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铣公:忠清之吏部尚书,廉洁奉公的典范

公爵是吏部尚书,忠厚老实,深得皇帝信任。仲孙被保送进翰林院,即将参加秋试。他将印章拿给公爵看。公爵说:“你有才能,可以考中,我怎忍心隐瞒!万一误中,害了穷书生。再说,你有机会得到官职,何必勉强自己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希望碰碰运气,这不是你的天职?”他把纸条堆在一起烧掉了。 #
公爵有个女儿,嫁给了京城的某位官员。公爵夫人十分疼爱女儿,每次想把女儿嫁出去,公公都不肯放手。她生气地对女儿说:“你公公要是升官了,我调到京城,你可要日夜侍奉你母亲,而且调我如同摇落叶,你真是小气吗?”女儿把话传给了母亲。一天晚上,夫人备好酒,跪下来告公爵。公爵大怒,拿起桌上的器皿打了夫人,把夫人打伤,便走了,驾着车子去了朝堂,十天后才回家。公公很不满意。
公爵做大都御史,和太监一起镇守辽东。太监也谨守法纪,和公爵相处得很好。后来公爵调任两广,太监哭着告别,送给他四颗大珍珠。公爵不肯。太监哭着说,这不是贿赂得来的。从前皇帝把僧保卖的西洋珍珠送给朝臣,我得到了八颗。现在我要把其中一半送给公爵。公爵知道我不贪心。公爵把珍珠拿来,缝在身上穿的外衣里。回到朝廷后,问太监,得到了两个儿子。公爵夸奖他们说:“你老实点记王忠肃公翱事,能不挨穷吗?”他们都说:“是的。”公爵说:“你如果有生意,我帮你做生意。” 两个儿子各有各的打算,公爵没有办法,就把老朋友的来意告诉了他们。他们纷纷表示“可以”。公爵再三催促,一定要照做。于是他们伪造了一张房屋契,列明了五百金的价格,告诉了公爵。公爵打开衣裳,取出珍珠交给他们,印章依然完好无损。 #
【笔记】 #
①选自《宦词》卷五。主要收录作者序文、笔记、杂感。王忠肃公懋记王忠肃公翱事,永乐进士,政绩卓著,谥号“忠肃”。
②借助特权进入书院:“隐”指上一代遗留的特权;“鉴”指成为书院学生的资格。 #
实践:
9. 下列哪句话正确解释了下划线的单词? #
A. 整理卷轴 B. 翁长全,调我去京城
C. 几天后他回家了。女婿不够好。D. 他送了四颗大珍珠作为礼物。丈夫拒绝了。
10. 下列句子中,哪一个与下划线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相同? #
A.英王亲信大臣的进退,实在令人尴尬。 #
B. 我希望我能有幸收到你的来信。 #
C. 你反复催促的那两只虫子怎么会知道 #
D. 这是假的房屋证,然后现在就被种植
11. 下列哪个选项对原文的分析是不恰当的?( )
A.第一段共不足100字,但人物语言朴实真挚,动作简练而富有个性,体现了平实文笔的特点,值得借鉴。
B.本文第二段讲的是忠肃公憎恨女婿的偏袒和滥用职权,拒绝调他进京,说明他在人际关系上是公正的。 #
C.本文第三段讲了忠肃公接受朋友赐予的珠宝,最后却把珠宝还给子孙的故事,说明他一生并不贪财。
#
D.本篇为正史,在详细介绍人物生平的基础上,选取重大题材第一考试网,记录人物在政治、军事等重大方面事迹,以刻画人物性格。 #
12. 下列句子中,用“/”标记文中的波浪线的是( ) 正确的是( )
答:太监哭着说:“我不是行贿得来的,从前皇上把僧保卖的西洋明珠分给大臣,我得了八颗,现在分一半给你,你知道我不贪心,你把珍珠拿来放在你穿的褂子里了。”
#
B.太监哭着说:“这些不是行贿得来的,先帝把僧保卖来的西洋明珠分给大臣,我得了八颗,现在分一半给你,你知道我不贪心,你把珍珠取下来,放在你的衣裳里缝好了。” #
C.太监哭着说:“这不是行贿,是先帝把僧保卖的西洋明珠送给朝臣的,我得了八颗,现在分一半给人,你知道我不贪心,你把珍珠拿去缝在你穿的褂子里了。” #
D.太监哭着说:“这不是行贿得来的,先帝把僧保卖的西洋明珠分给朝臣,我得了八颗,现在分一半给人家,你知道我不贪心,你收了珠子,就缝在你穿的褂子里。”
#
13.将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如果你被错误地选中,你将会成为穷学者的阻碍。(3分)
#
(2)他开车去早上的宿舍住,十天后才回家。(3分) #
(3)龚老之说:“你若是老实人,像你这样的人怎能不穷苦呢?”(4分)
参考答案
#
9B(A:表示“分裂”、“撕裂”;C:最后,终于;D:坚决。) #
10B(A项第一个“为-所”结构中,“为”表示被动,第二个“为”为“是”;B项中两个“以”均为目的连词;C项第一句中“之”为代词,代表“太甲从子”,第二个“之”为指示代词“这”;D项中第一个“乃”为“当时,就”,第二个“乃”为“才”。) #
11D 本文并非“正史”,而是一篇笔记文学。它与“正史”不同,不是在“详细”介绍人物生平的基础上,选取重大题材来记录人物在政治、军事等重大方面事迹,而是只选取王翱日常生活中最能体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三个典型事例,从人际关系上不偏袒他人、生活中不贪财两个不同的方面,集中表现王翱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思想品格。 #
12A 太监哭着说:“这不是我行贿得来的。当年先皇赏赐僧保卖的西洋明珠,我得了八颗。现在我分一半给你们,你们知道我不贪财。”公公把珍珠取下来,藏在衣裳里,缝好了。
13(1)如果你因为提前拿到了考试题目而错误地通过了考试,那么你将阻碍一个差生的前途。 #
(2)他坐马车到了朝房,住了十天,才回自己的住处。 #
(3)王翱安慰他们说:“你们的长辈清廉无私,恐怕你们是穷困潦倒了吧?” #
【参考译文】
王骜是吏部尚书,忠厚老实,深得皇帝(明英宗朱瞻基)的信任。二孙凭借上一代的遗风,取得了翰林学士的资格,即将参加秋试。仲孙通过王骜的关系,向负责秋试的官员要来了答卷,出题的人告诉了王骜。王骜说:“你凭着才华能及格,我又怎么忍心埋没你?如果因为提前拿到试卷而误中了,那就有碍一个好学(穷秀才)的前途了。再说,你有翰林学士的资格,就有机会当官,何必勉强自己做自己做不好的事,妄图达到??自己达不到的目标呢?”说罢,将自己的答卷撕碎烧毁。
#
王骜的一个女儿嫁给了京城附近一个地方的官员。王骜的妻子十分疼爱女儿,每次带女儿回娘家,女婿都不让走。他生气地对妻子说:“你父亲是吏部主事,他要是把我调到京城,你就可以朝夕伺候你母亲了。再说,调我就像抖落树叶一样容易,你父亲何必这么抠门?”女儿给母亲送信。一天晚上,夫人端来酒,跪在地上,把这件事告诉了王骜。王骜勃然大怒,拿起桌上的器皿打伤了妻子,走了出去,坐车到朝房去住,十多天后才回到自己的府邸。女婿最后也没被调到京城。
王骜做御史的时候,和某太监一起镇守辽东。这太监也很守法,和王骜相处得很好。后来,王骜被调任两广总督。太监流泪告别,送给王骜四颗大珍珠。王骜坚决拒绝。太监抽泣着说:“这些宝石不是贿赂得来的,过去先皇把僧保买来的西洋明珠赏给左右大臣,我得到了八颗,现在我分一半给你当送别礼物,你已经知道我不贪财了。”王骜收下了大珍珠,放在自己穿的上衣里,缝好了:后来,他回朝后,寻找太监的继任者,找到了他的两个侄子。 王骜安慰他们说:“你们老人家老实,你们大概穷困潦倒吧?”两人都说:“是啊。”王骜说:“你们有什么生意,钱我帮你们出。”两人心里想,王骜也做不到,只是表达一下故人之情罢了。于是两人表面答应,说:“好。”王骜再三催促他们,一定要按照约定办。于是他们伪造了一份购房契约,报了五百两银子的价格,告诉了王骜。王骜解开外衣,拿出大珠子递给他们,(才看到)原来的印鉴还是原封不动的。
【王忠肃龚敖三事及相关习题原文】相关文章:
王忠肃公敖事件实录 原文阅读与翻译 06-15
#
《王忠肃公敖事迹录》阅读问答07-13
《王忠肃公敖事录》阅读答案及译文06-30 #
《王忠肃公敖事录》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6-16 #
王忠肃 宫傲的故事 文言文教案08-26 #
王忠肃 宫傲的故事 文言文教案04-24 #
《王傲,字九皋,燕山人》原文翻译及相关练习06-17 #
王傲原文及注释05-27 #
《王傲的正义》原文翻译0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