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湘区全面实施改薄,农村学校大变样,吸引众多外来学生

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直达正乡区振兴小学,校园里新装修的教学楼、宽敞的运动场、1000平方米的中心花园,是师生们最爱的地方。 #
“如今学校环境改善了,教学设施跟上了,除了本村的学生,还有两三成是来自外村的学生。”校长刘昆接受采访时十分自豪。
2005年,刘昆来到振兴小学。回忆起那段日子,“晴天满地尘土,下雨天泥泞不堪湖南教育资源网,办学环境很差,不但留不住学生,连老师也留不住。”虽然是完全小学,但到了2023年,全校学生只有170人左右,平均每个班不到30人。
#
面对振兴小学的实际困难,正乡区依托国家“薄弱环节整治计划”,开展全面薄弱环节整治。2023年,区里投入150万元,为振兴小学修缮校舍、改造门窗、改造墙体、绿化校园、修建运动场,校园面貌焕然一新,设施更加完善。不仅如此,近年来还增派5名年轻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在学生比以前多多了”,硬件软件同时得到改善,这让刘昆对未来充满信心。
#
据悉,正湘区逐年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2014年至2023年底,正湘区累计投入2.5亿元实施一系列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的重大重点项目湖南教育资源网,对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学校进行全面维修改造。朱岭、群益、土桥、振兴、吉石、桐溪等31所公办中小学全面完成综合整治“二十条底线”要求,达标率达100%,荣获“湖南省‘综合整治’特别优秀奖”,获得奖金150万元。 #
“除了加大对学校的投入,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也做了大量工作,想方设法留住教师,让他们安心教书。”正祥区教文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2014年以来,正乡区新增教师247名,其中60%分配到农村小学。为吸引优秀教师、留住教育人才,该区根据农村教师任教学校距离给予乡镇200元至500元的补贴。在职称评定、先进优秀教师评选等方面,农村小学也受到优先考虑。还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活动,通过培训、竞赛等方式,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
2023年,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李嘉欣通过招聘考试来到振兴小学,主要负责3至6年级学生的英语、音乐等课程教学。随着李嘉欣的到来,全校学生的英语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综合素质的提高,但长期以来专业教师的匮乏,导致学生在音乐、美术、体育、英语等方面基础差、兴趣不大。”谈及过去学校师资队伍的匮乏,刘昆感慨道,“2023年起,我们共新增了英语、音乐、计算机等专业5名教师,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 #
此外,正乡区还从名校选派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从郊区学校选派教师到优质学校跟踪学习,用名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方式指导郊区学校发展,有效缩小城乡学校教育差距。正乡区实验小学、长湖大里小学等就是该区积极探索、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成功典范。 #
对此,区委书记周发清始终认为,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孩子们健康的身体和优秀的综合素质。各中小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育,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鼓励孩子们敢于怀疑、敢于问、敢于想、敢于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 #
郑巷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2023年,全区免除春秋季节学生课本教材费74852人次,提供职业学校奖学金和学费,对贫困学生进行政府“窗口补”和资助,共计资助资金1203.36万元。幼儿园教育、义务教育、中职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相应资助项目资助率100%,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陆毅·钱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