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时事新闻 > 社会 >

1.知识回顾2.体系说明课程引入4.知识框架(组图)

2023-01-05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在师训的时候,经常会有老师问,怎么上好一堂课,网上也有很多这样的问题,从基本法角度来说,上好一堂课需要一个大前提,就是先得备好一堂课。准备充分全面了,在上课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才有足够的内容和元素可以填充进入课堂。从备课与上课的关系来说,备课是基础,上课是对准备工作的表演展现。

#

在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一些现象:

#

1. 听课挺好,笔记也做,考试很差; #

2. 例题讲解觉得很清楚明白,学生作业情况却不如人意; #

3. 学生单个章节学得挺好,综合运用一塌糊涂; #

4. 老师引领复习时,感觉像是上新课; #

5. 课堂上会有些疲于应付开小差、走神的学生,久而久之也就不管了。 #

同类型的现象有很多,基于这些现象,这一章我们综合了九种备课与上课通用的技巧进行讨论。 #

1. 知识回顾 #

2. 体系说明

#

3. 课程引入 #

4. 知识框架

#

5. 典例分析 #

6. 课堂总结 #

7. 板书设计

#

8. 作业布置 #

9. 气氛设计 #

这九个技巧,也是九个备课和上课的流程。在备课与上课的流程设定方面,我们不妨按照这九个流程进行备上课。当然,气氛设计是贯穿在其他八个流程中实施的。

#

技巧一、知识回顾 #

作为老师,一定不要惊讶于学生的脑容量如此之小,上节课学的内容,这节课就还给老师了。大脑发育需要时间,和我们长胖有一个过程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我们的原则是,忘掉可以忘的,但上节课最重要的三个知识点或题型不能忘,即使学生不收这个大礼,还给老师了,也要再送出去,要反复的送,就像逢年过节长辈给红包一样,一次又一次,给学生进行强化,知识回顾便应运而生。

#

在这部分,基本操作方法流程是以下两步:

#

1.大声朗读知识点或题型总结。

#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并大声读出上节课最重要的三个(四个都嫌多)知识点或题型总结,可以抄写到黑板上(可以让学生抄,也可以老师自己抄)。很多老师习惯每节课前洋洋洒洒把上节课的东西再写一遍,这样效率是非常低的,学生会抓不住重点。像有些次要的知识,在讲授作业的时候进行回顾就可以了,何必浪费时间呢。当然,也有老师因为种种原因,这个环节是直接跳过的。拿培训机构来说,部分机构会在这里设定一个入门测的环节,入门测环节是很不错的,但入门测不能取代这个流程,学习的听说读写忆背默,读是很重要的学习策略。 #

所以,老师们在备课的时候,在知识回顾环节,提前把上节课重要的3个知识点或题型总结罗列出来,类似板书,上课时带着学生一起大声读出来,至于读几遍?这还用说!肯定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啊!

#

2. 处理上节课的习题。

#

在上节课作业中,我建议选择或者设计三道上节课重要知识点对应的典型题目,在本节课再次通过讲述习题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复习。我给这种方式起了个名字叫引领式作业,很有用,因为重要的话要说三遍。这样连着说了三遍学生还记不住吗?不可能,学生又不是傻子,你都这样再三强调了,他肯定知道这是重点了呀,对吧!

#

而处理习题最忌讲成半生不熟的夹生饭:老师觉得很简单,学生应该会,就不动笔,粗略讲讲思路过去了。这样的结果是:不会的听不懂,会的浪费时间。所以,教师一定要果断,如果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根据作业批改情况判定学生掌握情况),直接读答案跳过,并告诉大家“不会的下课单独问”;反之,则认认真真按“技巧五:典例分析”部分进行讲授。 #

备课稿上呈现: #

第X课:XXXX(课名)

#

一、知识回顾

#

(一)知识点或题型回顾

#

1. XXXX(知识点内容)

#

2. XXXXX(知识点内容) #

3. (知识点内容)

#

(二)处理习题

#

必讲题:题号

#

跳过题:题号 #

技巧二、体系说明

#

知识回顾之后,如果本节课是授新课,那么就进入体系说明环节。如果是复习课、练习课,则在备课稿上跳过此环节。 #

体系说明的作用,对于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有所不同。

#

对于教育机构而言:体系说明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可以说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期末考试必考,或者月考必考,也就是吓唬人学生;二是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内容和之前的什么内容有联系,和之后的什么内容有联系,我们机构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学习本节课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要想考得好怎样上好第一节课,学得好,后面的也要在我这儿学,说白了,就是为了便于续费。 #

对于非教育机构而言:体系说明的作用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明确的认识,更加便于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以及了解这节课的重要性,依然可以在这里吓唬学生。同时,也要记得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内容和我们之前所学的什么内容有什么关系,和未来我们什么时候要学的内容有什么样的联系。便于帮助学生串联知识体系,为后续的总复习或者升学考试服务,降低复习难度和知识串联的难度。带过毕业班的老师,对此应该更有感触一些。

#

现在进行体系说明的时候,一般会有一个整体的体系图进行展示。在教育机构比较常见,在公校中,比较少见,部分老教师不会出示对应的体系图形进行说明,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口述比较多。

#

不过,在这里要提醒各位老师,在上一章里我们就说过怎么介绍课程计划。这里的体系说明,介绍方法也是一致的。常用半幽默化的形式对这节课进行说明即可。如果想不出半幽默的用词,也可以直接进入干货环节,但是这样的干货介绍,一定要匹配学生的近期目标进行设定。比如说学生马上要期中考试,那么你介绍这节课的时候,可以说明期中考试必考,一般什么题型或者多少分值这样的形式,让学生从近期自己要面临的考试里,去认识到这节课的重要性。近期没有这样的考试,就奔着期末考试去也行。

#

备课稿上呈现:

#

第X课:XXXX(课名)

#

一、知识回顾 #

(一)知识点或题型回顾

#

1.XXXX(知识点内容) #

2.XXXXX(知识点内容) #

3.(知识点内容)

#

(二)处理习题 #

必讲题:题号

#

跳过题:题号 #

二、体系说明

#

复习课、练习课可跳过此环节

#

本课内容在期末考试或中高考中所占的地位、分数,本课内容在本学期学习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本课对该内容的讲授程度如何,是否达到考试要求怎样上好第一节课,以及与之前的哪一个知识内容有什么联系,下次强化学习时间是什么时候。 #

比如: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在期末考试中是必考的哦,会有20分的分值是考这个内容,因此期末能不能考上95分以上,这个知识点必须弄明白,而且这个知识建立在我们之前所学1位数乘1位数基础上,当然有同学已经猜到了,我们在学好1位数乘2位数之后,还会以这个为基础,学习2位数乘2位数等知识内容。所以呀,今天这节课在期末考试中分值占比高,还是我们后面学习新知识的基础课程,同学们一定要认真笔记,仔细练习。

#

另外,原创的小学同步作文、技法作文、阅读理解课程已经制作完毕,有1-6年级春秋寒暑四期,春秋季16次课,寒暑期10次课,每次课由课件教案和配套的教材组成,适合机构教师、学校课后服务使用。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