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地多少平方 【知识点】本文等于多少亩,你知道吗?

本文目录
1公顷=100米*100米=就是1万平方米
#
=300尺*300尺(建国初期规定一米等于三尺)
#
=30丈*30丈
=900平方丈 #
(因为规定60平方丈叫做1亩)
#
=900/60=15亩。 #
所以,一亩就等于10000/15平方米,也就是666.67平方米。 #
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十五亩等于一公顷。选取60平方丈是因为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现在计数大都以十为一个单位进位,古代的进位则多以"60”为一个单位进位。 #
拓展资料: #
中国规定的土地面积单位有三个:平方公里(km2),公顷(hm2),平方米(m2)。应避免使用亩、公亩(a)。公顷的符号为hm2,国内不推荐使用ha。
#
换算规定:
1亩=10分; #
1亩=60平方丈=6000平方尺;
#
1米=3尺;1平方米=9平方尺;倒过来 1平方尺=1/9 平方米; #
所以 1亩=6000/9 平方米;
#
1分=600/9 平方米=66.67平方米 #
平方米换为亩,计算口诀为“加半左移三”。1平方米=0.0015亩一亩地多少平方,如128平方米等于多少亩?计算方法是先用128加128的一半:128+64=192,再把小数点左移3位,即得出128平方米的亩数为0.192。
亩换平方米,计算口诀为“除以三加倍右移三”。如要计算24.6亩等于多少平方米,24.6÷3=8.2,8.2加倍后为16.4,然后再将小数点右移3位,即得出平方米数为16400。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亩
1亩地等于666.67平方米。
#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正式计量面积的单位是公顷,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公顷。并且规定1公顷等于15亩地,所以经过换算得出1亩地就等于666.67平方米,大约就是长60米,宽10米的面积大小。
#
一个标准的篮球场地大小是长28米,宽15米,也就是420平。一亩地的面积大约正好是篮球半场场地的面积的3倍。
在古代,人们把行走两步称之为“一双步”,距离大约为5尺左右。 #
每1尺大约就是1/3米。以前老人们常说的“长十六,宽十五”,换算成双步的长度,正好就是一亩地。
#
其实,“亩”这个计量单位早在30年前就已经被定为将要淘汰的说法了,只不过中国农村地域广大,很多人用的习惯了至今仍在流传使用。
随着国家的计量单位逐渐与国际上接轨,以后用到“公顷”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多。 #
1公顷就是1万平方米。 #
扩展资料:
#
一亩地上奔小康(改革就在咱身边) #
夏日岭南,骄阳似火。地处大山深处的广东省紫金县义容镇联光村,村民温杏立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刚拿到4000元“工资”,这样的收入水平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 #
春节前,温杏立与村里刚成立的农业开发扶贫公司“恒荣”签订协议,将自家撂荒的3亩土地经营权流转给公司,自己则成为这块土地上的“农业工人”,同时也是该公司的一个“股东”。 #
现在除了在公司领取工资外,温杏立每年还有地租收入和年底分红,从村里有名的困难户一下子就进入了小康,让他连称“没想到”。
温杏立的经历只是联光村贫困户的一个缩影。
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学介绍说,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部署,公司对口扶贫联光村,全村2650人,仅有耕地2370亩,人均不到一亩地。
#
在一亩耕地上奔小康、建设美丽乡村,按过去“送温暖”的帮扶方式,肯定不成。 #
肖学首先想到要改变分散的小农经济经营模式,通过引进市场机制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方式创新,走“村企合作、开发扶贫、创新机制、市场运作、多赢发展”的新路,将贫困村农户“绑”上市场经济“快车”。 #
恒健公司投资注册恒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企业股东、村集体和村民代表组成董事会统筹村里的经济发展各项事宜,企业以租地的形式从农户手中获得土地,每月支付租金;
#
农户可转为公司统一经营的“农业工人”,也可外出打工;除此之外一亩地多少平方,公司每年拿出10%的利润作为分红,另外还各拿出5%用作村集体收入和村民重大事项统筹基金。
#
目前联光村正在开展规模化、集约化有机蔬菜种植,土地收益增加10倍以上。
#
在井水村民小组,11幢带有客家风情的小洋楼已破土动工,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接入公用设施。 #
而作为村民“土地”入股的重要条件,公司统一向银行提供担保,村民以每年的“分红”作质押,逐年向银行还款,温杏立没有想到,像他这样的贫困户盖房也可以“分期付款”了。 #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一亩地上奔小康(改革就在咱身边)
1亩 = 666.平方米(m?)
#
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
选取60平方丈是因为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现在计数大都以十为一个单位进位,古代的进位则多以60为一个单位进位,比如一甲子为60年等。 #
平方米是面积的公制单位,定义为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在生活中平方米通常简称为平米或平方,港台地区则称为平方公尺。井田制百步为亩(宽一步、长百步)。
#
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秦并六国,汉承秦制,大小亩并行。至汉武帝统一田亩步数,一律以二百四十步为亩,推行于全国。此后,一亩广二百四十步,至清末未有变化。 #
分是农村常用的面积单位,如一亩三分地等,比分更小的单位是厘,一亩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厘。一亩地等于666.67平方米,一分地等于66.667平方米,一厘地等于6.6667平方米。
#
亩和平方米计算技巧:
#
1、平方米换为亩:平方米换为亩的计算口诀为“加半左移三”,如128平方米等于多少亩?计算方法是先用128加128的一半,即128+64=192,再把小数点左移3位,即得出128平方米的亩数为0.192。
2、亩换为平方米:亩换平方米计算口诀为“除以三加倍右移三”,如要计算24.6亩等于多少平方米?计算方法是24.6÷3=8.2,8.2加倍后为16.4,然后再将小数点右移3位,即得出平方米数为16400。 #
注意:中国规定的土地面积单位有平方公里(km2)、公顷(hm2)、平方米(m2)三个,应避免使用亩、公亩(a),公顷的符号为hm2,国内不推荐使用ha。 #
1亩等于666.666平方米。
拓展资料 #
亩的定义和历史 #
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大约666.67平方米;十五亩等于一公顷,选取60平方丈是因为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
#
古制换算:井田制百步为亩(宽一步、长百步),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秦并六国,汉承秦制,大小亩并行;至汉武帝统一田亩步数,一律以二百四十步为亩,推行于全国。此后,一亩广二百四十步,至清末未有变化。
换算方式 #
中国规定的土地面积单位有三个:平方公里(km?)、公顷(hm?)、平方米(m?),应避免使用亩、公亩(a),公顷的符号为hm?,国内不推荐使用ha。 #
单位换算:1亩=10分;1亩=60平方丈=6000平方尺;1米=3尺;1平方米=9平方尺;倒过来 1平方尺=1/9 平方米;所以 1亩=6000/9 平方米;1分=600/9 平方米=66.67平方米。 #
平方米换为亩,计算口诀为“加半左移三”。1平方米=0.0015亩,如120平方米等于多少亩?计算方法是先用120加120的一半:120+60=180,再把小数点左移3位,即得出120平方米的亩数为0.18。 #
亩换平方米,计算口诀为“除以三加倍右移三”。如要计算1亩等于多少平方米,1÷3=0.,0.加倍后为0.,然后再将小数点右移3位,即得出平方米数为666.666。
综上所述,1亩就等于666.666平方米。 #
亩是中国市制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六十平方丈,如果要换算为公制的话,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十五亩等于一公顷。 #
为什么是60平方丈,这是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现在计数大都以十为一个单位进位,古代的进位则多以“60”为一个单位进位。比如一甲子为60年等。 #
古代的亩,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亩”作为地积单位是“可以尺度之数计之”的,因此这里所说的“一亩”实际上是被视为表示长度的数量词使用的。
首先应该肯定:“一亩见方”是一个无法精确计量的估数。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不妨从“亩”说起。依照现行工具书的说法,“亩”是我国市制的土地面积单位,一亩等于60平方丈。如果要换算为公制的话,一亩约等于667平方米。但要强调的是,这一说法是现在的定制。中国历史上所说的“亩”其实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吴承洛先生在《中国度量衡史》一书中明确地指出:“惟中国历代对于地亩之数,本无精密统计,又未经清丈,亦无法确定计亩之单位。”“地积之量以长度之二次方幂计之,地积本身则无为标准之基本量;故言地亩之大小,可以尺度之数计之。”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作为地积单位的“亩”,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量,地亩的大小通常是以尺度来计算的。按照周朝的规定,6尺为步(有的说6尺4寸、也有8尺之说),百步为亩。到了秦代,则以5尺为步,240为一亩。 #
汉代沿袭秦代的制度,而唐朝则以宽一步,长240步为一亩。 #
整个清朝以5方尺为步,以240步为一亩。至于一步究竟是多长,又是一个变化的量。周代的一尺大约为19.9公分,秦尺约合27.65公分;汉尺约23公分左右(《三国演义》上说:关云长身高8尺。如果按照现在33公分左右为一尺的话,关云长的身高至少要2米60以上,比姚明还要高出30多公分。实际上,《三国演义》上所说的8尺,是指当时的汉尺:每尺23公分左右。照此计算,关云长的身高也就是1米80多。以上插叙了一段,无非是想说明,尺的长短是与所处的时代是密切相关);清代的一尺约合32公分左右。 #
再来说“见方”。所谓“见方”,现行工具书认为:它是用在表长度的数量词后,表示以该长度为边的正方形。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楼主认为,教材上“一亩见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结合上文我们可知:“亩”作为地积单位是“可以尺度之数计之”的。因此这里所说的“一亩”实际上是被视为表示长度的数量词使用的。 #
综合以上所说,课文中的“一亩见方”,是模糊地指每一条边的边长约为240步的一块正方形的地方,大约为现在的670平方米左右。 #
“亩”的历史
“亩”字来源于中国夏、商、周的井田制度所实施的井田模型,而夏、商两代的井田模型与周朝的井田模型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亩”字实际起源于夏、商两代的井田模型。在先秦一些重要文献中,“亩”往往是对“私田”的称呼;“田”往往是对“公田”的称呼。“一亩”按出土的“商鞅方升”测算约相当于0.2907市亩,那么,当时100亩就相当于29.07亩。 #
如果从还原出来夏、商井田模型并加以分解,就不难看出“亩”其实是夏、商时代农户在井田所耕种的土地规划状态的符号化的表达方式。其实,“亩”字的繁体字为“亩”,其中“亩”部表形,“久”部是对“亩”的当时的实际存在状态或者说结构的进一步的解释,这样一来,只要认识到夏、商的井田模型或者说农户耕作的具体的土地规划形状,“亩”对于自身解释的对象是可以不言自明的一种字符或者符号。所以,这里,必须注意的是,“亩”在夏、商时代也许既是对一户农户所耕作的一块土地如夏朝50亩、商朝70亩的称呼。而夏、商井田模型与周朝井田模型是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差异的,孟子正是把周朝井田耕作面积套入商朝井田模型中从而使得他的解释出现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的。历史上许多关于井田制度的讨论也未能解决这一问题以至于无法把其中的矛盾性予以解决。可见,解决夏、商与周朝之间的井田模型实际上是进一步讨论井田制度的关键所在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一亩是多少平方米」一亩是多少平方米公里》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敬请关注,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