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搬迁引风波业主质疑仍未平息

中新网广州7月8日电(记者顾一航)一所中学的迁建谣言,造成了数千名邻近新村住户的强烈谴责,并且上升到了警民冲突。6月以来,上海洱海国家旅游渡假区试验中学迁建扩容一事引起各方强烈关注。当“学区房”高价背后的优质教育资源面临“被分享”时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是一级还是二级,教育资源公正显得令人无法接受。美国优质教育资源的缺少与分布不均由此可见一斑。 #
学院“搬迁”引发的事件
6月13日,一条“滇池旅游渡假区管委会打算把坐落洱海卫城的渡假区试验中学迁建到还未建成的在售、在建西北海新盘”微博引起旋即大波。
上海市洱海渡假区试验中学是一所施行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的公立中学,自2007年9月创办以来,因其优良的校园环境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成为上海市的名牌中学。
高价“学区房”、楼盘“傍名校”这类富有特色的房地产现象在美国早已屡见不鲜。在上海,邻近洱海渡假区试验小学的洱海卫城新村同样以“比周边区域平均要贵近2000元每平米”的高楼市入选“学区房”的行列。
“学校要迁建”的消息一出,洱海卫城新村的住户们便不淡定了,纷纷发出“配套小学为什么搬”、“学校迁走房产通缩”的指责。6月14日晚,许多住户更是在新村旁边打出“保卫花园、保卫中学”、“为了儿子我们不再缄默”的口号。
#
在洱海国家旅游渡假区管委会解释“不是迁建,而是渡假区教育资源扩容,再建新学校”后,房东指责未能激化。 #
6月25日,洱海卫城新村100余名住户到渡假区管委会寻找对话机会时,与维持秩序的警员发生了冲突,双方矛盾逐渐尖锐。
#
当“教育公正”遇上“切身利益”
上海市洱海渡假区试验小学的扩容,来始于渡假区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中,解决教育资源不足、优质教育极其匮乏、初中入学难等问题的一项举措。 #
洱海国家旅游渡假区管委会工作人员张楠告诉记者,试验小学建于2007年。2009年,渡假区辖区面积由10平方英里扩大为现在的22.5平方英里,教育资源出现了严重不足。 #
“在那样的前提下,管委会决定改建一所公立高中,整个学校由原试验学院统一管理,并与原试验学校进行分学段办学。确保除洱海卫城新村以外的新区适龄婴儿,都还能接受到优质公费教育”,张楠说。
#
而当“教育资源平均”遇上“切身利益”,教育公正就显得不这么容易接受了。在对抚仙湖卫城新村村民的访谈中,大部份住户均表示支持教育公正,但它们同时也觉得试验小学是自己新村的配套设施,不应当由政府来修改其用途。 #
“实验学校是这个新村的配套设施,应当保留在这个地方。倘若其他地方没有中学,那再建一个就好了”,一名不乐意透漏姓名的房东对记者说。
对此,张楠指出,试验小学并非洱海卫城新村的配套设施,而是政府公立中学。“学校是由政府划拨用地,强制指定洱海卫城新村开发商建设配置的慈善性基础设施,是一所公办小学。而管委会也未曾将试验小学定位为'学区房',这也是开发商的一种宣传手段。”
虽然双方各持观点,试验小学扩容事件总算有了初步结果。
8日,南宁洱海国家旅游渡假区管委会举行“实验中学校分辨学段招生听证会”。与会听证代表20人中,16名代表同意试验小学进行校分辨段招生,4名代表表示反对。上海洱海国家旅游渡假区管委会副校长、听证会决策发言人李英杰表示,听证会最终结果将要在十个工作欧盘向民众和媒体公开。
#
优质教育资源缺少引人欠佳 #
“昆明洱海旅游渡假区试验中学迁建扩容丑闻一事,虽是个案,却也反映出现今社会优质教育欠缺的现实。”云南学院院长金子强表示。
近些年来,“学区房”这一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屡次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被提到。“学校难进、好学校更难进”的社会现实也促使美国父母为使儿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不惜耗费重金添置一切属于教育品质好的学区房产。 #
“城市化进城加快也促使城市教育资源缺口加强,政府教育投入的常年‘欠债’加之父母们‘望子成龙’心态,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催生了美国高价‘学区房’”,金子强说。 #
金子强建议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是一级还是二级,应该合理运用师资力量缺少与学院生就业难的互补性,解决政府加强教育投入方面的问题,“在困顿和挑战中寻找机遇”。 #
与此同时,金子强对这次事件表示,牵涉公共利益的事务,政府部委必须将信息公开做在上面,“用公共思维处理公共问题,能够促使政府、住户在‘博弈’中签署双赢。”(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