计算机和手工相结合的方式大连外国语学院教务处,这样会更有效率。效率。

#

二、我院计算机辅助教务管理发展现状 #

我院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 2004年之前,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每个单元配备一台微型计算机,以单机工作为支撑环境,以事务处理为主要功能。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计算机主要用于文档处理和文档存储,个别单位开始使用一些用basic和fox开发的简单软件。这一阶段也可以称为起步阶段,期间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对我院信息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1)树立各级学术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意识; (2)初步建立一支高素质、懂计算机、懂业务的管理团队。 #

第二阶段从1998年开始至2003年10月。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以校园网为支撑环境,目标是实现校园内资源和信息的共享。这一阶段的主要成果之一是教务处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信息网站,为全校师生提供综合性的公共信息服务。还成功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信息发布、教案查询、学生成绩查询等。 。随着校园的建设,在教务处内部以及教务处与各学院(系)之间实现了通过校园网的OA办公系统。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