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职业资格 > 人力资源管理师 > 考试动态 >

通过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之经验

2018-02-02 来源:未知 作者:onekao
通过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之经验
很多考生朋友不能通过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考试。今天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位已经通过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考生的经验。希望大家根据他的经验分享来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本文仅供参考哦。
人力资源二级和三级的分数已经出来了有半个月了,一级的分数一直没有发布。打电话给学校,说是要再过一段时间才会发布,往年也是比二级要晚一些。后来给劳动技能鉴定中心打电话咨询,说是因为一级考试时试点,卷子要送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阅卷,所以要慢一些。直到今天中午,我正在超市采购呢,收到了学校的电话,说成绩已经下来了,我顺利通过了,真的有点喜出望外! 
回想复习的日子真的很辛苦啊,因为这个是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最高等级,也就意味着只要我通过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基本现在来说就没有更高级别的可以学了。眼看着就要学到头了,真的有一种拼了也要过的感觉,从3月6日开始上课,每个星期六就要去上课,中午吃盒饭,串讲的时候还要赶到很远的地方听课,而且一串就串到了晚上9点多,真的辛苦啊。现在想想,顺利通过考试了,心想说一说我的报名经历吧。 
我是大学本科学历,1985年生人,2006年拿到过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证书,那个时候我还是一名大三的学生,转眼已经工作好久了,还是很念上学的时光啊。想当年人力资源的考试还不是很正规,基本上可以说,我三级的考试抄抄小抄就过了,呵呵,现在估计是不可能了,没有哪个培训机构敢保证。 
2008年参加了尚德机构的培训,拿到了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那个时候工作已经很忙了,由于是科班出身,加上用功看书,顺利通过了考试。可以说,二级的考试,可以让你全面而系统的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貌。 
二级通过了,那么目标自然就是一级了!平时由于工作的关系,也可以收到很多的广告,告诉你可以保证通过一级的考试,或者你连考试都不用就可以给你证书。我的个人感觉还是不要相信了。这些所谓的神通广大的学校就是借口一级的考试是试点,殊不知试点的考试通过率也是很低的,甚至低于二级。 
价格也是大家很关系的问题,我所在的培训学校,花了3800元,远远比那些广告上,上来就五千、六千的要便宜很多,而且这个学校是很正规的,串讲的老师叫安鸿章,大家看看我们教材的介绍就知道这个人是谁了! 
有人可能发现我并不符合报考的要求,呵呵,是差了一些,通过学校想了想办法,差的太多就没有办法了。我就是二级通过之后需要三年工作经验这个差了一点。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对于考试人员的资格还是审查的比较严格的。 
第一章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章主要说的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以及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看着是不是就够前沿的了,对了,这就是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的特点,所用的内容都源自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家名师的最新理论成果。 
难的在于如何把握企业竞争策略与人力资源策略的关系,也就是说企业在不同的环境下要有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如何应用。最后企业文化又是如何与二者相联系的。 
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要与企业集团的管理体制特点相适应,几种国外先进的企业集团类型:欧美型、日本型要牢记于心。以及集团公司与分子公司之间的关系,都是考试的重点。 
第一章又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要与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加以区分。说通俗了,人力资源就是老板管的所有员工,人力资本就是把老板也当成一种智力资本,企业家能力。 
我认为第一章就是要把这些前沿的内容与实际单位情况结合去理解会好一些的。 
第二章其实就是再说岗位胜任特征模型,这个与我们平时接触的职位表是有所区别的。要牢记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分类,在选择题中是肯定要出现的,因为比较容易记混淆。这也是体现学者会编教材啊,一个东西被用很多种方法分类,到底还是一个东西。构建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主要方法,比较复杂,书中也是草草介绍,如果细致的学涉及很多统计,微积分知识,这方面可以稍微忽略一些。 
各种人事测评技术,知识量比较大,要记忆,我感觉就是背,没有什么可以理解的。其中还有很多应用举例,就是背概念,例子看看就得了,实在是时间紧迫。 
第三章是培训与开发。 
上来又是文字游戏,要搞明白,企业员工培训开发体系和员工培训开发系统的关系。培训开发在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中讲的已经很透彻了,在这里仍然有很多知识需要去回忆二级的教材。一级的教材是高度概括的,而且概念很前沿。还要搞明白企业经营战略与培训开发的关系;员工自我发展与企业发展期望对培训开发的影响。 
后面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就是学习型组织。组织学习和团体学习也不是一码事,呵呵,文字游戏很多的。 
创新能力培养的篇幅很大,但是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只要看看概念,记住了就得了。不过千万别不看,这次考试的一个大题就是出在这里的!一定记得创新能力包括思维创新和方法创新,由于方法创新的篇幅很小,十分容易再答创新能力的时候只写思维创新,不写方法创新!创新能力一个30页,牢记概念就可以了。 
最后就是对职业生涯的设计了,我们可以结合我们自己的职业生涯做理解学习。其中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职业锚。 
第四章绩效管理无论是几级的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都是一大重点和难点。在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中,有一个绩效管理系统的构成图,高度概括了绩效管理系统,这个图一定要看明白,记在心中。以及几种前沿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体系,在日常的工作中几乎很少涉及,比如EVA、绩效棱镜、战略地图、鱼骨图等等,所以这这些知识点上是要下一些功夫去理解的。我们平时接触比较多的应该说是关键绩效指标,也就是KPI。 
除了KPI,书中又出现了PRI、WAI、NNI、PCI以及绩效指标库的运用。绩效管理运作体系的设计要包括这些绩效指标,以及各种绩效考核指标的具体考核方法,这些地方出题十分的灵活,而且可以与其他模块组合出题。 
第四章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平衡记分卡了,它也是二级的难度,所以可见平衡记分卡的重要性了。要灵活掌握和运用平衡记分卡的四个方面:财务方面、客户方面、学习和成长方面、内部流程方面。但是又不要拘泥于这四个方面,针对不同的环境,要有所创新。掌握这四个方面的关系,用战略地图等工具提取平衡记分卡。 
总之绩效管理是比较灵活的,是学习的重点。 
第五章是薪酬管理,可以说与第四章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的薪酬管理重点在企业薪酬的战略性管理上面,一提到战略管理,那么肯定又是要与企业所处的环境等等是相互联系的。企业发展战略决定薪酬战略要点,薪酬战略要点决定薪酬战略类型。薪酬战略的正确定位提及了两种比较前沿的学术,我们只要能够说明白问题就可以了。 
同时记住四种现代西方工资决定理论,四种薪酬策略。 
第五章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经营者年薪制的设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材中的各种年薪制度都是按照国有企业来编写的。各种不同的模式最主要的特色要记住,其他的大量篇幅可以忽略,这是因为全国的国有企业没有同意的年薪制度造成的。 
股票期权、期股、员工持股制度也是一样的,都需要记住不同省市的不同点。 
最后就是双通道的职业阶梯,说白了就是干技术的人面临两种选择,你是继续做高级的技术人员,还是去做企业的管理人员。重点是高级技术人员与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酬如果保持一致。 
第六章劳动关系一直是传说中的比较简单的环节,其实不然。劳动关系章节是最贴近现实的最符合中国国情的内容。因为你不可能用国外的方式去解决中国的劳动关系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做到深入的了解。甚至可以说法律是这个章节的重点。 
第六章还包括工会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重大突发事件管理等内容,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把握好我们的身份,我们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如果我们当成自己是劳动者去学习这些内容,就会有粉末倒置的效果了。 
之后是一些企业社会责任、SA8000、国际劳工组织公约的一些条目,由于我是劳动关系专业科班出身,这些内容的难度不大,但是要加强记忆。 
最后的员工压力、员工援助也是前沿问题,要深刻领会。因为这些可能是平时工作生活中遇到很少的情况。 
备考的过程现在回忆起来真的是很辛苦啊,每天一有时间就要看书,而且一级的教材十分厚重,前沿的理论理解和掌握也是很有困难的,因为如果是在学校可能会接触到一些国际领先的理念,可是实际工作之中的应用就很少了。3月6日开始上课,5月23日考试。这中间的复习时紧张的,基本我的书在每个星期要看一遍这个星期所讲的章节,同时复习一下上个星期所讲的章节。也就是说,在课程结束时,书我已经系统的看上了两遍。 
课程结束之后,串讲之前,还要自己精读教材,又是看了两遍,自己花书。因为老师讲课只能讲到大的范围,书是很厚的,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些小的细节就需要自己在这个时候去钻研。 
我们的培训班串讲了两次,上午一次,晚上一次,相当于把教材在很快的时间又过了,两遍,可以说串讲的一天下来,我脑袋都大了。安鸿章教授将的非常精彩,站在宏观的角度吧这个教材穿插起来讲解,虽然不是押题,但是可以很清楚的了解书本直接各个章节的联系,各个章节内部的关系。 
串讲过后考试之前,我感觉我的看书速度明显加快了,因为已经做到了翻到这一页书,大概的内容就可以复述了,这段时间不知看了几遍。但是我印象很深刻的,在考试的前一天复习时,我用了半天就可以把书翻完,而且脑子里面很有逻辑性。有利用下午的时间,背了一些平时复习感觉特别绕的答题。 
既然选择的要考试,那么目标就是通过它!考试的时候,单选题可以说完全就是书上的知识点,只要书看的透彻,就应该百分百知道答案。多选题就要好好研究了,多选的题目出的很灵活,而且都是基于书上的知识点,但是有所发展的题目,需要动脑子回忆。这里需要说的一个问题就是,教材上面的概念问题,比如学派的名字啊,创始人啊,一些感觉特别偏僻的概念啊,都是很可能在选择题目中出现的,所以在复习的时候,没有什么重点而言,只要出现在书上的就都是重点。 
之后是实操的考试,题量很多。答题的要点就是把教材中可以分解成小项的内容记牢靠。很多题目就是要答出这些小项。而且实操题目的综合性很大,就是在一个题目中出现很多章节的问题。如果是对答案没有把握,那么就尽量多写,把你所知道的,有过这个问题的,靠谱的答案都写上面。 
公文筐的题目要注意前后联系,也就是说在做第一道题目之前,一定要先好好的阅读,完整的阅读十个题目,这样才可以做到答案不跑题,或者是自己不给自己后面的题目回答制造麻烦。而且要联系我们生活中的时间,不要完全运用理论知识,这个地方要多多应用现实的生活问题。而且可以这么说,在公文筐的考试中有近一半的问题与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关系,而与人际交往是密不可分的!同时要掌握一些答题的技巧,可以把几个问题联合起来,前面的回答,在后面的问题中应用到。 
一定要根据方法举一反三,不能循规蹈矩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自我总结学习的方法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复习,考试的时候也不要紧张。也一定会有一个好成绩的。

责编:onekao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