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时事新闻 > 社会 >

北京大学医学部多措并举提升青年导师治学育人水平

2024-07-15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多维度培训助力青年导师提升授课育人能力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青年研究生导师王林是学校近几年引进的新教师,对于这次从刚毕业的博士后到博士生导师的身份转变,他表示:“我们这些青年导师和研究生年龄差距比较小,如何当好研究生导师、如何培养出好学生,其实我还不太清楚。” #

为帮助年轻导师尽快适应新角色,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院(以下简称研究生院)将新导师培训作为常态化工作北京大学医学部网络教育学院,形成了覆盖全员、全方位指导、分类培训、分层组织的导师培训体系,为提升导师教书育人能力带来了不少实用的“干货”。 #

“培训内容包括师德建设、政策解读、师生关系构建、专题教育培训、资深导师经验分享等,还运用大量真实工作案例增强培训效果,让年轻导师直观、快速了解到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点环节和风险点。”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徐明介绍。 #

如今,北大的年轻医学导师们,手上都有一本长达300多页的《北京大学医学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这本手册囊括了北大医学研究生教育相关的各项文件、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迄今已修订再版6次,凝聚着几代北大医学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心血和经验。

#

“它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无论指导研究生遇到什么问题,我都会第一时间在里面寻找答案。”第三临床医学院青年导师胡晓庆在今年刚成为博士生导师时就收到了这本手册,直到今天,她仍然经常翻看这本小册子。 #

跨学科交流合作促进青年导师释放学术活力

#

在帮助年轻导师尽快适应新身份的同时,如何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让优秀的人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

交叉学科是医学创新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为促进不同学科导师开展多学科科研合作、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北京大学医学院为青年人才搭建了一批交叉学科科研创新平台,并大力培育交叉学科导师团队,通过组建学科小组、举办交叉学科导师沙龙等形式,鼓励不同学科导师开展合作。

#

自2023年起推出的一系列交叉学科导师沙龙活动尤受青年导师欢迎,活动围绕师生教学科研需求,邀请不同学科导师各抒己见、相互交流互动,促进有合作意向的各方精准对接,有效促进交叉学科科研团队“携手共进”。

#

工作后,公共卫生学院专注于老年流行病学研究的青年导师姚瑶希望能与老年临床医学、老年保健方面的专家进行合作,“但我和其他学科的老师不熟,很难找到合适的搭档。” #

研究生院了解到姚姚的科研需求后,立即通过导师库匹配了对应专业的导师,并组织了老年医学多学科合作沙龙活动,姚姚也顺利解决了合作问题。

#

研究生院副院长王庆表示:“跨学科沙龙为不同学科的青年导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消除了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障碍,促进了不同团队间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帮助青年导师激发出更多的思想火花。” #

“导师之家”服务青年导师成长发展需求 #

青年导师刚刚步入工作,处在人生的新阶段,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及时了解青年导师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的困惑和需求以及自身发展,是北大医学院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

2023年以来,研究生院秉承“严格管理、服务一线”的思路,着力打造“导师之家”服务交流平台,组织研究生院班子成员和管理老师深入各学院、医院、学科,采用座谈会、访谈等方式,向青年导师了解需求、了解建议、了解策略。迄今已举办11场活动,参加人数累计超过200人次。

#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青年导师们有了渠道充分表达自己遇到的急迫问题和困惑,也为北大医学院的发展和学校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完善献计献策。

#

交流中,北大医学院及时回应青年导师提出的亟待解决的跨学科交流问题,寻找资源、创造机会,搭建双方的桥梁和联系。针对青年导师反映的学位论文匿名评审问题,学校与导师及学校管理老师探讨论文评审优化机制北京大学医学部网络教育学院,鼓励学校进行试点探索…… #

来自药学院的青年导师张立勤说:“通过这个平台,我们有机会和学校职能部门进行直接深入的交流,不仅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特别深刻地感受到自己作为主人翁的责任。这将激励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北大医学科学发展、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通讯员 罗希鹏 耿记者?? 梁丹)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