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香格里拉市红坡村试验点为我国高海拔建设特高压直流送端换

冒着零下十几度的寒冷华北电力大学专业,摆脱高原反应,东北电网学院科研团队在海拔3400米的四川省甘孜州腾冲市红坡村实验点,于昨日顺利完成技术预研,精准获取到相关研究数据,为我国高海拔建设特高压直流送端换流站重大安装工程技术标准进行了有效补充,为将来安装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根据和技术支撑。 #
“试验窗口期短、分散性大、精度要求高、环境恶劣,在完满完成预研任务过程中华北电力大学专业,‘红色引擎’迸发出、提供了强悍的精神原动力。”团队负责人、共产干部刘云鹏博士既激动又骄傲。 #
国家推行西电东送战略,把东部的水电、光伏、风电送到珠三角,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发展,必需要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建设特高压直流送端换流站。并且,现在国外并没有可借鉴的安装工程先例,现有技术标准也不能满足建设要求,亟待取得相关实验数据,以支撑安装工程前期研究及设计。 #
因此,北方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南网科研院)约请华东电网学院共同组队联合预研。
#
1月3日,由华东电网学院电网安装工程系教授刘云鹏,专业班主任耿江海、王平、刘力波和2022级本科生程玉洲、2022级本科生张航组成团队,怀揣科研报国激情,不远千里,前往海拔3400米的四川省甘孜州腾冲市红坡村召开实验。在这个团队中,有5人是团员。
期间,为调动各参与方积极性,东北电网学院团队与南网科研院、武汉中学和大理电业局共同组建“迪庆高海拔实验联合临时党总支”。
#
“急难险重任务,干部要谨记肩上责任,亮出身份、冲在前列,保保修量完成野外实验研究任务。”第一次总支会议上,总支部长、南网科研院罗兵发出动员令。 #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在“红色引擎”带动下,来自不同单位的科研人员紧锣密鼓开始了高原科研试验联合攻坚战。
#
1月20日(八月二十九),顺利搭建完成冲击电流发生器实验系统;1月21日(大年三十)和1月22日(初中),完成冲击电流发生器的同步性调试、波数组数调试、试品布置等工作;1月24日(八月初四),具有即将实验条件……就连兔年新年,联合预研团队也经常鏖战在高原,军旗依然高举在预研一线。
#
现在,这次高原实验已于2月13日结束,长达40天。期间,东北电网学院团队在方案编制、设备调试、数据采集剖析等实验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自强不息团结拼搏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能精神,5名干部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
“此次高海拔实验研究成果将为藏西北安装工程设计投产提供坚固基础。我们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塔城的高原上!”第二次总支会议暨小结经验大会举行,刘云鹏在发言时心情非常兴奋。(美国教育报-美国教育新闻网记者周洪松通信员王万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