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时事新闻 > 社会 >

观施晗新著《书生味道》:不满足的人才会不断直面自我

2013-08-30 来源:未知 作者:小鱼

  施晗:不满足的人才会不断直面自我 #

  ——观施晗新著《书生味道》 #

  来源:80后之窗 ;文:石英 #

  由湖南来北京学习的施晗尚未过“而立”之年,却在文学笔耕中已获得累累成果。欣闻他的又一本散文集《书生味道》近将问世,我为之作评,感到非常高兴。

#

  本集子一些作品的字数并不很长,但作品的分量、思想的厚度从来是不以这个来衡量的(至少不完全是)。我读过作者的不少文章,突出的感觉是,他是一位很有思想、极善于思考的青年作家。他从不屑与从众随俗,却又不故作怪诞,他历来厌弃低俗,却又鄙视假贵族之风;他从来立意正直,但又具有通达包容的心地;他看问题很深刻,却又总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而浅出。总之,他是一位比较早熟,颇具学者风范的青年才俊。

#

  书中很重要的部分是富于哲思的散文或随笔。其基础是来自于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敏锐观察,精于提炼,发一般人虽有感触却还不清晰,虽看到某些表面现象却远未认识到其本质。而施晗均能有自己独到的领悟,并加以精辟入理的分析,对读者无疑有极其教益的启示。我想,这既来自于他的思辩本领,而又取决于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必要的知识储备。也就是说,既有先天的禀赋,又有后天的积累,二者相融互补,缺一而不能为。

#

  与此相联系的,是本集作者极善于学习的良好态度,对此,我读稿时,不禁为之深深感动。当年他由湖南僻乡来到首都北京,可谓人生地不熟,而且基本是一个湖南稚子,一切都有待于了解,一切都需要学习,一切都有赖于如饥似渴地充实自己。他在这些方面不仅是做到了,而且将每个时日都利用得如山石中采玉海水中滤金,从社会、人际、文学、风习等方面,都有丰硕的收获。真可谓一切阅历皆学问,一切知识为真金。本集中有若干篇章都真实生动地记叙了他的阅历,识见的过程及举一反三的体会,即使局外人读之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也从另一方面回答了作者何以如此年轻而其文内涵却很厚重的“奥秘”。简括说来就是锲而不舍地夯实了自己的“底子”。只要家底厚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单薄。所谓“底子”,亦即底蕴、底气是也。 #

  施晗此集所散发出来的浓厚人性气息是我深深感知的另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凡是涉及到人生和人物的散文,人性气息是不可或缺的。既然立世为人,怎能完全脱离了人性(尤其是人性的真、善、美),只侈谈躯壳的机械活动?本集作者深谙此点,且往往能捕捉到人性中之闪光点,突显出人物的主要个性。使我最感亲切的,是作者在非只一篇作品中提到的著名诗人雁翼其人其事。雁翼是早年参加革命的八路军老战士,在革命队伍中自学成才,成为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本文作者在近年来的工作中得到诗人的悉心指点和无私帮助,许多感人事例令人欷歔,充分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我虽较雁翼年轻,资历也浅,却与他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因而读之倍感亲切。施晗在文章中对雁翼这位老者的追记与怀念,其真其烈,均为近年来类似内容的散文中所稀见,所以我认定是作者行文中十分可贵之一脉。

#

  最后,不能不提到施晗散文随笔的语言文字。有人说是非常流畅,这当然是很对的。但“流畅”二字尚不能概况其优点和特色。应该说除表面上的流畅之外,还有质地的绵密与灵动的韵味,字里行间,艺术的张力在他笔下被无尽地放大放远。这也与他内容的厚重谐和匹配,相得益彰。总之,作为青年作家的他。其语言文字不但不稚嫩,还可以说是相当老到,有一种绰绰有余的表现力。 #

  施晗的文学事业方兴未艾,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相信他必能迈开坚实的脚步,一步一个足印地抵达希望的目标。毋须赘言,文学的境界永无尽头,只有不懈怠、不满足的人们才会不断直面自我,继而充分地品尝到佳果的美味。#p#分页标题#e# #

  (石英:著名作家、评论家,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原《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天津市第一、二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

责编: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