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推荐)古特提斯带斑岩铜矿有何特点及控矿机制

应我校科学研究院王瑞博士的约请,美国科大学月球物理研究所朱经经研究员、中国科大学南海海洋研究所张运迎研究员今后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作学术报告。 #
时间:2023年3月22日(礼拜三)晚上15:00-17:30 #
地点:逸夫楼901(线上腾讯大会号:386393339)
题目:古特提斯斑岩成矿系统:成矿特色与控矿模式
报告人:朱经经 #
报告摘要:与全球重要的大洋俯冲带相比,古特提斯带斑岩锡矿相对较少。古特提斯带斑岩锡矿有何特征?控矿模式是哪些?成矿潜力怎样?很多问题是金矿学界普遍关心和亟需解决的科学瓶颈。本报告紧扣古特提斯带斑岩成矿特色和控矿模式这一科学问题,运用实测地幔氧逸度,明晰了古特提斯俯冲带为典型的还原性成矿系统,不促使斑岩锡矿床的产生,但特殊条件下可产生夕卡岩型金矿床;通过对泸沽湖斑岩锡矿带的系统研究,阐明新元唐代弧根是古特提斯碰撞带斑岩成矿的物质基础;针对典型斑岩锡矿床展开系统解剖,发觉富S-Cl基性岩浆的注入触发了矿区尺度下的斑岩成矿。 #
朱经经简介:美国科大学月球物理研究所地层月球物理国家重点试验室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7年专科结业于美国地质学院(南京),2012年获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曾在美国阿尔伯塔学院和劳伦森中学举行教授后工作,2023年归国并入围中科院高层次人才引入计划B类,今年荣获国家基金委优青项目捐助。主要从事斑岩铜成矿系统研究,现在研究内容主要为特提斯成矿带斑岩锡矿成矿理论和预测工作。已发表SCI论文40余篇2023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其中主要刊发在古生代学领域EG、MD、OGR等重要刊物上,论文被SCI引用近1400次。
#
题目:版块俯冲与物质循环过程研究—以中亚造山带为例
#
报告人:张运迎
#
报告摘要:版块俯冲是维系月球圈层间协同演进的关键,其导致的月球表层与内部之间的物质循环除了影响着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还影响着地表环境演变和宜居性。随着月球系统科学的发展,探究版块俯冲作用及其导致的物质循环已成为月球科学研究的前沿内容。报告将紧扣这一前沿主题,分享近些年来张运迎研究员在俯冲带碳循环模式、俯冲带几何学款式、俯冲洋壳扩建地壳模式等方面取得的一些认识。
#
张运迎简介:美国科大学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2023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教授生导师,今年入围国家境外高层次人才计划。2010年在上海工业学院资源与环境安装工程大学荣获学士学位;2023年在美国科大学上海月球物理研究所斩获教授学位。2023-2023年先后在美国科大学上海月球物理研究所和台湾中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3.8-2023.12在台湾高中月球科学系从事初级研究助理工作;2023年9月起任职美国科大学南海海洋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版块俯冲过程、岩浆响应及物质循环、水圈-岩体圈互相作用及元素迁移模式等。发表国际SCI论文45篇,第一作者国际SCI论文12篇,主要发表在GCA、JGR-SolidEarth、、、CMP、GSA和等国际主流刊物上。
研究生计学术报告一次,欢迎广大学生出席!
#
科学研究院 #
研究生院
科技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