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建筑考试 > 一级建造师 > 专业辅导 >

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之后可以享受相应的高考降分政策

2024-04-05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1. 学校类型

各高校自主招生的实施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大致可分为三类: #

第一类:高水平大学自主招生。 #

独立招生院校有四大联盟,分别是北约、华约、卓越和京都。

#

①自主招生名额:“四大联盟”高校拨出总招生计划的5%用于自主招生。 #

②自主招生方式:高校通过考试确定自主招生考生名单。 考生被选拔后,必须参加高考,入学时享受一定的优惠。 高考成绩对最终录取起着主导作用。 #

第二类:自主选拔招生改革的自主试点院校。

#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自主试点上海等地考生自主招生。 #

①自主招生方式:由院校专门组织的水平考试和面试确定录取。 #

经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也必须参加高考,但高考成绩仅作为录取参考。 #

一般来说,只要高考达到当地院校一级就可以被录取,录取机会大大增加。 #

第三类:本省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试点院校。 #

自主招生方式:考生通过各院校自主招生考试并公告后可直接录取。

#

①考试内容: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试点院校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要求自主确定具体考试方案,组织高职院校文化课程和综合素质考核。候选人。 文化课程笔试科目一般不少于3门。综合素质测试原则上不采取简单笔试的形式。 #

②自主招生时间: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报名时间安排在3月至4月,考试时间安排在3月至4月。 5月底前可完成招生,名单报省考试局审核备案。 #

2、最新改革:2023年自主招生或将全面取消。 #

实行多年的自主招生政策即将结束。

#

2023年1月15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文,解释自主招生政策以及即将实施的新政策。 《意见》指出,2023年全面停止自主招生,实施新的“强基计划”。

#

所谓“强基计划”,是指选拔培养愿意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综合素质优良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

强基计划重点关注与国家重大战略相关的领域:如高端芯片和软件、智能技术、国家安全等核心领域。 至于学科,也会向数学、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倾斜。 #

2023年10月,教育部在给全国政协第十三届第二次会议关于自主招生问题的第0188号提案(教育020号)的批复中明确表示,将“结合实施高考改革,进一步深化自主招生改革,进一步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考招生制度。” #

那么未来我们面临的高考选拔模式会是什么样的呢? #

综合观察,自主选拔的重点已从传统的自主招生转向综合评价。 换句话说,学生如何运用多种跨学科知识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如何突破应试教育的单一教学,成为亟待思考的课题。 笔者认为,STEAM教育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成为主流教学的必然趋势。

#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强基计划”与之前的自主招生有何异同。

#

1. 分数比例不同 #

①以往自主招生中,高校自主评估成绩占比较高,高考成绩占比减弱。 结果,很多高考成绩并不是特别突出,但能够通过学校考试的考生却能够顺利入学。

#

②新实施的“强基计划”中,由高考成绩+高考成绩两部分组成,高考成绩权重不低于85%(有的报告为80%,请稍等)详情以官方通知为准),学校测试占比15%。 但不言而喻的趋势是,高考成绩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

2、训练方式不同 #

① 自主招生考生被录取后,与普通考生没有太大区别,仍然是大班授课。 #

②“强基计划”考生实行小班授课,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营造一流学习环境和氛围华约自主招生,教学资源大力倾斜。 同时,在奖学金评审、研究生保底升免、公派留学等方面也将具有更多优势。 #

3、录取方式不同 #

①“强基计划”支持高校制定特殊招生政策。 新模式下的申请条件有两类:一是高考成绩,二是五大学科竞赛。 #

②传统自主招生几乎仅限于五大科学竞赛省级第一名的报名条件。 #

4、发展学校范围不同

#

①强基计划仅限36所双一流大学,但招生专业和招生名额不再限制。 学校组织考试,按照招生计划的2-3倍招生,择优录取。

#

②此前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有90所(也可以说是89所,其中包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东两个校区)。 #

但符合“强基计划”条件的学校仅有36所,均为A类世界一流大学(均为985大学)。 因此,“强基计划”的价值不言而喻。 同时,也意味着“强基计划”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筛选也将更加严格。

#

至此,大家不难发现:

#

强基计划和现在的综合评价“631”模型非常相似(具体可以参考我们fabo之前发表的综合评价文章)。

#

因为从人才选拔模式来看,他们都是结合学生高考成绩和中考成绩进行综合评价录取。 同时,也符合新高考改革要求的“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重录取”的新招生考试制度。 这也说明当前STEAM的教育趋势越来越明显。

#

需要注意的是,据了解,上述传闻目前仍处于内部讨论阶段,但各方尚未完全达成共识。 最终的细节可能会略有调整,但原则上不会有大的改变。

#

这项政策一旦正式实施,势必会对现行基础教育格局带来新的全面颠覆。 因此,我提醒家长、考生、高中未雨绸缪,首先要突破学生的思维模式,把握时代发展形势。

#

三、如何应对“强基计划”? #

1、“强基计划”高考成绩占85%,是否有必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继续学习备赛?

#

新方案中,学科竞赛不再是唯一的报名条件。 基于对“学科竞争可能影响高考成绩”的担忧,学科竞争的作用相对减弱。 #

反思中学层面,有竞赛教练表示:确实,很多学生因为新政策而对竞赛学习产生了动摇,有的学校竞赛学生人数甚至减少了一半。 #

很多学校都困惑,有必要学竞争吗? #

事实上,学科竞赛过去、现在、将来都只是极少数人的游戏。 新政导致竞争性学习降温,这实际上是对过去盲目学习和竞争行为的纠正。

#

竞赛学习应回归“学科专业”的本质。 建议是: #

对于这些某一学科领域的顶尖创新人才,无论政策如何变化,名校选拔他们的需求都不会改变。 因此,对于那些少数有学业天赋的孩子来说,不必过于担心。 应该坚守初心,回归学术竞争的本质。

#

其次,那些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潜力,盲目跟风甚至为了升学、加分等功利目的而做出全有或全无决定的同学们,确实应该冷静地思考这个问题。 这条路真的适合他们吗? 我再次强调:学科竞赛永远只是少数人的游戏,而不是大多数人的垫脚石。

#

虽然2.85%很重要,但决定命运的是15%。 #

“强基计划”由高考成绩+高考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高考成绩权重不低于85%,校考成绩占15%。 #

表面上看,在新模式招生中,高考占80%的权重,但折算成百分制后,他们的分数差距进一步缩小,尤其是名校。 #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强基计划下高考成绩与中考成绩的比例关系。 #

强基计划综合成绩相当于高考成绩的85%和校考成绩的15%。 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当校考总成绩与高考成绩相同时,校考成绩较高者最终得分相同。 综合成绩有优势,也就是说同等条件下,学校考试成绩是决定你能否进入名校门槛的最终关键。

#

4、“强基计划”下的新机遇

#

招生规则的变化也将带来招生规则的重新洗牌,这对于县域中学(包括部分城市中学和三四线城市的市立中学)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机遇。 #

举个例子:县城高中近年来衰落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在以学科竞赛自主招生作为几乎唯一评价体系的背景下,这些中学没有相应的应对能力。 县里的学生进入全省前1000名或前500名并不难,但进入全省前100名或前50名却非常困难。 更困难的是,即使有的省份以裸分跻身前50名,也依然无法获得清北的参赛资格。 #

所以,以往,清北从来都不是县里学生的目标对象。

#

但在“强基计划招生模式”下,报考人数最多可达招生计划的三倍。 #

以清北为例,如果某省招生人数为300人,并不意味着只有前300名才有机会。 考虑到前300名并非清北独有,他们实际上可能有资格入选。 1000甚至1500甚至更高。

#

看来清北其实是触手可及的,县城的学生也能买到票。 当然,校试第二层是生死符。 未来如何发展,县中学生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我们还需拭目以待。

#

5. FABO研究型教育能给学生带来什么? #

我们再回顾一下“强基计划”的要点: #

“强基计划”是指选拔培养立志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综合素质优良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

强基计划重点关注与国家重大战略相关的领域:如高端芯片和软件、智能技术、国家安全等核心领域。 至于学科华约自主招生,也会向数学、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倾斜。 #

因此,孩子从小就学会运用STEAM思维来学习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在学习过程中,建立全面的思维方式、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必要且紧迫的。

#

我们都知道,法博的教育方式往往通过研究性项目学习,促进学生多学科、多方位、多层次的交叉思维,提高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突破。

#

但什么是研究型学科学习? #

我们说研究型学科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项目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针对某一课题进行深入的个人学习和团队合作,以完成特定的项目。 这将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带来巨大的挑战。 都是为了提高学科素养,比如数理逻辑推理和提出论证的能力,能否灵活运用现有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等。用思维课程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工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问题更深入。 通过一系列的项目活动,激发学生的想法,学生思考。 #

法博倡导项目式学习(PBL),利用项目式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活学科知识,加深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 #

但一些老师和家长可能会担心:PBL会占用太多时间练习其他考试科目的技能吗?

#

事实上,在我们的fabo,我们的老师会选择一些高质量的问题(涉及考试所需的学科知识)并解释他们是如何通过项目活动解决这些问题的。 因此,引导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利用所学的知识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反思,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更好地内化知识。 。 #

不仅如此,FABO研究课题还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 #

知识的掌握

#

能力发展 #

学习成果/实际成果

#

创新科技大赛 #

应试型 #

例如:在fabo,学生将学习设计思维的整个过程,并以小组形式进行头脑风暴项目。 进行设计稿绘制、设计大纲撰写、快速原型制作等活动。 同时,学生可以学习各种技术来实现自己的想法,如激光切割、3D建模与打印、FABO“小上海”电路板焊接与编程、运用多种技术、结合艺术、制作艺术装置等。 #

STEAM课程最有价值的学习经历之一就是通过激活学科知识、不断创新实践、将经验转化为能力来积累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了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了迭代思维和毅力。 #

由于强基计划即将实施,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出题方式将变得越来越灵活,所以学习研究性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使用STEAM方法学习的学生将会有更好的考试状态和知识储备。 那么,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