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法基础知识及答案解析,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1.统计法律基础知识与答案解析(总分:22.00,做题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B/B(题量共:7题,分数:7.00) 1.我国法律规定的统计管理机制是( )。(分数:1.00) A.地方政府分头管理 B.中央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C.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D.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 2.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补充的部门统计标准,报( )批准。(分数:1.00)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国务院标准化部门 3.统计法与其他部门法的根本区别是( )。 (分数:1.00) A.调整方式 B.立法目的 C.法律责任 D.调整对象 4.根据我国有关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统计机构可以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在统计法律中制定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
#
2.提倡调查对象利用计算机网络报送统计数据。(得分:1.00) A.市人民政府 B.乡镇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D.县级人民政府 5.《统计法》以人们在统计活动中形成的( )作为调整的对象。(得分:1.00) A.社会关系 B.协调与配合关系 C.服务与服务关系 D.管理与管理关系 6.《统计法》的立法目的是( )。(得分:1.00) A.保障统计工作的独立性 B.保障统计工作的统一性 C.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 D.保障统计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 7.《统计法》的性质属于( )。(得分:1.00) A.行政法 B.经济法 C.民法 D.商法 二、 B 选择题/B (总题量:8 题,分数:8.00) 8. 下列内容与《统计法》调整有关
3.关于统计数据的复杂性,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 A.只规定垂直管理关系 B.统计机构内部存在管理关系 C.统计机构与规定对象之间存在管理关系 D.《统计法》还规定了对民间调查的管理关系 E.统计法律体系包含大量关于统计工作的技术规范 9.与其他法律规范相比,《统计法》的特点体现在( )。(分数:1.00) A.规定对象的特殊性 B.规定对象的复杂性 C.调整方法的特殊性 D.规定内容的专业性 E.规定内容的系统性 10.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制定国家统计标准的方式包括( )。 (分数:1.00) A.由国家统计局制定 B.补充部门统计标准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C.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部门联合制定 D.由国务院标准化部门制定
#
4.部门制定 E.补充部门统计标准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家统计局批准 11.下列关于统计法的作用表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 A.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B.保障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C.保障统计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D.保障统计部门利益的法制化 E.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 12.下列选项属于广义的统计法,包括( )。 (分数:1.00)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B.统计法实施条例 C.全国经济普查条例 D.对外调查管理办法 E.统计违法违纪 13.统计法是规范统计部门与( )在组织、管理统计工作和开展统计活动中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分数:1.00) A.其他
#
5.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企业事业单位 D.个体工商户 E.住户 14.统计法的功能之一是为统计工作的科学性提供法律依据。这一功能具体表现为( )。(得分:1.00) A.国家加强统计工作的科学研究 B.完善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 C.完善统计数据质量责任制 D.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 E.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 15.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要求制定国家统计标准。(得分:1.00) A.指标含义 B.计算方法 C.分类目录 D.统计编码 E.调查形式 三.B 判断题/B(总题量:7 题,得分:7.00) 16.统计法的调整对象特殊,统计法的规范内容专业性强。 ( )(分数:1.00) A.正确 B.错误 17.统计规律
#
6.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经济法。()(分数:1.00)A.正确B.错误18.狭义的统计法,仅指统计法律和统计法实施细则。()(分数:1.00)A.正确B.错误19.统计法律的内容专业性,表现在统计法律体系中包含了大量关于统计工作的技术规范。()(分数:1.00)A.正确B.错误20.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报国家统计局批准,部门统计标准可能与国家统计标准有所不同。 ( )(分数:1.00) A.正确 B.不正确 21.根据《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单位负责人不得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编制的统计资料。 ( )(分数:1. #
(总分:22.00) A.正确 B.不正确 22.完善法制建设,保证统计数据质量是2009年6月《统计法》修改通过时的首要任务。( )(分数:1.00) A.正确 B.不正确 统计法基础知识答案解析(总分:22.00,答题时间:90分钟) 一、B 单选题/B(总题量:7题,分数:7.00) 1.我国法律规定的统计管理机制是( )。 (分数:1.00) A.地方分头管理 B.中央统一管理 C.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D.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领导 分析:分析 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建立中央统一的统计制度,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制度。以法律形式为统计工作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2.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补充的部门规章制度 #
8.统计标准应当报( )批准。(得分:1.00)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国务院标准化部门 分析:分析 根据统计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报国家统计局批准。 3.统计法与其他部门法的根本区别在于( )。(得分:1.00) A.调整方式 B.立法目的 C.法律责任 D.调整对象 分析:分析 统计法的调整对象的特殊性相较于其他部门法,这也是统计法与其他部门法的根本区别,部门法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也在于调整对象的不同。 4.根据我国有关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统计机构可以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推行利用计算机网络向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统计信息。 #
9. 材料。(得分:1.00)A.市人民政府B.乡级以上人民政府C.省级人民政府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分析:分析根据《统计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可以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统计法基础知识,在统计调查对象中推行利用计算机网络报送统计数据。5.《统计法》规范人们在统计活动中形成的()。(得分:1.00)A.社会关系B.协调与配合关系C.服务与服务关系D.管理与管理关系分析:分析《统计法》是规范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和开展统计活动过程中与其他有关当事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6.《统计法》的立法目的是()。 (分数:1.00) A.保证统计工作的独立性 B.保证统计工作的统一性 C.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
10.准确性、及时性 D.保障统计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 分析: 7.统计法在性质上属于( )。(分数:1.00) A.行政法 B.经济法 C.民法 D.商法 分析: 分析统计法是调整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和开展统计活动过程中与其他有关方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是行政机关履行职能的规范性法律统计法基础知识,因此属于行政法的部门法。 第二部分 B 选择题/B (总题量:8 题,分数:8.00) 8.下列关于统计法对象的复杂性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1.00) A.只调整垂直管理关系 B.统计机构内部存在管理关系 C.统计机构与调整对象之间存在管理关系 D.统计法也调整与民间调查的管理关系 E.统计法律体系包含大量统计工作的技术问题
#
11.技术规范分析:统计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复杂,具体体现在:既调整垂直管理关系,又调整水平指导关系;既调整统计机构内部管理关系,又调整统计机构与调整对象之间的管理关系;统计法还调整了针对民间调查的管理关系。统计法律体系包含了大量关于统计工作的技术规范,属于统计法在规范内容上的特点。9.与其他法律规范相比,统计法的特点体现在()。(得分:1.00)A.调整对象的特殊性B.调整对象的复杂性C.调整方式的特殊性D.规范内容的专业性E.规范内容的系统性分析:10.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制定国家统计标准的方式包括()。 (分数:1.00) A.由国家统计局制定 B.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作为补充部门标准制定
#
12.部门统计标准 C.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部门联合制定 D.由国务院标准化部门制定 E.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补充制定部门统计标准,报国家统计局批准 分析:分析 根据《统计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国家统计标准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部门联合制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补充部门统计标准,报国家统计局批准。 11.下列关于《统计法》的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1.00) A.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B.保障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C.保障统计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D.保障统计部门利益的法制化 E.保障统计信息的社会共享 分析: 12.下列选项属于广义的《统计法》 #
13.其中( )。(分数:1.00)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B.统计法实施条例C.全国经济普查条例D.涉外调查管理办法E.统计违法行为处罚规定分析:分析:广义的统计法包括一切规范统计活动的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其中A项属于统计法律,BC项属于统计行政法规,DE项属于行政法规。13.统计法是规范统计部门在组织、管理统计工作和开展统计活动过程中与( )之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分数:1.00) A.其他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企业事业单位 D.个体工商户和公民 E.住户 分析:分析:统计法规定了统计实施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
#
14.个体工商户、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在统计活动和统计管理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14.统计法的功能之一是为统计工作的科学性提供法律依据,这一功能具体表现在( )。(得分:1.00)A.国家加强统计工作的科学研究 B.完善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 C.完善统计数据质量责任制 D.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 E.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 分析:分析 C项并不反映统计法为统计工作科学性提供法律依据,而是反映其对统计数据真实性、准确性的保证。 15.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需要制定国家统计标准。(得分:1.00)A.指标含义 B.计算方法 C.分类目录 D.统计编码 E.调查表 分析:分析 根据统计法第十七条
#
15.第一条规定,国家制定统一的统计标准,保证统计调查所使用的指标含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和统计代码的规范化。 第三部分 B 判断题/B(题量共7题,分数:7.00) 16.统计法的调整对象特殊,统计法的规范内容专业性强。()(分数:1.00) A.正确 B.不正确 分析: 17.统计法的性质是一部经济法。()(分数:1.00) A.正确 B.不正确 分析: 分析统计法是规范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和开展统计活动中与其他有关方面之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是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规范性法律,因此属于行政法的部门法。 18.狭义的统计法仅指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细则。()(分数:1.00)A.正确B.错误分析
16.解析:狭义的统计法律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性质上属于广义的统计法。19.统计法律的内容专业性,体现在统计法律体系中包含了大量关于统计工作的技术规范。()(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20.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补充的部门统计标准,报国家统计局批准。部门统计标准可以不同于国家统计标准。()(分数:1.00)A.正确B.错误解析:根据《统计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补充的部门统计标准,报国家统计局批准。部门统计标准不得与国家统计标准相冲突。 21. 根据《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不得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编制的统计数据。 ( )(分数:1.00) A.正确 B.不正确 解释: 22. 完善法制建设,保障统计数据质量,是2009年6月修改通过《统计法》的首要任务。 ( )(分数:1.00) A.正确 B.不正确 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