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时事新闻 > 教育 >

大兴安岭地区教育局关工委重视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孤残儿童的关爱助学工

2024-05-23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1.开展精细化研究,提升关怀工作实效。

根据省、地有关文件精神,全区两县一市四区制定了《关爱留守儿童和困难儿童实施方案》,充分发挥部门联动作用英语作文,落实工作责任,发挥“五老”作用,组织开展教育系统系列关爱帮扶活动,为全区留守儿童、困难儿童和孤残儿童关爱保护救助工作出谋划策,加强管理和服务,奉献爱心与责任,守护孩子,共同哺育成长,提升关爱帮扶实效。县乡教委组织“五老”及相关人员深入农村中小学,对农村留守儿童做好“三件事”:摸清留守儿童性格、爱好、行为习惯、在校表现等情况; 了解其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及困难情况;了解其监护人基本情况,通过面诊、诊脉等方式,掌握帮扶第一手材料,为精准帮扶奠定良好基础。

#

2、把握载体,增强关爱工作的针对性。

#

今年伊始,全区教育系统紧紧围绕“把爱带回家——把法送进家门 让孩子健康成长”今年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主题,因地制宜、坚持正路、勇于创新,抓住法律颁布实施的有利时机,利用寒假深入开展家教辅导、安全保障、慰问帮扶等主题教育活动,筑牢心灵育人体系,培育时代新人,落实关爱关怀,展现新亮点、呈现新面貌,提高关爱工作的针对性、精准性。据统计,全区寒假关爱帮扶活动共有277名志愿者参与,受益家长和儿童2863人次。 #

1、营造氛围,让关爱活动“有温度”。各地把关爱“留守儿童、困难儿童”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蓝天下共同成长”“携手同行温暖童心”“把爱心带回家”等关爱帮扶主题教育活动,把关爱工作落到实处。截至去年底,全区留守儿童716人。各级教育关爱委员会联合妇联、工会、民政局、社会慈善团体等,积极开展“共享蓝天”关爱留守儿童、困难学生、病残学生等活动。 在校园、家访、课堂上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尊重“留守儿童”人格,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努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做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力量。2023年起,呼玛县三卡乡10位领导成立了“党旗闪耀”助学基金会,每位领导捐款500元,资助三卡乡中心学校困难学生。 为做好关爱工作,加格达奇区采取摸底、建档案、整顿制度等方式,构建关爱留守特殊儿童工作体系,开展义务结对关爱、义务心理关爱、学业辅导关爱、生活物质关爱活动,与爱同行,陪伴成长。按照攻坚克难、精准扶贫要求,呼中区委、区政府会同民政局、妇联、团委、教育局、公安局等部门,走访慰问7所学校,送去慰问金和慰问金,传递党的关怀和温暖。大兴安岭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加格达奇第七小学联合举办“大手拉小手,把钱罐变成蜜罐”资助活动,一场用爱心助学的公益活动,温暖贫困学生的心。 加格达奇区公安局、团市委、第四小学联手开展“大手牵小手,圆微心愿”主题活动,警察叔叔们帮助贫困儿童圆了13个“微心愿”,送去了温暖的祝福。加格达奇区疾控中心每年都会给加格达奇区特殊教育中心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健康、爱心、实物”,作为一种习惯,已经保持了很多年。善举弘扬美德,爱心传递力量。大兴安岭地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学校帮扶困难学生,去年7月开展“多彩兴安,相约这个夏天”主题学习实践教育活动,接待了牡丹江市留守儿童公益红色学习团21人,利用学习实践教育营优质资源,帮扶贫困、送温暖,展现真情实意的关怀与爱心。

#

2.搭建驿站,让关爱活动“活起来”。全区县乡两级关爱帮扶委员会创新载体,突出特色,搭建关爱教育帮扶平台,积极帮助留守儿童、困难儿童、孤残儿童解决学习、生活困难,从“心”出发、从爱出发,为他们搭建“精神驿站”,提升他们的生活幸福指数。新林区采取“三大举措”,做到人文关怀、爱心扶贫,关注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区内不具备线上学习条件的学生,对不能参加线上学习的学生建立台账,“一策一命”,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塔河县实行“一对一”“多对一”帮扶对接,为特殊困难儿童搭建母爱的天空,让他们享受大家庭的温暖; 全县各学校都建立了“放学随到随到”和“温暖驿站”,实行“代理家长”制度。这些“爱心妈妈”和“代理家长”经常联系留守儿童,利用节假日、周末、课余时间,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呼玛县各学校增加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和心理矫正内容,加大了疏导力度,及时发现“留守儿童”的显性和隐性心理压力,进行情感沟通交流,当好留守儿童的信息员、学习督导员、道德引领员、成长守护者。呼玛县三卡乡中心学校是留守学生较多的学校。 学校关爱组组织“五老”和班主任成立13个兴趣小组,每天下午三点半至五点半辅导孩子们学习绘画、音乐、书法等课程,让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学习知识、接受情感关爱。为解决留守儿童寒假作业无人辅导的问题,加格达奇区育才小学组织各科教师开展线上辅导活动,每天固定时间通过上网课辅导孩子们写寒假作业。同时,学校还以家访的形式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访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心理需求,关爱他们的健康成长,守护他们的心灵,为他们成长保驾护航。 #

3.强化安全,让关爱活动“活起来”。全区教育系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狠抓安全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弱势儿童安全教育,时刻铭记在心、抓在手里、落实到行动中。各地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契机,持续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做好《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宣传,组织动员广大“五老”进校园、进社区,把法律送到身边,安全每一天,提高师生、家长的法制素养和安全素养,做尊法、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法制副校长驻校,为关爱帮扶提供法律援助,在青少年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全区49所中小学全部配备法制副校长,助力打造平安校园。针对当前疫情形势,各学校在做好安全教育工作的前提下,筑牢家庭安全防线,开展疫情防控,确保留守弱势儿童安全。基本形成了校长亲自挂帅、副校长负责、班主任亲自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法制教育的模式,增强了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约束的能力。漠河市聘请交警大队、公安局民警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法制意识大兴安岭教育局,提高安全防护能力,为学生送去温暖救助,让爱心转化为成长的力量。

#

3.建立良好机制,推进关爱工作规范化。 #

为提高关爱学生工作质量和效率,地、县、乡三级教委落实国家、省、州赋予关爱帮扶组织的任务和使命,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注重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传统文化、科技素质和法制教育,充分发挥“五老”特殊作用,努力为青少年成长发展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完善关爱机制大兴安岭教育局,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档案建设,实现关爱帮扶机制常态化、规范化,齐心协力,持续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呼玛县实行教师结对帮扶制度,对留守儿童、困难儿童安排结对教师进行帮扶。 帮扶教师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谈话一次,每学期至少上门拜访一次,每月至少与其监护人谈话一次,每学期至少与其班主任交流一次,建立帮扶工作记录簿、帮扶成长记录簿。新林区开展党员、教师“一对一”活动,重点帮扶“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孤残儿童”:“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他们营造和谐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档案、联系卡,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等监护人的联系,形成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孤残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呼中区鼓励“五老”及社会、企业爱心人士积极为留守儿童、困难儿童奉献爱心,志愿者服务、医疗卫生系统走进学校为他们义诊;还组织“五老”与特殊贫困儿童结对帮扶,帮助他们购买书包、笔、笔记本、书籍等学习用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资助学,温暖全社会,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

文:大兴安岭区教育局老年关怀工作委员会 孙莉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