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国税发票查询 聚焦改革任务协同发力为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税

河北省国税局、地税局紧扣发展脉搏谋篇布局,聚焦改革任务协同发力,建立党委政府领导、多部门密切配合的合作新格局,以国税和地税合作的不断深化,助力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为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税收力量。
办税负担不断减轻
#
“打开"云预约"系统,只要轻触屏幕,全市所有办税服务厅的具体位置、办税等候人数等情况就能一目了然,去哪儿办理、什么时间办理都由自己说了算”刚刚在办税服务厅办完税的纳税人说。 #
作为河北省国税局、地税局深化合作推出的最新产品,“云预约”系统的推广应用,实现了纳税人办理涉税业务由定点到自主选择办税服务厅、由排队等候到错峰预约的转变。纳税人办税成本降低42%以上,等候时间压缩到10分钟以内。
#
近两年来,河北省国税局、地税局坚持从纳税人便利化的视角出发,在深化合作上持续发力,在资源整合上不断升级,倾力打造实体办税、网络办税、自助办税和预约办税等多维度联合办税生态圈,走出了一条以互联网为支撑、深化合作的新路子,有效降低了纳税人办税成本。 #
目前,国税、地税双方采取共建大厅、共同进驻和互相进驻的方式,升级、改造实体办税服务厅,全面推广“一窗一机双系统”,并采用国税、地税通用POS机的方式,实现双方业务一窗通办和一次划款缴两家税,从根本上解决了纳税人重复报、排队时间长等问题,真正实现了“进一家门、办两家事”。截至目前,5大类100余项业务已实现国税、地税通办,纳税人平均业务办理时间缩短40%以上。 #
如果说从“两头跑”到“一窗办”,是国税、地税合作带来的办税空间集中、流程融合,“智慧云办税厅”的推出,则为纳税人提供了更多办税选择。 #
“智慧云办税厅”配有电脑、自助办税终端、复印打印一体机等现代化办税设备,涵盖130项涉税业务,实现了网络办税、移动办税、自助办税和实体办税“任性”选择。
“目前河北国税发票查询,在窗口办理的业务中,80%可以在"智慧云办税厅",初步实现了联合办税由窗口办理向智能办理、由人力征收向技术维护的转变。”唐山市地税局纳税服务处处长刘春田说,办理同样一项业务,纳税人使用“智慧云办税厅”可节省2/3的时间。 #
在便捷服务的背后,是河北省国税局、地税局对服务标准的规范统一和对服务资源的深度整合。目前,双方以《全国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2.3版)为标准,建立起办税服务厅日常管理考核、导税预审、国地税发票使用和管理、文书传递管理、责任追究等13项制度,实现了“服务一套规范”;构建智能绩效评价系统,对排队叫号、窗口分配、服务时间、业务数量、满意度评价等纳税服务全过程进行自动控制管理和录音录像存储,实现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管理一个标准”。同时,试点成立国税、地税联合办税服务指挥(质效监控)中心,根据联合办税服务厅的实时情况进行语音调度,服务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
沧州市地税局纳税服务科科长陈静介绍,通过在国税与地税工作人员中开展统考统评,每天办理涉税业务量提高30%以上,单笔业务办税时间缩短20%以上。
征管效能不断提升
#
河北省国税局、地税局把握“优势互补、信息互动、征管互助”的主旋律,将深化合作作为推动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有力抓手,以数据信息的高度聚合河北国税发票查询,有力推动征管基础夯实、征管效能提升。
#
河北省国税局、地税局以搭建完善数据信息交换平台为抓手,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联动:线上,以金税三期税收征管系统为主,着力打破系统外“信息孤岛”,印发《河北省综合治税涉税信息共享基本目录》,充分借助政府综合治税等平台,与财政、工商、国土、住建、交管等34个部门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采集涉税信息492万条;线下,以夯实基础数据、强化数据增值为重心,联合开展基础信息核查、非正常户认定、漏征漏管户核查、外部信息采集、户籍信息关联比对、问题数据修正等工作,确保双方基础信息更加准确、基础管理更加扎实。
数据信息的高度聚合,使税收风险管理事半功倍。河北省国税局、地税局充分依托税收征管大数据,全面加强税收风险管理,将房地产、劳务派遣、驾校等行业列为今年度联合风险管理重点,累计分析、推送风险信息49.75万条,增加税收收入44.82亿元。
#
邯郸市魏县地税局依托公安天网系统、数字城管系统,结合涉地税收一体化管理平台、国税与地税信息比对平台,成立国税与地税联合税源控管中心,进一步发挥信息聚合效应,促进税收执法风险联合防控,构建“全税源覆盖、全过程监控、全方位开展、全事项分析、全税种管理”的税源全景化风险管理新模式。
邢台市国税局、地税局则在数据共享和网络互联互通的基础上,搭建国税与地税联合收入管理平台,通过对数据的自动处理和加工分析,实现收入质量精准监控、收入预测科学客观,使征管“死数据”变为管理“活信息”,为征管、评估和稽查提供了预警。 #
石家庄市国税局、地税局利用现有的办公软件,携手探索合并国税、地税统计数据和纳税人入库数据的方法和途径,利用会统软件开发分析平台,为税收风险评估等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 #
作为率先推行征管互助的试点单位,目前,唐山市国税局、地税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限制发票购买数量、降低开票限额、收缴停供发票、提高评估检查频次、延长一般纳税人辅导期、变更资源税管理证明种类等多项互助措施,对在国税、地税任何一方违法的纳税人联合实施惩戒,协同开展税收执法。 #
随着信息共享、征管互助、执法协同等多维度、深层次合作的不断推进,目前,河北省国税局、地税局已对1688户欠缴双方税款的纳税人采取了清缴措施,清缴欠税1135.97万元;采用“集中受理、共同核查、信息共享、联合出具”的模式,对53895户注销纳税人完成了税款清缴;全面落实代开发票环节合作征收税款,征收代开发票环节地方税费4.5亿元;联合开展打击发票违法犯罪活动143次,相互推送发票违法行为线索452条,查补税款165.15余万元。 #
改革红利不断释放
#
“我们公司在香港,税收政策掌握得不是很好。我们对国际税收协定的有关规定也是外行,面对复杂的国际税收问题无能为力。国税、地税联合举办的"走进香港"税收沙龙,为企业送来了政策春风,企业涉税政策、相关的风险防范、跨国税收争议解决等内容一应俱全,为企业顺利走下去提供了互学平台。”在河北省国税局、地税局联合举办的“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助力企业发展”税收沙龙中,河北敬业钢铁集团负责人说。
#
为确保“走出去”企业步子稳,河北省国税局、地税局联合与外管和商务部门建立了三方四家“走出去”企业信息比对机制,摸清企业底数,制作服务清单;共同编印《税收服务“走出去”企业之“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税收政策宣传册》,发放给已经“走出去”和即将“走出去”的近2000户企业,纳税人称之为“百宝书”。同时,联合组织系列专题培训,举办专场座谈会和税务沙龙,与纳税人共同探讨“走出去”企业健康发展之路,助力企业行远步稳。 #
为确保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高效落地,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变为纳税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国税、地税联合开展政策辅导,借助移动互联技术,通过携手建立微信服务矩阵、共同推出手机APP、联合举办纳税人学堂等形式,及时发布最新税收政策及服务事项等信息,实现税收宣传“一个声音”。
#
唐山市国税局、地税局还联合设立微信群“税收e站”,通过线上24小时答疑与线下一对一服务叠加,随时随地为企业答疑解难。原来对税收优惠政策掌握不清的唐山市金沙工贸有限公司得到了实惠,通过税务机关联合辅导,该公司享受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40.16万元。 #
不仅如此,河北省税务机关还围绕“放管服”,立足“三去一降一补”结构调整,在分头推进向纵横联动转变过程中简政放权,确保“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在基层落地生根,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 #
营改增后,双方在新增行业常态化管理上,研发并运用所得税汇算清缴防火墙审核软件,企业可根据系统提示申报税款,有效防止企业税收风险。从今年3月起,国税、地税联合开启新一轮营改增政策大辅导,深入税负上升的企业调研,一对一、手把手地引导,让企业抵扣进项税额更充分、享受优惠政策更彻底。
#
在积极发挥税收杠杆作用的同时,河北省税务机关深化“银税合作”,与16家主要商业银行签订“银税互动”协议,开发“银税互动”平台,实现了A级、B级纳税人“以信换贷”信息的网上推送和流转,按下了税银合作的“快捷键”。自今年以来,共有8878户小微企业获批纳税信用贷款33.2亿元,在大幅提高纳税信用含金量的同时,助推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