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辅导孩子学习却被教材搞懵?人教版和部编版教材如何辨别?

父母已进入该状态。
我开始专心辅导我的孩子。
#
然而,一些家长对孩子使用的教科书感到困惑。 #
到底是怎么回事?
#
根据用户反馈,以三年级语文为例,存在此问题的教材是这样的: #
其实,虽然封面上写着“人民教育出版社”,但这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教科书,而是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教育部版”教科书。
#
师范教育出版社版和教育部版怎么区分?
#
如果你无法分辨孩子使用的教材是教育部出版的教材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以下两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快速识别 #
按等级区分:
#
目前,汉语教材各年级分布情况如下: #
按封面区分: #
如果教科书封面如下图所示,那无疑是“教育部版”。 #
教育部版与人教版的定义
#
1. 版本 #
教育部组织编写教材,2023年在部分省市试行,2023年全国大部分地区语文、中国历史、思想品德、法治等课程使用教育部教材,2023年教育部统一使用教材,2023年小学、初中各年级全部使用教育部教材。 #
(人民教育版) #
“人民教育出版社”一般指教科书,相对于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而言。人民教育出版社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简称人民教育出版社。此版本的教科书从小学到高中都有,也是大多数学校使用的教科书。
教育部版与人教版的区别(一)编辑单位不同 #
部编教材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全国通用的教材。人教社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简称人教出版社。
#
(二)古诗文在汇编本中的比重增加 #
教育部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纳入了古诗文,小学六个年级共12册,共入选优秀古诗文124首,占全部入选诗文的30%,比人教版原版增加55首,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入选诗文20首左右。
初中阶段的古诗文选读量为124篇,占全部选读量的51.7%,较人教版原版也有所增加,平均每个年级约40篇。 #
古代诗文体裁更为多样,从《诗经》到清代诗文,从古体、民歌、律诗、绝句到抒情诗,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汉代随笔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等,均有收录。
革命传统教育文章也占了很大比重部编版是人教版吗,小学入选40篇,初中入选29篇,鲁迅作品有《故乡》《阿昌与山海经》等9篇。
(三)教育部版增加课外阅读图书
#
教育部在教科书中增加了课外阅读书籍,古典文学阅读已经是初中生的必考科目,小学教科书也增加了大量课外阅读书籍,并有专门的课外阅读书籍。
教育部本教材尝试把“教读”、“自读”、“课外导读”纳入课程内容,这也是考虑到当前语文教学中阅读量不足的问题,起到纠正教材偏差的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学习阅读课文的同时,也要学习推荐读物。
#
我们应放下个人的阅读喜好,认真阅读、欣赏每一本被推荐的经典著作部编版是人教版吗,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发现经典著作的魅力;也应在学期教学计划中安排适当的课时,从时间上保证和落实经典著作的介绍。
(四)教育部版更加注重基础知识
教育部编写的教材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提高,以小学教材为例,无论是识字数量还是书写数量,教育部编写的教材的要求都比人教版的要求有明显提高。
#
(五)教育部编写的教科书更加“现代” #
教育部编写的教材在课文选取、练习设计、课后练习等方面更加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中国生活”,更具“现代”气息。
父母与孩子该如何适应?
#
以上就是“部编”教材的变化,这里以语文为例进行说明。除了语文,《部编》教材中还有德育、历史等内容。那么,这么多的变化,接下来该如何应对呢?肖庆军来给大家支招,敬请期待! #
1、家长可以适当让孩子每天读这些古诗词、经典著作,先从声音中体会这些古文的韵律美、排比美、韵律美,养成习惯,多读,开学后就比较容易应付了。 #
2、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习惯是需要培养的,习惯了之后,在潜意识里就会变成自然而然的事情。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少用微信,多陪孩子读书吧! #
以上就是关于中小学教科书改革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家长和孩子,小清君也希望大家能够取得好成绩,不断进步,祝愿大家的成绩不断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