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浦邹斌博士研发学术英语人工智能自动评分系统,助力外语学习

西交利物浦大学人文学院应用语言学系邹斌博士是人工智能辅助学术英语自动评分系统的创始人,近日其发表的一篇关于人工智能辅助外语学习的研究论文入选施普林格·自然“年度中国作者高影响力研究特刊”。 #
受2023年底新冠疫情的影响,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学术英语教学的经验,邹博士意识到学术英语教学不能停留在最原始的课堂教学阶段,应立即推进课后培训辅导、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英语学习模式。疫情期间,他受邀参加剑桥大学出版社、英国文化协会、尼泊尔TESOL大会等组织举办的线上会议,介绍人工智能在未来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
“这是一位 24 小时待命的英语学习老师”
#
EAP Talk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大学学术英语口语练习自动测评系统,通过大数据、语音输入、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评测等技术开发而成。
邹博士表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即使是规模较小的小学,由于教学时间有限,也很难做到精准的一对一辅导。“学生的练习需求量很大,而且这种需求集中在考试周、雅思考试前后,以及刚踏入校门、英语水平还参差不齐的新生。”
“该系统旨在为西交利物浦大学等中外合作大学以及中国其他面临英语教育改革的大学的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口语训练的机会。学生可以在课内和课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电脑或手机上练习口语。” #
EAP Talk填补了课后老师角色的空白,通过点对点、一对一的练习西交利物浦大学弊端,为学生提供智能反馈,形成专属的私人辅导体系。
“我的理想是把它打造成一个24小时随叫随到的英语学习老师,让学生随时随地练习,通过智能评分系统的反馈,发现自己口语上的不足,不断提升口语水平。”邹博士说。
#
EAP 讨论主页 #
“它的定位是全方位的、国内首创的”
#
邹博士认为,虽然课堂英语教学中的互动和情感交流是英语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普遍的学习模式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漏洞,EAP Talk可以辅助线下教学填补这些空白。
#
“以课堂互动练习为例,虽然老师或学生会互相批改作业,但可能不会给出很精准的评价,指出某个句子中某个单词的发音错误。这种重复的练习未必能达到最佳效果,但EAP Talk可以精准指出不足之处。”邹博士说。
例如,EAP Talk不仅可以从最简单的发音角度对学生的演讲进行点评,还可以延伸到口语流利度、发音节奏、句子构成中的语法问题西交利物浦大学弊端,以及演讲内容是否多样、结构是否清晰,对学生的口语水平进行全方位的评估。 #
“通过扩大数据库样本,EAP Talk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口语水平,更可以从宏观上为业界的学术口语树立标准。”邹博士指出。
#
“我很高兴能获得学生团体的认可。”
EAP Talk虽然还在开发中,但网页版已经开始试运行,目前已经有3000多名用户。
“学生们对软件的整体反馈非常积极,非常支持。一方面,作为年轻群体,学生们对高科技的接受度更高,软件技术简单易用。另一方面,学生们也高度认可EAP Talk的功能和辅助效果,并提到了很多超出我们预期的好处。”邹博士说。 #
有同学告诉他,EAP Talk解决了人际交流练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即使在互动练习中,同学发现对方口语上存在不足,但碍于面子,可能不好意思直接指出问题所在;另外,当一方的口语水平比另一方弱时,弱方可能因为自身的口语水平不够而无法提供正确的帮助。
#
同时,也有学生指出,EAP Talk为性格比较内向、不敢用英语自由表达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渠道,相比与同学或老师面对面的交流互动,通过人工智能软件进行交流为很多学生减轻了社交压力,更多的自由空间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口语水平。 #
“人工智能是辅助手段,不是唯一的最终手段”
EAP Talk目前还处于中期开发阶段,相关配套软件的测试、改进和研究也在有序推进。邹博士表示,待中期相关测试完成后,EAP Talk的内容和评分标准将进一步完善,并向更多的用户群体推广。
#
人工智能概念图
“虽然AI软件通过反复练习,评分效果不断提升,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比如对发音的检测是否客观、评分体系是否全面覆盖口语考核要素等,都依赖于数据库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需要输入更多的数据,并反复学习。”邹博士说。 #
对于EAP Talk的未来,邹博士认为,即便能够实现全数据全覆盖,人工智能也无法完全取代课堂教学:“人与人之间交流时的情感是软件无法替代的,双方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都是人工智能产品无法复制的,但也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AI软件最终只是学术英语学习的一个有效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唯一的最终手段。” #
后记 #
采访最后,邹博士分享了另一个好消息,他是EAP学术期刊的联合创始人:
#
第一期已正式在线出版()。该期刊为开放获取期刊,可免费下载阅读。该期刊由西交利物浦大学主办,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承办,利物浦大学出版社出版。邹博士为创刊主编和联合主编,西交利物浦大学应用语言学系魏瑞宁博士也是联合主编,应用语言学系、英语语言中心和ILEAD的一些老师担任副主编和编委会成员。另外两位联合主编分别是中国学术英语研究会会长和英国学术英语研究会会长。其他副主编和编委会成员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和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