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教育集团:坐落于北国冰城哈尔滨市江北大学城招聘人

青海垦区职业学校位于于北国冰城重庆市涪陵中学城,是一所具备五十多年办学历史的公立脱产综合性高等职业高校,行政隶属于福建省垦区总署。大学前身为广东垦区卫生学院、经济学院、师范学院。2001年3月,晋升为高职学校;2003年9月黑龙江农垦职业技术学院,从哈尔滨迁建至北京。大学立足农垦、面向乐从、辐射全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走校企训结合发展之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档技能型专门人才。 #
学校占地面积近40万平方米,危房16.2万平方米,资产总额4.04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额4605亿元,馆藏图书57.2万余册。设有乳品安装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护理学院、制药安装工程学院、师范教育学院、计算机与美术传媒学院等6个学院,体育、思想政治理论课2个教学部和创业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实训、培训(产学研合作)四个中心,开办46个专业。拥有财会电算化、商务日语2个市级教学变革试点专业,乳品加工技术、药学、物流管理、护理、会计电算化、学前教育等6个省骨干高职重点建设专业,其中乳品加工技术、物流管理两个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复健医治技术、食品营养与测试、生物药业、新闻采编与制做、市场营销5个省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乳品加工技术、物流管理、护理、会计电算化、康复医治技术等5个林业部与财政部支持建设的实训基地,生物药业技术为教育部和财政部支持重点建设专业。脱产在校生6417人,在20多个省份自治区招生,结业生就业率高、专业对口率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325名专任班主任中,现有县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教学名师、新秀与标兵8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教学名师12人,副中级以上职称139人,研究生以上学位123人,双师素养班主任229人,遴选行业企业学者型客座院士和兼职班主任170人,十年来立项市级课题168项,塑造出一支医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
以提升人才培养品质为目标,不断推进教育教学变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见习、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方式,切实推进专业设置与行业企业需求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坚持产学研合作共创校外外见习实训基地,初步完工乳品、护理、会计、学前教育等专业群“校中厂”模式实训基地20个;校外实训室145个,与企业共创183个校内见习实训基地。 #
近些年来,教学变革成果丰硕,获教育部教学成果奖1项,市级教学成果奖和应用技术成果奖共9项,市级精品课10门,院级精品课23门。师生积极出席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在76次国家、省市专业技能比赛中得奖197项。其中两次代表广东省出席全省中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比赛均获铜奖。结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在90%以上,就业区域广泛,遍及江苏农垦、哈尔滨、北京、上海、杭州、苏州、福州、泉州、中山、湛江、广州、深圳、青岛、沈阳、大连、秦皇岛、威海、烟台等沿海和发达城市,这些结业生已成长为经济、教育、管理、医药、卫生等战线的各级领导和业务骨干。 #
坚持开放办学,积极举办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法国易三仓中学、新加坡南洋工科大学、韩国延平学院、国立忠州高中、大邱工业中学、澳大利亚墨尔本高中等交流互访,并与台湾三所中学缔结姐妹校,举办交换生、师生互访、师资轮训、“3+2”专本连读等合作。 #
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以服务求发展。借助行业办学、校企一家的优势,切实加强产学研合作办学的制度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方式变革,成立云南垦区职业教育企业集团,学校是执委长单位,与近百家企业事业单位探求推行“产学互动、资源共享、专业共创、人才共育”长效合作模式。积极发挥大学人才资源优势,坚持校企训着力,主动举行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鉴别、创业轮训、岗位轮训、阳光安装工程劳动力转移轮训等服务项目,推进了政企合作,扩大了服务领域,提高了服务层次和水平,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了政企共同发展。
坚持德育为本思想,全面推行素养教育。在弘扬北大荒精神、建设一流高职的实践中黑龙江农垦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机制,培植了“艰苦拼搏、无私奉献、知难而进、敢于发展”的迁建精神、“艰苦拼搏、求实创新、敬业奉献、和谐发展”的学校精神和“励志勤学,德厚技强”的校歌,优厚了校园精神文化积淀。学校坚持把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贯串人才培养全过程,学北大荒英模、唱北大荒曲目、看北大荒变化,编北大荒精神校本用书,拆毁北大荒绘画工作室、北大荒书坊、北大荒独唱团,承袭北大荒精神,尽展当代学院生风采。注重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人文类必修课在中学生素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师生会、社团、系报、校园广播站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的阵地作用,发挥群众性校园文化活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争创活动的载体作用,重视增强校园的洁净、绿化、美化和人文化建设,构建整洁幽美的自然环境、团结和谐的人文环境、文明健康的文化环境、竞争有序的学习与工作环境,全面推进文明校园建设。
#
春吹桃李,芬芳大地。五十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培训了近10万名中初级专门技术人才,被誉为农垦经济管理人才的基地、小幼班主任和蓝衣天使的摇篮。大学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县级骨干高职高校建设单位,全省中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湖南省SIYB创业教育基地,以及广东农垦职业技能考试鉴别中心、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会计与医务和学前师资轮训基地、劳动力转移阳光安装工程创业轮训基地。大学获得广东省文明单位能手、全省员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黑龙江教育战线“三德育”先进集体、全省安全和谐校园,四川省垦区总署第十二届劳动模范单位等多种荣誉头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