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职业资格 > 人力资源管理师 > 考试动态 >

今年云大共有全日制在校生已达29399人分布全国31个

2023-02-06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最新发布的《云南大学2022-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截至目前,云大全日制在校生已达29399人,其中今年录取新生4194人,省外学生占比达55.38%,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各省录取线也表明本科生源质量明显提升。今年,云大申请新增临床医学、人工智能、老挝语、尼泊尔语、柬埔寨语专业。 #

学科与专业 #

云南大学是一所以民族学、生态学、生物学、特色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以及边疆问题和东南亚、南亚国际问题研究为优势特色,学科较为齐全,人才密集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30个学科进入全国前70%,其中A类学科2个(民族学为A+,生态学为A-),B类学科14个;有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学校现有本科专业79个,涵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教育、艺术11大学科门类。

#

本科生源质量 #

多年来,云大本科生规模总体保持稳定。今年,云大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9399人,其中本科生16821人,硕士研究生9701人,博士研究生1368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7.22%。 #

今年,本科招生专业79个(其中汉语言专业为留学生专业),录取新生4194人(含港澳台学生20人),其中省外学生占55.38%,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云大各省区文史类录取最低分超一本线的分值在22-83分,均值为49.37分,超线分值在40-70分段的省区数量最多(18个省区);理工类分值在25-115分之间,均值为75.5分,超线分值在60-90分以上的省区数量最多(19个省区),本科生源质量提升较为明显。

#

师资队伍 #

云大有专任教师1960人,生师比17.95。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有177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0.56%,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24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3.67%。教授351人,副教授509人,教授、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3.88%;有讲师56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8.72%。外校毕业教师为120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1.28%。45岁以下教师1173人,占59.85%,中青年专任教师所占比例相对稳定,中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主体力量,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层次人才快速增长。现有院士9人(含双聘、特聘),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各类项目入选者1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万人计划”各类项目入选者13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3人等。

#

专业建设

#

本年度,按照《云南大学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学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质量这个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加强教学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推动课堂革命,不断提高本科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

结合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区位优势,建立完善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使专业特色更加鲜明、专业结构更趋合理、专业办学更具活力,为建设一流专业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今年,上报撤销园艺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申请新增临床医学、人工智能、老挝语、尼泊尔语、柬埔寨语专业。 #

课程建设

#

学校按照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一流金课标准,开展示范课程的分类建设和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优化课程内容体系、课程教学模式、课程评价体系,以翻转式、混合式教学示范课程为抓手,推动“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提升了课程内涵和质量。学校持续立项建设了5类9个系列的示范金课,其中建设课程思政示范教学课程 51门、在线开放课程112门(3门课程获“国家精品开放在线课程”)、线下精品课程52门、线上线下混合课程20门、非标准答案考试课程30门、社会实践课程20门、专创融合课程8门、虚拟仿真项目37个(已获12个省级)、双语课程44门。积极落实教育部建设国际慕课的工作安排,成功上线6门全英文国际慕课,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校课程建设国际化水平。 #

2022-2022 学年,学校共开设本科课程3319门,共计7027个教学班,60人以下的占总教学班数的85.33%,其中30人以下的占教学班总数32.40%;专业课程中,60人以下的教学班占92.24%,其中含30人以下的教学班占44.25%。教授讲授课程占总门次数比例为15.03%,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87.13%。

#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实行大类培养和个性化发展模式,进一步深化“通识与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教育”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完善大类培养模式。学生在第一阶段完成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学习;在第二阶段根据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兴趣特长和相关专业成绩等,进入不同专业,开展专业学习;在第三阶段根据个人学业或职业发展规划开展个性化学习。以国家级和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重点,改革培养模式,增加实习实践,对接行业需求,互聘互认教师,推进协同育人。以 4 个“基地班”、6 个“菁英班”为重点,开展研究型人才培养,并申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将“研究计划”纳入本科生培养方案,实现“科研育人”全覆盖。 #

优势特色专业

#

通过调整专业结构,深化专业内涵发展,对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云南重点产业发展,加强基础,提升特色,拓展战略新兴专业,布局急需专业,建设一流专业,构建协调发展、特色鲜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科专业体系。

#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

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依照“强化专业建设、改革通识教育、突出核心课程、完善实践教学、鼓励个性发展”的原则,28个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经济学院、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下属专业(不含会计ACCA 方向)分别按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招生,入校后统一按经济管理类培养;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下属专业(不含基地班及菁英班)分别按生物科学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化学类招生,入校后统一按生命化学类培养;物理与天文学院、信息学院、软件学院下属专业分别按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招生,入校后统一按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类培养。 #

加强学风建设

#

学校持续推进学风建设,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动机、意志、目标、方法等方面的培养。对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努力,一个学期学分不过半的学生给予警示公告,连续两个学期学分不过半的同学作退学处理。从2022级新生入学起开始实行晚自习制度,得到大部分师生的高度认可,实施本科教学公共教室每天8:30-22:30向学生自习全面开放制度。推动本科生学业辅导工作,针对部分公共课程每月开展一次学业辅导,服务20000多人次取得了较好成效。各学院广泛开展各学科专业的考研辅导,提升考研率。

#

学生学习满意度 #

云大坚持每学期开展学生网上评教工作,一直是检测学生学习满意度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评教指标涵盖教学态度、教学基本规范、教学内容与水平、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效果及艺术五大类。

#

今年秋季学期所有本科生完成了2793门次课程的网上评教工作,优秀占比67.02%,良好占比32.44%,今年春季学期按“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理念更新了学生评教指标,本科学生对2581门次课程进行了网上评教工作,优秀占比55.91%,良好占比43.59%,从量化评价结果看,云大学生的学习满意度一直较高。

#

应届本科生毕业及就业情况

#

截至8月31日,2022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3.66%(未就业毕业生中,52.05%在准备升学考试,27.88%准备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公开招录考试),991人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选择出国、境本科毕业生105人),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大学以“985”院校为主,云大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充分认可。

#

第三方机构完成的《云南大学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从就业地区看,学校2022届毕业生中省内就业占比为62.64%,服务本地经济发展;省外就业毕业生主要流向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等经济发达地区。省内生源中,84.00%选择留在本省工作;32.25%的省外生源也优先考虑在云南省就业,32.62%的省外生源回生源地就业。就业行业主要为民营企业,占比为 52.87%,国有企业次之今年增37个本科专业,占比为 26.62%。毕业生工作满意度为 89.08%,专业相关度为69.71%今年增37个本科专业,职业期待吻合度为 83.78%。 #

今年云南最低: #

各专业19年理科招生数据

#

第一时间给你最全升学资讯 #

高考选科/生涯规划/专业评测/职业评测 #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港澳院校/高考志愿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