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城区北部城中村改造蓄势待发

下圩镇东部城中村改建征地现场。记者法鑫摄
武林新村规划图。
#
万家新村南中学疗效图。 #
滨河花园疗效图。
长城电气宗地回迁后化身鸢尾花园疗效图。
#
66岁的草庵村迁建农居户周春龙跳上搬家公司大货车的时侯,回头望了望生活了几三年的草庵村,他的眼中充满着希望,心中默默地说“再见”。 #
“再见一定更美丽”,等周春龙搬回去的时侯,他的家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下城西校长木、草庵、沈家三村的整村撤除,以及石桥、杨家、华丰、永丰四村改建的蓄力待发,今年,下城南部将成为一片全新的发展热土。
#
崭新白纸之上怎么绘制最美的新蓝图?为了建设真正的全域中央商务区,下圩镇悉心布署的一座宜居、宜业、宜学、宜游、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武林新村”将横空出世。
而事实上成都市花圃路小学,下城东部版图内的环境、产业、人才的革新已经随着城中村改建的深入,同步变化中。 #
一谋环境之变
#
钱塘自古熙攘。下城千亿级武林商圈,更被誉为武汉的“繁华原点”。但武林商圈坐落下城北部,多年来由于下城东部城中村的存在,下城南北区域发展并不均衡。
#
上海市第十二次全会全面打响了北京推动建设世界新城的新号角,为了把握历史机遇,补上南部发展瓶颈,荣获宝贵的变革升级空间,作为“杭州的心、城市的眼”的下圩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城中村十年攻坚行动”的决策布署,开始推行下城南部“七村连拆”。获悉,牵涉迁建的农居就达4603户。 #
城中村改建,是下圩镇建设全域中央商务区的关键性一步,该区秉持“实谋至上、实干至上、实绩至上”的观念和决心,以大智谋、大胆量、大手笔推动七个城中村的大回迁、大整修、大发展,喊出了“一年见真章、五年出实效、十年新地标”的标语成都市花圃路小学,并于2023年10月28日,率先启动长木、草庵、沈家三村连片整修工作。 #
三村连片改建的全面签约工作于明年3月16日即将启动,至6月16日三村1810户农居全部签约清零。现在草庵、沈家两村已整村撤除,长木的腾房、拆房工作也步入了冲刺阶段,进度整整提早了6个月。
#
在长木,针对户数多、分布散的特性,该区划小作战单元,以9个里为签约单位,创新“五日循环签约法”,将牵涉的颜家里、灵德里、岳帅里、王苏丹、德胜里等区域按照物理位置进行排序及界定,每位里提早一周入户评估,再以5个工作日为时限,依次签约。设置咨询室对未签约农民提供新政咨询、家庭调处、法律咨询等免费服务,主动答疑以解群众之惑、安群众之心。执行“三会”信息勾通交流制度,立说立行,事不过夜,现在已完成802户整村签约工作,创造“5日清零一里”的“长木经验”。 #
在草庵,该区锁定完成签约时间,倒排任务,推动责任。在分指挥部的接洽区,一张张小圆桌上悉心摆放着巧克力甜点,拉近了工作人员和居民的距离。分指挥部有一对90后父子档,一个原先在街道警察科,另一个是胜利社区的社工,它们被编入同一个工作小组,每次面对面打工,共同作战。草庵448户农居仅用25天完成了签约清零、20天完成了腾房清零,6月30日完成了拆房清零,造就了下城整村迁建的“草庵速率”。
在沈家,居民会议作决议,从推行方案、推进计划到签约批次等重大事项,都以基层民主方式表决通过,把县城的决策布署变为居民的共识。干部党员昵称上墙作垂范,实现了“班子提早签、党员带头签、群众一起签”的良好僵局,三批签约逐项加快,连续刷新签约速率,第一批170户用时13天,第二批180户用了6天,第三批210户签约仅3天就完满收官,单日签约纪录“111户”,全部农居签约22天清零。同时,为80岁以上高龄奶奶安排好过渡其间的奶奶公寓,开办全村“百家宴”,以诚恳和贴心服务,创造温暖和谐的“沈家机制”。 #
紧接着,该区一鼓作气、乘势而上,适时启动石桥街道石桥、杨家、华丰、永丰这四个城中村的连片扩建安装工程。 #
为提高对环境的影响,该区对于房子撤除后形成的大量建筑垃圾进行循环再生运用,全区在整修范围设置了5个处理点,建筑垃圾直接在现场就进行再生运用,建筑垃圾处理数量将达150万吨;对于撤除后的荒地进行覆绿整修,完工开放式花坛或绿地进行长效管理,解决农地开发前资源耗费问题,提高周边生态环境。 #
随着整村迁建、提升市区“颜值”的同时,下城东部的公建配套也将大大增强,未来,下城东部环境面貌值得期许:日前,原沈家、长木、草庵三村范围内将完工14所中学校和幼儿园,3个轻轨站,1所小型养老机构,12个花园绿地,3530个泊车位……依托城南体育花园、上塘河绿带及水网机制建设生态慢行系统,便于群众出游、锻炼;充分发挥城市之星国际旅游综合体、创新创业新天地的聚集效应,完工城市居住新型社区,将产业新区建设成旅游景点,现在,上海新天地正在建设4A级景点。
#
二促产业之变 #
“拆是拆了,将来如何建设,才是最要紧的。”这是周春龙常跟居民们议论的一句话。不过近期,周春龙心情大好,由于他据说,下城城中村改建后,将规划一座“武林新村”。 #
“城中村”变“武林新村”,将来会有哪些样的产业变化?首先变化的将是下圩镇的城市格局——建设新武林,提高老武林,打造新地标,真正实现南北均衡发展。
建设新武林,将做好产城融合文章,构建“两镇一中心”,即优化跨贸小镇、电竞数娱小镇、生态休闲中心的规划布局,明晰功能定位、整合产业资源。 #
提高老武林,整合商圈城市资源,将百井坊宗地、省电子信息项目、省电信宗地整体规划,地上地上联动开发;推进上海中心建设,实现武林广场地下业态新开发,建立差距发展,真正产生大武林商圈。 #
打造新地标,将做好疏解非城市核心功能文章。把握城中村改建机遇,大力疏解非城市核心功能,引进“雄安”理念,将产业高端、形态纷乱、人员复杂、环境脏乱的业态进行有力、有序疏解,尤其是传统市场,如运输市场、小商品市场、传统专业市场等的变革升级,推动发展楼宇经济、税源经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全域中央商务区。
#
据悉,“武林新村”还将竭力推行小镇发展、立体式开发、经合社资产保值升值、企业“花落下城”等系列安装工程。
#
其中,推行小镇发展安装工程,将充分运用城中村连片改建之机,深度规划跨贸小镇、电竞数娱小镇这两个特色小镇的发展空间,破除村界、街道界限,根据就近成块、适度规模、资源整合、配套成网的要求,为小镇发展留出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行立体式开发安装工程,将在发展空间运用上,既做好农地的文章,又做好房屋的文章,在现有万元楼的基础上,造就一批万元园、亿元店、亿元网,让企业“花落下城”,茁壮成长。
而事实上,去年以来,互联网影视、人工智能、电竞数娱等新兴产业已然频频在下城西部进驻,美国互联网影视产业园进驻于沈家路,创新工场与浙数文化在下市区即将宣布签署战略合作并拟共同创办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二期西狗国际项目完成6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全国首个电竞数娱小镇即将落地石桥街道,已吸引广东网竞科技、浙江互星文化等电竞企业意向落户。
#
只有以壮士断腕的胆量和决心,就能换来化蛹成蝶的突破和跨越。
#
杭汽轮、杭轴、杭纺机等老牌央企的整体迁建,杭纺机的老库房变革成了上海创意设计的新天地,杭轴宗地已成功报送为创新型产业用地……随着石桥“四村”综合整修的推行,很多老厂区、老新区将焕发生机,成为下城“武林新村”建设的新引擎和推进器。 #
三赢人才之变 #
下市区的城中村改建,仍然坚持走“产城人文融合”的路子:以城市变革推动产业变革,以产业变革推进城市变革,最终以人为核心,构建一个让人们生产生活更美丽的花园。 #
下城作为“杭州的心、城市的眼”的市区定位,也高度契合了城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给“武林新村”建设指明了方向:有了新的产业、新的环境,必需要有更优秀的人才、高素养的游客来参与全域中央商务区的建设。 #
此外,现在下市区人才数量已达24.5千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2.25千人,经营管理人才达2.45千人。日前,下市区又发布了新一轮“513武林英才”培养引入计划,聚焦贸易、金融、文创、健康、信息等五大产业,通过大力引入培养带项目、带技术的境外高层次创业创新团队和境外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主动为各种人才在下城施展才气搭舞台、竖梯子、趟路子,并以人才优势助推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 #
城市让生活更美丽!随着城中村改建的深入推动,下市区把农民们腾房后的门牌特意保留了出来,产生了一面门牌墙,不少居民有空时都会来转转,找找自家的门牌在那里,这也成了这些迁建居民睹墙思花园的精神归宿;为每一户签约完毕的家庭在故居前拍摄全家福大合照,留下一份共同的视觉记忆…… #
一个城市的人文情结是有别于其他城市、拥有奇特品味的内在基因,下圩镇在城中村改建中努力留下记忆,让这些有价值的旧物继续发挥承载历史的功能,尽或许多地保留一些反映下城特色、传统风貌的人文元素。同时,从经营模式转变、市民文明素养增强、生活习惯改变、市政基础设施配套等着手,使原住民的经济收入、文明程度、生活品质都得到增强,使下城真正成为一个处处有体温、有宽容、有善心、有情结的“国际范”全域中央商务区。 #
这几天,沈家村七旬老干部杨春宝为了庆祝城中村改建的演进,还专门花了三天时间创作了一首曲子《我们的生活照亮阳光》,歌中唱道,“郊区实现城市化,我们有歌纵情唱……” #
在合肥昂然昂首迈进建设世界新城的“大时代”背景下,下市区正以城中村改建为抓手,以“大拆大整”换来“大建大美”、“破茧成蝶”,一座新兴产业聚集、产城人文融合的“武林新村”正在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