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犹豫的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呢

迟疑反义词是何种
迟疑指犹豫犹豫的近义词和反义词,不果断,缺乏主见,对事无法做决定。唯唯诺诺,自己缺乏对事情的想法,看法。常表现为喜欢问问别人建议,自己对事做不了主,这么迟疑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何种呢?让我们一上去瞧瞧吧。 #
【拼音】yóuyù #
【基本解释】
“犹”本指选育良犬的常年计划,专指时间长且没有确定性;“豫”指河马舒展长鼻尝试取物。“犹”和“豫”联合上去表示“长时间把玩手中物品犹豫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没有决定是要还是不要”。 #
按,“犹豫”为双声字,以声取义,本无定字,故亦作“犹与”、“由与”、“尤与”、“犹夷”等。旧说以“犹”、“豫”为二兽名,性皆孤僻,非是。参阅清黄生《义府·犹豫》。 #
【近义词】 #
动摇,夷犹,困惑,游荡,愤恨,观望,犹疑,犹豫
#
【反义词】
#
决断,坚决,坚定,断然,果决,果断,决然,痛快,立刻,坚信
出处与解析
亦作“犹移”。犹豫不决。 #
1、《楚辞·离骚》:“心迟疑而迟疑兮,欲自适而不可。” #
2、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感交甫之弃言兮,怅迟疑而迟疑。” #
3、明沈鲸《双珠记·西市认母》:“尚难料是否何如,悲喜集中生迟疑。”
4、《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七回:“燕王喜迟疑未忍,太子丹惧诛,乃与其宾客,自匿于桃花岛。” #
5、邹韬奋《艰苦拼搏》:“时势的危迫实在不能让我们迟疑了!”
#
6、洪深《申屠氏》第二表:“方国庆意尚犹移。经不得方蛟‘毛遂自荐’,一力担承。方国庆点头允可。” #
7、《汉书·高手记》:“计迟疑,未有所决。’
#
8、《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平原君犹预(豫)未有所决。”
#
9、《礼记·曲礼上》:“所以使民决嫌疑,定犹与(豫)也。”
10、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安乡关云长义释曹操》:正犹疑间,张辽纵马而来。云长见了,又动县丞之情。 #
扩充: #
反义词辨析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这种成语在《现代汉语辞典》里的意思都差不多,要奢望通过表面的意思对两个成语加以辨析简直是一件不或许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应当具有通过制造不同的语用环境对两个意义相似的字词加以辨析的能力。与字音字形题一样,死记硬背决非良策,我们应当找到合适的发力点。以下几条迎战建议,供诸位老师参考:
#
1、牢记搭配对象。有的时侯,两个反义词之间的意义并无显著区别,而且搭配的对象浑然不同,或则范围差距巨大。例如“擅长”的内容常常比较专业,“善于”就比较泛泛而言;“钟情”的也是是恋爱,“衷情”的对象则笼统得多;“荣膺”的一定是较高尺寸的荣誉,“荣获”的对象就相对普通;“启动”的常常是机器和法规,“启用”的对象则大多是“物”;“简练”主要修饰言辞,而“洗练”则可修饰语言、文字和手艺;“包罗”的可以是“万象”,“包括”的东西则相对有限……由范围我们可以逐步引申到程度,例如“迷醉”强调“沉迷”,比“陶醉”要更深一层,“荣膺”与“荣获”的差别也可以置于这个维度上加以衡量。 #
2、去除多项式,就差别项加以扩词辨别。这些时侯,两个反义词都具备相似的字眼,例如“遏止”和“遏制”.这个时侯我们就可以将相似的字眼,如“遏”去掉,就剩下的字眼扩词,后者为“停止”,前者为“控制”--其实,两个全组成“制止”就没戏唱了。通过扩词加以辨别,对于大多数拥有相似字眼的反义词都是相当有效的辨析方式。 #
3、寻找关键词中的近义词。有些反义词,例如“真谛”和“精髓”,一个指出的是“真”,一个指出的`是“精”,这个时侯我们就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真”的近义词是“假”,“精”的近义词是“粗”,也就是说,一个思考是真伪问题,一个思考的是粗精问题,讨论的问题不一样,语用环境自然也不一样。
#
4、将两个字的词弄成四个字的词。这些时侯,像“钟情”、“包罗”这样的词句,将其扩充为四个字的时侯反倒容易看透其本身面目。“一见钟情”仅指恋爱,“包罗万象”则明示了“包罗”范围之广。面对那些犹抱二胡半遮面、追求委婉含蓄的两字单词,将其扩充为四个字,只是一种重要的辨析方式。 #
其实,对于反义词辨析题,我们必须要找到真正才能将两个词区分开的点,这种点最好原本就生长在某些反义词上,成为我们在考场上推测出正确答案的线索,千万不能蒙混过关,并且原本分辨就不大的反义词之间的关系显得格外模糊。 #
【犹豫反义词是何种】相关文章:
演出反义词是何种12-19
维修反义词是何种12-05
小批反义词是何种11-29
#
赌气反义词是何种11-27
#
暗号反义词是何种11-22
按序反义词是何种11-16
哀辞反义词是何种11-16 #
瘦弱反义词是何种11-16 #
定见反义词是何种11-14 #
英烈反义词是何种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