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贵州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真题

2008年贵州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真题 #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
A.教育规律
#
B.教育价值 #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
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
A.培根 #
B.夸美纽斯 #
C.赫尔巴特
D.赞可夫
#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 #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
C.《爱弥儿》 #
D.《普通教育学》 #
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
A.教学工作 #
B.公共关系
#
C.行政工作
#
D.总务工作 #
5.“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
6.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 #
A.经济收入 #
B.良好的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
D.政治影响
#
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
A.教学活 #
B.沟通
#
C.教劳结合 #
D.协调
#
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9.(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
C.教育目的
#
D.教育目标
#
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 #
A.发展性功能
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社会性功能
#
1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
A.知识 #
B.能力 #
C.直接经验 #
D.间接经验 #
1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
C.综合课程
#
D.融合课程 #
13.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
A.认识活动 #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
D.课堂活动 #
1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
B.直观性原则 #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D.因材施教原则
#
1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
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
A.分层教学
#
B.合作学习 #
C.小班教学 #
D.复式教学 #
17.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p#分页标题#e#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
18.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
#
A.泰勒 #
B.夸美纽斯 #
C.裴斯塔洛齐 #
D.凯洛夫 #
19.“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
A.相对评价 #
B.绝对评价
#
C.定性评价 #
D.定量评价
#
20.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情绪情感的构成包括( )。
#
A.生理唤醒 #
B.对事物的反映
#
C.态度
D.主观体验
#
E.外部行为
2.Y理论把人看作是( )。
#
A.为钱而工作
B.负责任的 #
C.为自身价值观而工作 #
D.有创造力的
E.有协调性的 #
3.在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还有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这属于( )。
A.注意的起伏现象 #
B.生物节律现象
C.机体“生物钟”的表现
#
D.日节律现象
E.知觉节律现象 #
4.问题解决的特征为( )。
#
A.认知性操作 #
B.操作复杂性
C.目标指向性
D.问题空间性
#
E.操作系列性
5.群体凝聚力的正性力量包括以下含义( )。
A.成员间较多的情感联系 #
B.制约成员的思想和行为
C.成员间彼此喜欢 #
D.使成员留在群体中的动机 #
E.调节成员的思想和行为
#
6.同时型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 #
A.链状推导
#
B.采取宽视野的方式 #
C.兼顾到各种可能性 #
D.左脑优势 #
E.言语操作性强
#
7.锥体细胞( )。 #
A.能够反应颜色 #
B.对光的强度反应强
#
C.不能分辨颜色 #
D.能够反应光的波长
#
E.对光的强度反应差
#
8.权威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 )的人格特征。 #
A.消极 #
B.依赖
#
C.惟我独尊
#
D.懦弱 #
E.不诚实
9.群体的主要功能有:( )。
#
A.使成员获得社会性支持
B.认知功能
#
C.角色功能 #
D.目标功能
E.使成员具有认同感
10.晶体智力( )。
#
A.在成年期还会有所增长
B.在成年期开始衰退
#
C.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
D.是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测量
#
E.是对学习速度的测量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
1.横断研究法
#
2.应激 #
3.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
4.社会助长 #
5.创造性思维 #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
1.简要说明舒茨提出的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
2.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策略中的手段——目的分析法。
#
3.简要说明人格结构的自我调控系统。
4.简述成就动机的涵义和结构。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
1.试述处理压力的方法。
#
2.结合实例谈谈学习中的组织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