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学历考试 > 自考 > 考试辅导 >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考点总结

2011-03-30 来源:未知 作者:终点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考点总结

一、单项选择:

#

1、商品是:( B) #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B.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

C.一切物品; D.一切有用的物品;

#

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D ) #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

3. 一件衣服能与30斤大米交换是因为( D )

#

A.它们都有交换价值 B.它们的价值相等

#

C.它们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D.它们凝结的具体劳动相等

#

3、商品的二因素是由(C )

#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 #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C )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

5、商品生产者劳动的社会性是这样表现出来的( D ) #

A.通过私人劳动表现出来 B.通过抽象劳动表现出来

#

C.通过具体劳动表现出来 D.通过商品交换表现出来 #

6.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B )

#

A.它能衡量其它商品价值的大小 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

C.它具有计量单位 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

7.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 )

#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

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

8.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 D )

#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

#

A.不等价交换; B.劳动成为商品; #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p#副标题#e#

#

10.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C ) #

A.一切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B.私有制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

C.商品经济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D.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 #

11.剩余价值来源于( C ) #

A.不等价交换; B.工人工资的扣除; C.工人的剩余劳动; D.劳动力的价值; #

1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C )

#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

1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A ) #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

#

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

14.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D )

#

A.工人工资的高低; 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

#

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 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

1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D )

#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

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

1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C ) #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

#

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

#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C ) #

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 #

18.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D )

#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 #

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p#副标题#e#

#

19.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C )

#

A.生产剩余价值; B.实现剩余价值;

#

C.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D.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 #

20.资本周转是从资本运动的( A ) #

A.连续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

C.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

21.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 C )

#

A.劳动时间和产品的销售时间; 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D.劳动时间和购买时间; #

22.资本的周转速度和( B )

#

A.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

B.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

C.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

D.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

23.把生产资料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A )

#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 #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

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

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

24.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D )

#

A.原料; #

B.燃料;

#

C.辅助材料; #

D.机器、设备;#p#副标题#e# #

25.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B ) #

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

C.社会总产值的构成问题;

#

D.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

#

26.利润本质上是(D ) #

A.成本价格的产物;

#

B.所费资本的产物; #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

D.剩余价值; #

27.反映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增值程度的是( B )

#

A.剩余价值率;

#

B.利润率;

#

C.平均利润率; #

D.年剩余价值率;

#

28.利润率是( D ) #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

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

C.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

#

D.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

29.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 )

#

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

B.同一部门内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

C.同一部门资本家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

#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

#

30.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就转化为( C ) #

A.成本价格; #

B.生产价格;

#

C.利润; #

D.利息; #

31、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 D )

#

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

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 #

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

#

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

32、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C )

#

A.文学、艺术和宗教

#

B.道德和伦理

#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

D.哲学和历史#p#副标题#e#

#

33、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B ) #

A.资本家节俭

#

B.剩余价值 #

C.扩大再生产后获得的新价值

#

D.劳动力成为商品

#

.34、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C ) #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

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 #

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

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

35、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是:C

#

A.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

B.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

C. 价值规律

#

D.剩余价值规律

#

二、多项选择题:

#

1.商品的二因素是( AC ) #

A.使用价值;

#

B.交换价值; #

C.价值; #

D.价格; #

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ACD ) #

A.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

B. 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

C.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

D.价值的表现形式; #

3.商品的价值是( ABCD ) #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

B.商品的社会属性; #

C.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

D.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p#副标题#e#

#

4.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 AC ) #

A.具体劳动;

#

B.社会劳动; #

C.抽象劳动;

#

D.私人劳动; #

5.劳动力的价值包括( ABC ) #

A.维护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B.劳动者家属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C. 劳动者掌握一定技术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 #

D.劳动者实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6.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 BD ) #

A.揭示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B.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

C.揭示了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

D.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

7.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BD ) #

A.货币资本;

#

B.生产资本;

#

C.流通资本;

#

D.商品资本;

#

8.资本周转时间由两方面构成( AB ) #

A.生产时间;

#

B.流通时间; #

C. 销售时间;

#

D.购买时间; #

9.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这表明( ABCD )

#

A.缺少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都不能成为商品 #

B.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

C.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

#

D.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自己消费,也不是商品

#

10.资本主义的利润率( BC )

#

A.是剩余价值与全部可变资本的比率;

#

B.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

C.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

D.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

11、人类社会出现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条件是:( AD) #

A.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

B.劳动者有了人身自由 #

C. 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

#

D.出现了社会分工 #

12、商品两个基本属性的关系是( BCD )

#

A.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有价值 #

B. 有价值的物品一定有使用价值 #

C. 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

#

D.没有使用价值便没有价值 #

13、关于剩余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D )

#

A.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 #

B.由雇佣工人创造的那部分价值 #

C.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它的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

D.商品的价值减去C+V,剩下的那部分价值

#

14、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ABCD ) #

A.价值尺度

#

B.流通手段 #

C.储藏手段 #

D.支付手段 #

责编: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