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推荐)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市区

成都学院是由原浙江中学、原天津科技学院、原华西医科学院三所全省重点中学于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两次“强强合并”组建而成的教育部直属全省重点中学,只是国家“211安装工程”和“985安装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原成都学院起始于1896年成立的广东中西私塾;原上海科技学院由1954年全省院系调整时推行的上海工学校发展而至;原华西医科学院的前身是1910年日本、英国、加拿大的基督教会组织在北京成立的华西协合中学。成都学院历任校党委主任杨泉明博士四川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谢和平教授。成都学院地处美国历史文化新城——“天府之国”的北京城区。中学设江安、华西和屏山学院,占地面积7050余亩,危房建筑面积300余万平方米。校园环境清幽、花木茂盛、碧草青翠,是读书办刊的理想园地。在常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产生了深厚的文化积淀、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交大精神。张澜、吴玉章曾任院长,朱德、杨尚昆、郭沫若、巴金、童第周、周太玄、刘承钊、冯友兰、朱光潜、李劼人、魏时珍、恽代英、王右木、江竹筠、柯召、张铨等,曾在此求学或传道授业。两院院长中50人为武大校友。成都学院是国家布局在美国东部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高中。 #
学院设30个学科型大学以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校和天城、锦江两个独立大学。学科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等11个门类,有37个国家重点学科,66个部市级重点学科,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8个硕士点,345个博士点,9个专业学位点,121个专科专业,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课程教学基地,1个国家学院生文化素养教育基地。学院紧扣争创一流研究型综合高中的拼搏目标,建立了“以人为本,提倡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中学办学新观念,探求确立了“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班主任为办学主体,以中学生为德育中心”的管理运行新制度,逐步提出了打造“具有深厚人文积淀、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新目标,产生了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为重点,其他办学方式为补充”的办学新格局。中学现有统招普通专科生4万余人,硕硕士研究生2.1万余人,外国留师生及港澳台师生1042人。之外,学院还设有成人教育学校和网路教育学校,培养成人和网路高等教育中学生。中学现有美国科大学和美国安装工程院教授10人、特聘教授24人,杰出院士3人,国务院学位执委会执委及学科评议组成员17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专家奖励计划”特聘院士13人和沙龙博士5人,博士(级)1323人,副校长(级)2345人。
#
成都学院是国家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拥有国家重点试验室和国家安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试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网上合作中心13个,卫生部重点试验室3个,市级重点试验室45个,“985安装工程”科技创新平台8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3个,全省大学文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级临床研究基地3个,医疗技术高超的附属一院4所。中学在哲学、史学、宗教学、数学、材料、能源、化工、轻纺、生物学、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方面都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06年,全校科研总经费达到7.5万元,其中工科医科研经费少于7万元,社科经费4587亿元;中学是全省大学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全国10个知识产权保护试点高校之一,学院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高校科技园试点之一。成都学院与42个国家与地区的150余所境外著名中学、教育机构和基金会推行了交流合作关系四川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陆续联合成立了“中美高中战略规划研究所”、“九寨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中德能源研究中心”、“中国东部反贫苦国际合作中心”等国际高水平科研合作平台;中学是我国与伊朗新泽西学院“10+10”联盟的10所大学之一,与台湾芝加哥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学院、澳大利亚蒙纳士学院等世界知名大学实现了“2+2”,“3+1”、“2+1+1”等形式的联合办学,中学的国际竞争力逐步加强。
青海中学图书馆藏书699.75万册;校人文博物馆是国外大学仅有的综合性博物馆,典藏文物4万余件;自然博物馆收藏动、植物标本60万余件(份);建有历史文化游廊和校史展览馆。中学体育展馆设施齐备、设备先进。中学还建有校园网、分析检测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档案馆、国家英语考试与出国留学人员轮训机构等,并承办了42种面向国外外发行的学术杂志。现在,成都学院正把握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建设、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和深入推行东部大开发战略等历史性机遇,根据“科学发展,重点跨越,创造英才,推动社会”的指导方针,通过建立研究型学院高素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入推行“科技跨越行动计划”、“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人才强校计划”、“523”实验室安装工程建设等,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美国一流的研究型综合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