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时代需求,学院致力于培养国际经贸人才

学院秉承教育报国初心,建有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把立德树人作为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培养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国际视野、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富有强烈人文关怀的国际经贸人才。 #
学科 #
本科:经济与贸易(包含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贸易经济)
#
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 #
硕士专业:国际贸易(学术型硕士)、国际商务(专业型硕士) #
博士:国际贸易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际贸易
学院 #
学院师资队伍敬业爱岗、学术功底扎实、国际化程度较高、年龄结构合理、资深学者与青年人才优势互补,充满活力与创造力。专任教师全部毕业于国内外知名大学,专任教师100%具有博士学位国际金融与贸易专业,海外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30.3%,学历结构多元化。多名教师入选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青年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央财经大学“龙马学者”。 #
学术研究 #
近10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纵向项目70余项,在《经济研究》等中国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他CSSCI期刊论文370余篇,SSCI、SCI顶级期刊论文30余篇,其他SSCI、SCI期刊论文150余篇;主持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项目2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得到国家领导批示或被有关部委采纳,并荣获全国商务发展研究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朴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中国社科院优秀政策信息奖等。
国际交流
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合作办学、双语教学、合作??研究、论文发表等方面不断提升国际合作交流水平和质量,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荷兰、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高水平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互访机制,定期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学院访问交流,通过交换、联合培养等形式组织学生赴世界知名大学学习访问。 #
人才培养
#
学院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层次齐全、中外兼收、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校学生1500余人。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中澳合作—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国际商务、贸易经济四个本科专业,拥有国际贸易硕士、博士授权点、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留学生全英语硕士、全英语博士项目、“一带一路”留学生中文硕士项目。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基础扎实、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综合素质优良、竞争力显著的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
学生全面发展
学院举办的“国际贸易论坛”“国际商务辩论赛”“商务英语谈判大赛”“财经评论大赛”“本科生学术人才培养计划”等第二课堂活动,拓宽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学生综合素质良好,在国内外各类学科竞赛、创新??项目、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
毕业生前景 #
毕业生国际视野开阔、外语能力强、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优秀,升学和就业竞争力强,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学院毕业生继续在国内外知名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比例较高,近三年平均在64.6%以上。学院毕业生近三年平均就业率为94.12%,主要就业领域为银行、证券公司、金融监管机构、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 #
经济与贸易
#
经贸专业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接受基础通识教育,大学二年级按照学院专业分布规划,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职业发展规划、学业成绩等选择专业并分配,分入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贸易经济三个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
1. 简介 #
该专业于1998年设立,1999年招收首届本科生,现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2023年获“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本专业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熟悉国际市场规律和国际经贸规则的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本专业依托学校整体学科优势和特色,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优良传统。把握学术与实践前沿,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并重,注重与金融等专业的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
#
2. 培养方案及核心课程
#
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公共通识课程模块、基础核心课程模块(含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开放选修课程模块和实践环节组成。
主要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中国开放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结算与融资、风险管理与保险、数字贸易、数字经济学概论等。 #
3. 就业及升学
近三年毕业生升入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平均比例为56.76%,就读高校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康奈尔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就业领域为银行、证券、保险、管理咨询、政府部门等,从事金融、贸易、投融资、企业管理等工作。 #
国际商务专业 #
1. 简介
#
该专业于2012年成立,2013年招收首届本科生,目前已形成本硕连读的人才培养体系,2023年获“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称号,2023年获“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称号。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商务理论、了解国际商业环境与规则、熟悉跨国公司战略与管理、熟练运用英语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实行“双语实验班”模式国际金融与贸易专业,注重国际视野、开放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具有较强职业素质和全球战略思维的高端国际商务管理人才。 #
2. 培养方案及核心课程
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公共通识课程模块、基础核心课程模块(含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开放选修课程模块和实践环节组成。 #
主要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中国开放型经济、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环境、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公司管理、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直接投资、国际商务战略、数字贸易、数字经济学概论等。 #
3. 就业及升学
近三年毕业生继续升入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平均比例为43.92%,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悉尼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等。就业领域为银行、证券、保险、知名中外企业、政府部门等,从事贸易、投融资、企业管理等工作。 #
贸易经济学
#
1. 简介 #
该专业于2012年设立,2023年招收首届本科生,旨在培养开放经济条件下适应多样化贸易投资需求的工商管理人才,2023年被评为“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熟悉国内外贸易知识与实务,具有较高英语和信息技术水平的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将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相结合,经济分析与管理实践相结合,注重国内外市场研究与商业模式分析,培养具有广阔的全球视野、卓越的市场分析能力、杰出的企业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 培养方案及核心课程 #
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公共通识课程模块、基础核心课程模块(含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开放选修课程模块和实践环节组成。 #
主要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贸易经济学、中国开放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国际直接投资、区域经济学、数字贸易、数字经济学概论等。
3. 就业及升学 #
近三年该专业毕业生有47.54%升入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毕业生就业于银行、证券、保险、知名中外公司、政府部门等,从事贸易、投融资、跨国公司管理、市场研究等工作。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
#
1. 专业介绍
该项目为中外合作办学综合性本科双学位教育项目,于2004年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并招生,由中央财经大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联合实施。 #
本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贸易与金融风险管理知识与技能、英语应用能力突出、在国际贸易与金融领域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该项目整合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两个专业的知识体系,整合优化了两所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
2. 培养方案及核心课程 #
项目学制四年,采用“4+0”合作办学模式,所有授课及相关教学活动均在中央财经大学完成。基础英语和商学学士课程由中央财经大学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的教师授课。学生在大学二年级结束时需通过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的英语测试(相当于雅思6.0分,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均需达到6.0分水平)。通过英语测试并获得所需课程学分的学生可注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的商学学士课程。
#
主要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国际贸易、中国开放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环境、国际商法、市场营销原理、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结算与融资、数字贸易、数字经济学概论、组织行为学、国际贸易实务与政策、商业伦理与可持续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模型、创新与创业、风险管理与保险、公司理财、投资组合管理、金融衍生品与风险管理、个人理财规划、国际经济分析、国际经济理论、国际贸易经营策略、专业技能与品牌、应用商务技能等。
#
3. 就业及升学 #
近三年毕业生升入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比例为74.16%,其中50%以上出国深造,就读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毕业生就业于银行、证券、保险、知名中外公司及政府部门,从事贸易、投融资、跨国公司管理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