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再爱我一次》:母亲电影的时代性

女神节系列第二篇,我们来聊聊妈妈电影。 #
《妈妈再爱我一次》(1989)
#
今天的第一部电影,本纳决定省略剧情梗概。 电影的片名和海报已经基本直观地表达了这部电影有多么的煽情和血腥。
#
大多数妈妈电影清单上的第一部电影是《妈妈再爱我一次》。 这部台湾电影在20世纪90年代轰动大陆,是一代人的电影记忆。 它的经典源于它的商业成功和它引发的情感共鸣。 同时,它也是一部凸显时代局限性的杰作。
当今的电影业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种关于善恶的极其耸人听闻的伦理主题正逐渐变得不那么常见。 电影中畸形的婚恋观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而牺牲一切、追求完美、极其悲壮的母性形象,依然在不同的电影中复活。 #
《狼的孩子雨雪》(2012) #
狼父意外去世后,两个狼人孩子的人类母亲华决定离开城市,搬到亲近大自然的乡村,以便让孩子们将来能够自由选择做人还是做狼。 小时候的薛活泼好动,好奇心强; 而于则体弱胆怯。 两个性格不同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发现了自己的向往,并选择了各自想要的生活方式。 #
《狼的孩子雨雪》是一部非常温情的动画电影。 一个单亲妈妈的辛酸与喜悦都以非常细腻的画面表现出来。 除了慷慨的母爱之外,还表明母亲在养育之余赋予孩子探索和自主选择的权利。 尽管分离是艰难和痛苦的,华最终还是接受了孩子的离开。 一起走一段路,然后过各自的生活。 #
《房间》(2014)
#
女孩乔伊被绑架并入狱。 被强奸后母亲的桃花源,她在小屋里生下了儿子杰克。 尽管她被囚禁在不到10平米的房间里7年,但她通过幻想为儿子创造了一个世界。 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神奇世界。 年轻母亲的监狱就是儿子的世界。 两人逃走后,面临着外界更大、更残酷的挑战。 #
《房间》是一个现实的童话故事,可以从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的角度来解读。 母亲在极端的环境下努力给孩子带来幸福和希望。 无论是笼子里的罪恶母亲的桃花源,还是笼子外世界的恐惧,母亲和孩子都要共同面对。 作为母亲和儿子,我们让彼此变得更坚强、更勇敢。
#
《亲爱的》(2014) #
儿子被拐后,田文军和卢小娟悲痛欲绝,踏上了漫长的寻找儿子之路。 经过多年的寻找,两人终于在一个偏僻的村庄找到了儿子,但儿子却坚信抚养他长大的村妇李红琴就是他的母亲。 #
这是一场赤裸裸的悲剧。 除了“拐卖儿童”这一深刻问题之外,还展现了两种不同的母亲形象。 生母卢小娟在失去儿子的痛苦中无法自拔,艰难地挣扎。 养母的深爱超越了血缘和血缘,全心全意地和他在一起。 母性的身份和意义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