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职业资格 > 人力资源管理师 > 考试动态 >

曾敏博士后:从氮掺杂石墨烯到二维纳米材料的研究之旅

2024-07-24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曾敏

2014-2023 博士后

博士后期间主要致力于氮掺杂石墨烯包覆过渡金属纳米粒子核壳催化剂在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氧还原及金属空气电池中的研究,提出了金属氮碳化合物(MNCs)活性中心位于石墨烯外壳上的“界面限域催化”机理。 #

现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主要从事基于二维纳米材料及其纳米异质结的气体传感器研究。

#

联系电子邮件: #

黄洋 #

博士后研究员 2023-2023

#

博士后期间主要从事电催化析氢/二氧化碳还原的研究,现就职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苏州研究所,研究方向为C1资源转化的电催化应用。 #

很感恩在这里度过的三年,这是一个神奇的大家庭,适合每一个相信努力就会有回报的人!祝老师们和每一位小伙伴们幸福、健康、快乐!

#

联系电子邮件:

#

吴菁华 #

博士后研究员 2023-2023 #

博士后期间,他的研究方向为层状二维材料的剥离及其在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中的应用。

#

现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方向为二维层状材料的剥离及其在储能和固态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

联系电子邮件: #

黄伟

#

博士后研究员 2023-2023 #

他于2014年获得四川大学硕士学位,2023年获得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高分子研究所化学博士学位。

#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光催化CO2还原和H2O分解中的应用。

#

我的爱好除了搬砖,就是打乒乓球。

#

联系电子邮件:

#

汉娜

#

博士后研究员 2023-2023 #

2013~2023 苏州大学 博士 #

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催化析氧及CO2还原反应,博士毕业后继续留在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专注于电催化CO2还原体系的研究。

#

学习和工作之余,我喜欢运动健身,愿意学习新技能。我是一名业余小提琴爱好者。

#

联系电子邮件:

#

吴云玲

#

2023年至今年博士后研究员。 #

2023年于苏州大学获博士学位,2023年7月开始博士后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储能应用。

#

我的梦想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科技的进步,希望将来能在学术界有所作为,留下自己的印记。

#

表情包大师,图片对战从不输。魔方、乒乓球和游泳爱好者,舒马赫、龙珠、围棋和火星的粉丝。詹姆斯和科比的粉丝。 #

联系电子邮件: #

已毕业博士生

#

2023 届 #

范嘉 #

转眼间我已经来到这里很久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发现在学习上、思维上、技能上都有很多东西值得大家学习。

#

我的研究方向是电催化,这条路上既有行业大牛,也有后起之秀,作为新手的我,需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怕失败,我会接受失败的后果。

#

最后希望大家好好生活,宽容大度,生活是中心,科研是重心,在生活中学习,在科研中成长,祝愿科研团队越来越好!

#

联系电子邮件: #

张杰

#

研究方向:电催化CO2还原 #

个人简介:2023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23年9月起攻读化学博士学位。硕士期间主要研究课题为金属催化剂的可控制成和电催化CO2还原的应用探索。

#

人生格言: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努力奋斗。

#

联系电子邮件:

#

吴嘉玲 #

2023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能源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现就读于苏州大学功能纳米材料与软物质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并进入李彦光教授课题组攻读硕士学位。主要研究内容为基于锂硫电池、碱金属离子电池和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催化或活性电极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

爱好:健身、跑步、瑜伽、音乐、旅游、看书等。性格温和,待人友善。 #

座右铭:如果你想同时做好两件事,你不应该把100%的精力中的50%平均分配在每一项任务上,而是要对每一项任务付出200%的努力。

#

联系电子邮件:

#

2023 届

#

吕芳 #

他是山西朔州人。 #

2023年成功入读博士班,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催化剂设计及电催化CO2还原。 #

我性格开朗,精力充沛,真诚热情。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会不断追求自我提升,严格要求自己,尽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到完美。除了科研和学习之外,我喜欢旅行和品尝世界各地的美食。旅行可以改变我的心态,看到不同的世界,欣赏不同的文化,认识不同时期的自己。同时,旅行之路也让我懂得:无论是科研还是生活,只要坚定信心,勇敢前行,梦想就会引领你前行。 #

联系电子邮件:

#

家琳

#

来自江苏泰州。 #

很荣幸2023年加入从事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的课题组,2023年继续留在课题组完成三年的博士学习。从最初对科研的迷茫到现在能基本适应节奏,这一路走来离不开课题组每一位小伙伴的帮助,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共同进步。 #

除了学习之外,我比较喜欢运动,偶尔会打打篮球、踢踢足球、打打羽毛球,希望可以继续学习与健身同步发展。 #

联系邮箱:

#

2023 届毕业生 #

何清 #

现职:上海禾泉药物研发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 #

硕士期间主要从事无机层状氢氧化物和有机分子催化剂在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中的应用研究。

#

攻读博士期间,他开始开展一系列光催化生产过氧化氢的工作,研究兴趣集中在C3N4的改性和有机共价聚合物的潜在开发。

#

联系电子邮件: #

赵煊

#

现在:江苏天鹏动力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 #

硕士期间主要研究二维剥离材料在双电子氧还原中的应用。 #

攻读博士期间我更多地致力于氧还原的贵金属催化剂以及氢氧化的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

#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做实验,一起烧烤,一起爬山旅行,一起生活,一起成长。

#

来吧,享受科研,享受生活。 #

联系电子邮件:

#

2023 届毕业生 #

胡永攀

#

硕士期间主要研究硅基半导体材料的光电催化性能,包括光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和一些生物质转化的研究。 #

博士期间主要从事有机半导体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并将其应用于光催化生物质转化、制氢及二氧化碳还原等研究。 #

闲暇时我喜欢和朋友吃烧烤、打牌。

#

联系电子邮件:

#

2023 届毕业生 #

潘彬彬 #

出生于安徽亳州 #

2023年7月于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为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碳基材料电催化CO2还原反应及电化学CO2还原流动相电解池的研究。 #

座右铭:/意志力、/执行力、/雄心、/勇气。 #

联系电子邮件:

#

2023 届毕业生

#

龚秋芳

#

来自湖北襄阳 #

他是李彦光教授2023届博士毕业生,目前在深圳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新型无机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与分析及其在电催化析氢和二氧化碳还原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两篇论文和一篇ACS。性格随和,能有效沟通,有合作精神,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有较强的探索精神。

#

我的兴趣爱好是乒乓球、瑜伽、养宠物,我是一名资深的猫迷,大四的时候进入了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六年了,学到了很多,受益终身,感谢导师给了我飞翔的翅膀,给了我翱翔的信心和勇气。 #

联系电子邮件:

#

2023 届毕业生

#

黄文静 #

博士期间主要从事贵金属基材料在小分子醇催化氧化及析氢催化剂方面的研究。 #

我目前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主要研究二维材料在FET和电催化中的应用。

#

闲暇时,我喜欢游泳、跑步和在家看电视剧。 #

联系电子邮件:

#

刘玉平 #

很荣幸加入这个大家庭,短短几年,我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 #

现在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方面的工作,非常感谢自己的人生和科研经历! #

联系电子邮件:

#

2014 届毕业生

#

陈凤娇 #

博士期间主要从事光电催化方面的研究。 #

现于厦门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

联系电子邮件: #

硕士毕业

#

2023 届 #

王旭彦

#

山东济南人,2023年毕业于苏州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并入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氢氧化反应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研究。

#

很幸运能成为李组的一员,学习过程中老师、学长们给了我很多帮助,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非常感谢。最后祝大家在科研的路上走得更高更远,开心每一天。

#

联系电子邮件: #

邵朝臣 #

研究方向:光催化 #

个人简介:本人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23年9月加入课题组,从事光催化研究。前路漫漫,艰辛不息,希望未来能在光催化研究领域有所建树。

#

人生格言:是。 #

联系电子邮件: #

丁雪 #

大家好,我是丁雪,很荣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人生就是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很高兴能在老师和前辈们的悉心指导下开启我的科研之旅。 #

除了学习和研究之外,我还喜欢和朋友一起购物、看电影和听音乐。 #

激情可以超越岁月,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和朋友们一起努力,共同进步,成为最好的自己。 #

联系电子邮件: #

冯硕

#

大家好,我叫冯硕,江苏徐州人,汉高祖刘邦的故乡,硕士期间主要从事电池材料的研究。 #

他喜欢打羽毛球、脱口秀等语言节目,性格坚韧、外向活泼,喜欢结交朋友。 #

只做好事,不忧后事。科研之路漫长艰辛,我决心攀登科研高峰,永不放弃,勇往直前。希望未来三年能不断提升自己,更上一层楼。 #

联系电子邮件:@ #

2023 届 #

张克凡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我从事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相关研究,包括性能优异的铜催化剂材料的合成与设计。 #

除了科学研究,我还喜欢运动和音乐。

#

非常幸运能够踏上新的科研征程,前路还很长,我会努力探索化学的奇妙世界,未来总会有美好的事情在等着我。 #

联系电子邮件:

#

张默春 #

大家好,我叫张默春,是课题组的一名研究生,主要进行新能源材料方面的研究,喜欢做实验和看文献。

#

除了科研学习之外,我还喜欢听音乐、看书、打篮球。 #

书上说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就像鲁滨逊漂流记中那样,需要和别人一起合作才能完成很多事情。我非常幸运能够加入李教授的课题组,在老师和学长的帮助下,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体会到了科研的魅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在科学上,每一条路都应该去尝试。找到一条走不通的路是对科学的一大贡献。未来,我将继续保持对科研的热情,努力在科研的道路上探索创新。 #

联系电子邮件:

#

2023 届毕业生

#

黄其良 #

研究方向:水系锌离子电池

#

2023年我毕业于苏州大学,但当时的我还是被高储能材料的潜力所吸引。于是,我师从李老师,在大家庭的帮助下,迅速成长为能源领域的小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让我一窥能源领域无穷的魅力,也更加激发了我的实验热情。规范先进的实验室条件和勤奋的学长学姐们,为我的科研探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

平时喜欢运动,争当一个能扭圆柱体、能稳拿镊子的科研小子。 #

联系电子邮件:

#

周瑞

#

2023年我有幸成为课题组硕士生,将顺应科研大潮,成为一名有志青年。作为熬夜冠军,我仿佛找到了一条科研“捷径”,这也让我对未来的发展道路充满信心。

#

目前主要从事无机贵金属材料的合成及其在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中的应用研究,这是解决当前能源与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热门领域。 #

我的兴趣爱好很广泛,吃喝玩乐样样精通,除了爬山之外,还喜欢旅游,擅长规划景点游玩和漫无目的地闲逛,寻找当地特色美食,期待志同道合的人加入。 #

联系电子邮件: #

姓名: 宋文

#

来自:老挝

#

#

座右铭:永远不要凭封面来判断一个人 #

:绘画、玩耍、

#

电子邮件: #

2023 届毕业生

#

斯嘉丽约翰逊

#

来自江苏南通。 #

在课题组内我主要从事新型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包括钾离子电池、锌离子电池等。

#

闲暇时,我喜欢读书、看电视剧、电影。当我的钱包鼓了,拥有无限的自由时,我也喜欢旅行。 #

我加入课题组的初衷是为了和有趣又有活力的老师同学们一起工作,结果当我被主页上可爱的小朋友手绘图片吸引时(这也证明了课题组主页建设的重要性,强烈建议老大改回那个小漫画),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短暂的学习生涯让我受益匪浅,学到了新的知识,遇到了有趣的人,是以后回想起来都会闪闪发光的回忆。希望看到此文的新朋友有兴趣了解加入,也祝愿你们继续坚强成长,走在花路上! #

联系电子邮件:

#

吴嘉玲

#

2023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能源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现就读于苏州大学功能纳米材料与软物质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并进入李彦光教授课题组攻读硕士学位。主要研究内容为基于锂硫电池、碱金属离子电池和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催化或活性电极材料的设计与合成。

#

爱好:健身、跑步、瑜伽、音乐、旅游、看书等。性格温和,待人友善。 #

座右铭:如果你想同时做好两件事,你不应该把100%的精力中的50%平均分配在每一项任务上,而是要对每一项任务付出200%的努力。 #

联系电子邮件:

#

王淼

#

大家好,我是河南郑州人,喜欢听音乐,看书。

#

人生寄语:希望我和你的故事永远没有结局 #

研究方向:镍基电化学催化剂在氢氧化及析氢反应中的应用 #

科研寄语:不忘初心,方能成功

#

联系电子邮件: #

2023 届毕业生 #

徐天晖 #

现在:上海华为研究所-版图工程师

#

来自哈尔滨,性格外向。

#

攻读硕士期间,我的研究方向主要为碱金属负极保护和全电池性能研究。

#

首先苏州大学纳米学院,我很荣幸能加入李彦光课题组。李老师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做事标准时刻提醒我要认真做科研,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另外,在李老师的课题组,还有一群非常好的伙伴,科研上互相鼓励,生活上互相帮助,携手前行。在这里,想不优秀都难!未来的学弟学妹们,不要犹豫,跟着李老师走,错不了!我相信你的潜力是无限的。 #

联系电子邮件: #

周元 #

现在:武汉大学 - 博士 #

研究方向:电化学能源催化。硕士期间(2023~2023)主要研究贵金属基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其在电催化小分子醇氧化(MOR、EOR)和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CO2RR)性能研究方面的应用。 #

爱好:唱歌、篮球、羽毛球、逛街、吃饭、逛街、吃饭、逛街、吃饭

#

正确的话:很荣幸能在这个大家庭里学习生活三年,感谢你们给了我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学习就像在白鹭园旁边的烧瓶/热水器里加点孜然粉。”

#

联系电子邮件: #

2023 届毕业生 #

陈俊梅 #

现在:新加坡国立大学 博士

#

攻读硕士期间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新型电池(如锂空气电池、锂硫电池)的电极材料研究。

#

硕士期间,李教授培养了我的科研思维,激发了我对科研的兴趣。在我眼里,科研事业就像在大海中航行一艘小船,看不到边界,只要有领航员的指引,我们就能找到正确的方向,驶向海岸。李教授无疑是一位优秀的领航员。生活中,我热爱运动,热爱生活,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喜欢探索未知。希望未来的自己也能像现在的自己一样,以饱满的热情拥抱未知的未来。 #

联系电子邮件:

#

邓军

#

研究兴趣主要为过渡金属纳米粒子的可控制备及其在新型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

在科研方面,我主要对X射线衍射、晶体学、电子显微镜、固体物理等感兴趣。我的体育爱好主要包括乒乓球、羽毛球、骑自行车和长距离步行。

#

在科研中,行动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之一。其次,科研中的沟通很重要,即使不是你的课题,或者你不熟悉的内容,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比结果更重要。那么你就要做一个人可以信任、可以依靠的人,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价值。在生活中,我发现中餐虽然好吃,但是很容易让人发胖,而且我也亲身体验过,只要控制好饮食,真的可以瘦下来。 #

联系电子邮件: #

王婷婷

#

现在:南京大学 - 博士 #

研究方向为电催化(ORR、HER、HOR、OER)。 #

除了科研之外,我还喜欢打羽毛球、跑步、骑自行车、健身、唱歌和看书。 #

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件幸福又幸运的事。科研让我学会面对困难,更加勇敢,讲究方法和效率,注重思考和积累。爱好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不单调。遇见它们让我的生活充满快乐和意义,也让我更加自律和珍惜自由。同时也很感谢朋友的陪伴和导师的帮助。希望事情会越来越好!

#

联系电子邮件:

#

丁攀 #

现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博士 #

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铋基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二氧化碳(CO2)电化学催化转化中的应用。 #

研究课题包括:1)硅/铋光电阴极的制备及其在光电催化CO2还原为甲酸中的应用;2)流动型电解池的设计及其在高效电催化CO2还原为甲酸中的应用;3)硫化铋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水系Al-CO2电池中的应用。 #

生活中,我喜欢户外运动、旅游、徒步。

#

联系电子邮件: #

杨晖 #

现职:盛科纳米(苏州)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

#

我是2023级毕业生杨晖,在李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方向是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

#

我在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主要成果是设计和合成了两种电催化剂,多孔铋纳米片和二氧化锡纳米团簇,实现了水性电解质中二氧化碳向甲酸盐的有效转化。 #

我性格开朗活泼,热爱生活,总是以微笑待人,也希望与朋友分享我的快乐。闲暇时,我通常会和朋友一起打羽毛球或去爬山。我的人生格言是:微笑面对生活,生活也会温柔地对待你。

#

联系电子邮件: #

2023 届毕业生

#

李培荣 #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

研究方向:锂硫电池、钠硫电池正极材料研究。金属锂、钠、钾负极保护及其在全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

兴趣:电影、小说、养猫

#

联系电子邮件: #

刘义玲 #

硕士期间主要研究碳基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在锌空气电池中的应用,如今已成为企业奴。

#

休息的时候,我喜欢呆在家里,逗猫,散步,看书。 #

联系电子邮件:

#

周俊华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过渡金属硫化物二维材料在碱金属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

目前在苏州大学能源学院读博士,研究方向为磷基材料在二次电池中的应用。

#

我的爱好是羽毛球。

#

联系电子邮件: #

王业云 #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锂离子、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及其电池性能。

#

现就职于B&T公司,从事石墨负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等电池性能测试工作。

#

爱好:广泛(篮球、羽毛球、象棋、桌游、手机游戏等) 人生格言: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那就适应它。

#

我想对研究组说的是:学弟学妹们要学光哥好好做研究,不然你们也要像学长们一样努力。

#

联系电子邮件:

#

2014 届毕业生 #

叶文

#

硕士期间主要从事光电催化分解水方面的研究。

#

2023年至202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电催化水分解及固氮方面的研究,目前拟签约北京科技大学。 #

我平时喜欢唱歌,健身和美剧。 #

联系电子邮件: #

Zhao #

学术:2013年9月,我进入了李教授的实验室苏州大学纳米学院,接受了科学研究培训,并从事储能电极材料的准备,表征和性能研究,重点是超级能力和锂/钠离子电池。

#

之后,他进入了加拿大西部的安大略省,攻读了全稳态的锂电池,重点是在全硅状态的准备工作中,他在包括第一位培养物中。学术期刊。 #

爱好:我喜欢各种各样的球运动,我坚信科学研究可以改变世界,运动可以改善生活。 #

联系电子邮件: @uwo.ca #

你们

#

研究方向:新的高容量二级电池

#

教育背景:2014-2023功能纳米材料和软件研究所硕士,索哥大学;

#

座右铭:仔细考虑并坚定地行动

#

爱好:阅读,乒乓球,跑步 #

联系电子邮件:

#

Wang

#

在硕士学位期间,他主要研究了无机/有机复合材料作为氧化还原反应(ORR)及其在锌空气电池中的应用。

#

目前,他在苏州的一家专利机构工作,从事专利机构和知识产权合规合规性工作。 #

联系电子邮件: #

2013 届毕业生 #

周瑜

#

在硕士学位期间,他主要从事超级电容器,锂/钠离子电池,锂/钠硫磺电池等领域的研究。他于2023年毕业并开始工作。

#

我喜欢跑步,远足和看电影。 #

联系电子邮件: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