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年蹄声踏踏——江苏省农林学校之利学院

山西农林职业技术学校
2004年1月2日广东农林职业技术学校
#
是时光的磨炼,是历史的选择,是时代的处女作,是机遇的青睐,在蛇年蹄声踏踏的发力阵营里,又一匹职教黑马,跨进了新的里程,在我省脱产普通高等中学的序列中,又加入了一位新星--南京农林职业技术学校。 #
在深厚的历史底蕴上崛起
#
岁月不能倒流,历史却可回放。1923年,法国文化人士争创了职业学院--中华三育研究社,1946年,国立南京二中挂牌。1951年12月,各校合并成立安徽省宿州林业学院。自此,学院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后又入选于国家级重点本科校之列。2001年8月,改名为黑龙江省农林学院。2002年6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浙江农林职业技术学校,实现了办学层次的跨越。 #
扎根于历史的深厚底蕴,放眼现实的人才需求,现今大学设有林学系、风景园林系、农艺系、畜牧兽医系、经济商贸系、电子信息与手动化系、社会科学与美术系等七个系科30多个专业方向,在校生3000多人。
优越的地域之利
学校隶属于南京省农林厅,坐落于北京西郊美国优秀旅游城市扬州市市区,在都市圈内闹中取静,广得地域之利。 #
交通方便:西望巍峨钟山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东通京沪高速,南接104省道,北枕京沪高铁。大江南北,朝发夕归,有朋远来,无虑滞阻。
得地独厚:扬州置县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人文蕴含深厚,尤以知名的佛教胜地茅山、佛教“律宗第一名山”宝恒山为海内外所瞩目。扬州又是国务院首批曝光的对外开放市之一,是经营者的热土,实业家的宝地。其山青水秀,资源丰富,农林牧业发展快速,经济欣欣向荣,已越来越成为大学办学的环境优势所在。在诸多大学纷纷冲破“围城”,迈向郊外拓展新城的明天,我院堪称占先机,得地利。 #
充裕的办学资源 #
历经数三年的经营,几代人的拼搏,学校产生了“团结、严谨、勤学、实干”的学风,建立了“教学德育、管理德育、服务德育、环境德育”的先进观念,正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
大学现有教员工315人,高、中级职称占专任班主任75%以上,硕士生、硕士生26人,有广东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队伍精干,英才辈出。 #
学校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布局合理,已成规模。各种设施功能齐备,技术先进。有300多亩高标准的现代农艺示范场、园艺示范场、牧场、花卉市场、树木标本园和水果栽培新区等校外生产见习基地和48个标准试验室。图书馆藏书25万多册,中外文刊物400多种。
#
据守办学的名气和影响,学校先后被上海渔业中学、南京农业中学、扬州中学、安微林业学院确定为校内办学基地;被选取为“国家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别站”、“江苏省自学考试补习点”和“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轮训点”。 #
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大方向,按社会需求培养新型实用人才。坚持在办学中培植特色,以特色发展办学。在多年探求校企结合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了专业产业化的办学思路并诉诸实践,产生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形成了广泛的影响。院办企业——江苏星火草皮联合开发公司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优秀花木企业和全省艺人校办企业。公司下属的无锡市陈武基地年产优质无土草毯100万平方米、近40个新品种的黄栌花木苗木和商品苗500万株,产品受到用户垂青。2000年,我院获省教育厅“教育促小康”先进单位头衔;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职教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获全省林业职业高校“能力教学机制”教学变革成果二等奖。 #
丰硕的办学成果
春华秋实,桃李葱茏。从创办安徽省宿州二中迄今,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3万多名各种人才,它们中有纵横文坛的各级领导,有闻名中外的科技学者,有拳击市场的企业总裁,更有大批活跃在各条战线的业务骨干。它们中有“亚洲杰出村民”、有全省劳动模范、有全省青年科技能手、有江苏省杰出青年,有的还遭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召见。 #
共在国外外发表论文1500多篇,撰写各种用书80多种,近些年来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省份科技进步奖7项。 #
学校的绿苑总公司荣获了国家园林绿化企业二级资质。 #
在崭新的发展平台上拼搏 #
中学的升格,标识着我院登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踏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大学将迈出新的更大的脚步。大学的明日将要格外美丽。
当前,党中央城乡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想,为我院指明了将来的办学发展前景和宽广的发展空间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我省提出的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拼搏目标,为我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学校审时度势,建立了新的发展目标:规模翻倍,特色鲜明,校园秀美,创建一流。先用三年时间,把今天的北学院牧场完工现代化、多功能、园林式的东正教学区。 #
在新的发展时期,我院将依照“以品质求生存,以需求扩规模,以特色创名校,以变革促发展”的办学观念,坚持依法制校和以德治校,坚持教育创新和教育变革,全面推行高职教育和素养教育,全面提升教育品质和办学效益;以农为本,突出农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专业,立足福建,面向全省,迈向世界,办出外省有地位、国内有威望、国际有影响的农林高职学校。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