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至到期投资实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实务处理 #
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通过“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核算。本科目可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成本),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利息调整)。
(2)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利息调整)。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应计利息),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利息调整)。 #
「例」2007年1月3日,甲企业购入乙企业2007年1月1日发行的5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12%,债券面值1 000元,企业按1 050元的价格购入80张,没有发生其他费用。该债券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年还本金并付最后一次利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80 000
——利息调整 4 000
贷:银行存款 84 000
在实际利率法下,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等于债券的每期期初账面价值乘以实际利率。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折价的分摊而减少或增加,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渐减少或增加。每期利息收入和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的差额,即为每期溢折价的摊销数。
采用实际利率法在计算实际利率时,如为分期付息债券,应当根据“债券面值+债券溢价(或减债券折价)=债券到期应收本金的贴现值+各期收取的债券利息的贴现值”,并采用“插入法”计算得出。 #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甲企业债券的实际利率为10.66%.2007年12月末,甲企业计算应收未收利息时做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利息 9 600
贷:投资收益 (84 000×10.66%) 8 954.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645.6
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9 600
贷:应收利息 9 600
2008年年末:
借:应收利息 9 600
#
贷:投资收益 [(84 000-645.6)×10.66%]8 885.6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14.4
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9 600
贷:应收利息 9 600
2009年年末:
借:应收利息 9 600
贷:投资收益 [(84 000-645.6-714.4)×10.66%]8 809.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90.6
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9 600
贷:应收利息 9 600
2010年年末:
借:应收利息 9 600
贷:投资收益 [(84 000-645.6-714.4-790.6)×10.66%]8 72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75 #
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9 600
贷:应收利息 9 600
2011年年末:
借:应收利息 9 600
贷:投资收益 8 625?6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74?4 #
收到利息和本金时:
借:银行存款 89 600
贷:应收利息 9 600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80 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