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QC活动控制钢筋闪光对焊质量开展!

活动前、活动后 5、QC小组活动 (1)策划阶段(计划)时间:2008.4.25~2008.5.101。 原因分析通过不合格点频率图可以看出接头处氧化膜夹渣的频率。 为38.8%,轴向偏移频率为33.3%,两项累计频率达到72.1%,为A类因素,是影响闪光焊缝合格率的主要问题。 因此英语作文,我们针对该问题进行了小组活动并进行了分析。经过讨论,我们绘制了如下因果分析图: 2、关键因素的确认 根据因果图,我们对以下问题进行了因子分析:针对我们发现的十四个最终因素,并对各因素进行了现场调查、讨论和分析,确认了主要因素如下: 3、制定对策 根据查明的因素,小组讨论制定了相应的对策: (2)实施阶段(DO)实施1、组长亲自负责制定钢筋焊接质量相关管理制度。 首先,做好相关研究工作,由工长进行调查,充分听取工人的意见,制定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相关制度。 注重全班次管理,提高团队整体水平。 要求焊工本身要注意质量问题。 每一批焊接都要认真自检,发现不合格的部位必须拆除重新焊接,直至合格。 钢筋工长对每个班次的验收点进行检查,并要求逐一检查。 外观不合格的不予验收,不计算工作量,并要求焊工重新焊接。 重焊次数超过5%进行处罚,合格率达到98%以上给予奖励,充分调动了团队的积极性。 #
为提高钢筋一次性焊接合格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施二中,针对操作人员培训不足的情况,由工区总工程师和施工人员负责进行从理论到实际操作的培训。 尽管所有操作人员都有操作证,但实践经验参差不齐,理论水平欠缺。 总工程师对操作人员进行理论培训,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人的理论水平。 我们还邀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到现场边操作边讲解,让大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工人的整体水平。 所有操作人员均精通施工技术和操作规程。 最终闪光对焊接头的施工质量标准,通过理论和操作考试,所有人员均通过考核,达到要求。 实施三:机工、检测人员对所使用的焊机进行全面检查、维护、修理,清理电极钳口上的氧化物,并要求操作人员根据情况及时清理。 机械师将进行检查和监督。 对变形的电极和磨损严重的夹具进行更换,对晃动的进行修复。 根据公司要求制定维护计划,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确保闪光对焊质量。 实施方式四:由于钢筋断面不均匀,钢筋端部歪斜,所以有很多相似之处。 两者是一起实施的。 由施工领班、质检员负责。 要求队员在对接焊前清除15mm范围内的锈迹、污垢等,防止钢筋变形。 间接接触不良导致“毛边”。 为了解决切割时操作不熟练的问题,我们指定有经验的工人进行操作,并设置专人使用矫直机或切割机对钢筋端部的弯曲进行矫直或切断。 两侧钢筋轴线偏差不应大于0.5mm。
#
卸料、切断钢筋时,端面应平整。 如果钢筋端面不够平整,可以在开始时加毛边,使端面平整。 焊接完成后,待接头由白红色变为黑色后,松开夹具,平稳取出钢筋,以免弯曲。 焊工必须注意质量问题,必须对每批焊缝认真进行自检。 钢材领班全面检验,专职质量员对每批成品闪光对焊接头按照规范进行抽检,并配合检验人员及时取样送检。 经检验合格的,方可使用。 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施工。 五根钢筋闪光对焊的实施是将两根钢筋按对接形式放置,利用焊接电流通过两根钢筋接触点产生的电阻热使金属熔化,产生强烈的飞溅,形成一闪而过,迅速施加镦粗力,完成整个过程。 焊接方法是电阻焊的一种。 对焊工艺如图所示。 焊接时,要求被焊钢筋平直。 除锈后,安装在焊机上的钢筋必须放置并夹紧牢固。 夹紧钢筋时,两根钢筋端面的突出部分应接触,以利于均匀加热,并保证焊缝(接头)垂直于钢筋轴线; 燃烧过程应稳定、剧烈,以防止焊缝金属氧化; 镦粗应在足够的压力下完成,以确保焊缝良好闭合和接头充分镦粗。 粗变形。 从施工过程中可以看出,现场作业时的人为因素和施工操作方法对焊接质量影响很大。 镦粗速度、压力、加热温度等参数必须严格控制。 如果镦粗不及时,镦粗压力太小,或加热温度不够,空气就会进入焊接接头,形成夹渣和氧化膜,焊接接头不牢固; 如果加热温度太高,就会出现“过烧”现象。 现象也会影响接头的强度; 如果镦粗压力太高,可能会发生开裂。 #
培训结束后,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和一些废旧钢筋让工人反复练习,使他们掌握操作技术,确保每个操作人员能够根据钢筋接头、直径、形状的不同情况,灵活掌握各种参数。水平。 。 钢筋焊接一次合格率大大提高。 实施六 2008年8月16日,现场技术人员细化了技术交底,特别是焊接过程中预热的要求,强调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时,应采用电阻预热方式。 预热余量宜为1~2mm,预热次数宜为1~4次; 每次预热时间宜为1.5~2s,间歇时间宜为3~4s。 并应区分一次燃烧残渣和二次燃烧残渣。 一次燃烧的余量等于材料被切断时两根钢筋切断机刀片严重压碎的部分,二次燃烧的余量不应小于10mm。 还对延伸长度、燃烧余量、镦粗余量和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进行了更详细的解释。 我们还组织工区相关管理人员和班组进行技术交会和职责分工,坚持每周技术交会制度,明确施工工艺和程序; 施工过程中,各班组将在项目部质量安全员面前进行自检,并与相关QC活动控制员对每道工序进行专项检查并签字,形成记录,以便追溯。 经过六个阶段的实施,闪光对焊的外观质量效果得到了显着改善。 外观照片如下: (三)效果检查(CHECK) 1.目标完成情况。 活动期间,我们的QC团队不断检查并改进实施效果。 焊接一次合格率不断提高。 2008年随机抽查300个点,15个点不合格率达到95%。 在接下来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狠抓落实,加强监督检查。 #
截至2008年11月活动结束,共抽查400个点,不合格16个点。 验收合格率为96%,超出规范要求。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通过率从活动前的90%提升到了活动后的96%,达到了我们最初设定的95%的活动目标,活动取得了成功。 活动前 2、经济效益 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钢筋闪光对焊一次合格率提高了6%。 该桥约有10个接头,按每个接头10元计算,节省成本7.8元。 扣除本次活动支出3000元后,本次活动实现经济效益约7.5万元。 3、社会效益通过活动,钢材闪光焊缝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得到了业主的一致好评,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为项目实现精益求精的目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目标值活动结束后(四)巩固总结() 1.小组活动完成预定目标。 通过此次活动,提高了大家的质量意识和参与质量管理的程度。 2、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为了进一步巩固取得的成果,我们对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总结,完善了原有的《钢筋闪光焊操作规程》。 得到了总部技术部门的认可,并分发到各工作区进行推广。 六、遗留问题及下一步计划 (一)遗留问题 本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
但由于施工现场用电量较大,有时会降低闪光对焊机的电压,影响闪光对焊效果,我们已联系变电站增加变压器容量,并在今后的施工中进一步完善。 (2)未来计划:进一步普及QC教育,坚持开展QC活动,努力实现QC活动的操作化、制度化、规范化; 在今后的QC小组活动中,我们要继续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严格遵循PDCA循环流程,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新问题闪光对焊接头的施工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