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浩:2011年内蒙古公考言语备考指南

2011年内蒙古公考言语备考指南
华图网校 熊浩
一、内蒙古公考言语理解命题特点
从近几年公务员考试来看,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考试由单独命题走向参加联考。2009年9月13日,内蒙古、福建、重庆等地联考;2010年4月25日,内蒙古参加十三省(市、自治区)联考;2010年9月18日,内蒙古再次参加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联考。联考指多个地方公务员考试在同一时间举行,试题内容一般相同,只是试题顺序可能有所不同。联考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将是今后公务员考试的一个趋势。2011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于4月24日进行,可能再次与其它省(市、自治区)进行联考。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近几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中,言语题型题量情况如下:
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言语题型题量变化表
|
片段阅读
|
篇章阅读
|
选词填空
|
语句表达
|
总题量
|
2008年
|
3题
|
——
|
10题
|
7题
|
20题
|
2009上半年
|
15题
|
1篇5题
|
10题
|
——
|
30题
|
2009下联考
|
20题
|
——
|
10题
|
——
|
30题
|
2010上联考
|
20题
|
——
|
10题
|
——
|
30题
|
2010下联考
|
20题
|
——
|
10题
|
——
|
30题
|
从近几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言语真题来看,联考与内蒙古单独考试题型有所不同。2008年内蒙古单独考试,言语题型涉及片段阅读、选词填空、语句表达三种题型。2009年内蒙古单独考试,言语题型涉及片段阅读、篇章阅读、选词填空三种题型。而内蒙古参加的联考,则涉及片段阅读、选词填空。
2011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可能再次加入联考,言语题型题量应该会与2010年基本保持一致,但难度可能稳中有升。联考通常紧跟国考步伐,2011年国考言语阅读量增大,2011年联考也可能体现这一趋势。
二、阅读理解备考策略
阅读理解包括片段阅读和篇章阅读,联考后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言语一般只考片段阅读。按提问方式等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内蒙古公务员考试阅读理解分为主旨概括、意图推断等七种题型,具体题型题量如下:
内蒙古公务员考试阅读理解题型题量变化表
|
主旨概括
|
标题添加
|
意图推断
|
态度观点
|
细节判断
|
词语理解
|
语句衔接
|
2008年
|
1题
|
0题
|
0题
|
0题
|
1题
|
1题
|
0题
|
2009下联考
|
7题
|
2题
|
9题
|
0题
|
1题
|
1题
|
0题
|
2010上联考
|
4题
|
0题
|
12题
|
0题
|
2题
|
1题
|
1题
|
2010下联考
|
6题
|
0题
|
8题
|
1题
|
3题
|
0题
|
2题
|
#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片段阅读各种题型是有所侧重的,主旨概括题和意图推断题是重点。片段阅读平均阅读量比较大,这给考生阅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要求考生能够迅速判断文段属于哪种题型,再运用阅读技巧,从宏观行文脉络或微观关联词的角度,抓住文段的关键信息。
内蒙古公务员考试阅读理解七大类题型都出现过,以主旨概括题和意图推断题为重,细节判断题是次重点。
对于主旨概括题,考生应该掌握材料哪部分是重点,哪部分可以略读,抓住文段的主题句。
【例1】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如果缺乏足够的引导和约束,这种“雪亮”有可能变成一种偏执,一种没有方向的自负。而建立在“多数人”压过“少数人”基础上的制度安排,很可能走进片面和偏狭的陷井中,“上级”评议,官员面对的是“一个人”;“公众”评议,官员面对的是“一群人”,只有在“顶天”的压力和“立地”的责任互相补充下才能真正起到足够的监督作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监督力量有机地结合,才可能在博弈中避免“一个人”的片面和“一群人”的片面。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 质疑群众评议的合理性
B. 群众的意志要得到合理的引导和约束
C. 如何对官员进行有效监督
D. 怎样在群众和上级间达到平衡
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第1、2句话指出群众评议应加以引导和约束,否则将陷入片面和偏狭,第3句话指出应将“上级”评议和“公众”评议结合起来,第4句话指出只有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监督结合起来,才能避免“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片面。所以这段材料的主旨应为如何对官员进行有效的监督,正确答案为C。A的错误在于“质疑”,材料并未对群众评议的合理性进行质疑;B的错误在于“群众的意志”,要得到合理引导和约束的是“群众的评议”而不是“群众的意志”;D的错误在于其本身就不是这段材料的主旨,而且D的“平衡”一词显然是扩大了材料中“监督”一词的内涵。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
意图推断题在2010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言语中是比重较大的,今后也将是命题重点。考生在做题时要把握主旨概括题和意图推断题的区别,掌握意图推断题要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引申。
【例2】我国当代快速城市化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地方文化特色逐渐丧失。城市的文化特色是城市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各城市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地方文化和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这些历史文化特色是城市的文化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特色,就是在保护人类文明。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快速城市化与城市的文化保护存在冲突
B. 保护城市的文化特色意义十分重大
C. 文化特色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D. 城市的文化特色丧失的速度非常惊人
这是一道意图推断题。文段的行文脉络是总分式。即阐述城市化进程影响地方文化特色逐渐丧失,基于此,作者的意图应该是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特色。因此正确答案是B项。
细节判断题是内蒙古公务员考试的重要题型,需要考生准确把握细节信息。
【例3】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这种相互作用通过两种方式体现出来:第一种方式是序贯发生,参与者轮流出招;第二种方式是同时发生,参与者同时出招,但是不论如何,每个人必须明白这个博弈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积极参与者,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置身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评估自己的这一步行动会带来什么结果。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相符的是( )
A. 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团体协作
B. 博弈的过程中参与者相互影响制约
C. 博弈中每一步的结果都直接影响全局
D. 博弈过程中要为他人设身处地地考虑
这是一道细节判断题。A选项属于偷换概念,将“相互依存”换为“团体协作”。D选项也属于偷换概念,原文中的“将自己置身在他人的立场上”偏重于“目的为了自己,只是看问题从他人的角度”,而D选项中的“为他人设身处地地考虑”偏重于“目的为了他人”。C选项是无中生有。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
三、选词填空备考策略
在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言语中,选词填空是常考的题型。选词填空选项涉及实词、成语和虚词。成语也是一种实词,由于其特殊性,我们单独列出来。内蒙古公务员考试选词填空考查情况如下:
内蒙古公务员考试选词填空题型题量变化表
|
含实词
|
含成语
|
含虚词
|
总题量
|
2008年
|
9题
|
1题
|
0题
|
10题
|
2009下联考
|
10题
|
3题
|
0题
|
10题
|
2010上联考
|
9题
|
5题
|
0题
|
10题
|
2010下联考
|
6题
|
8题
|
0题
|
10题
|
从上表可以看出,内蒙古公务员考试选词填空以实词考查为主,近年来加大了成语的考查力度。伴随国考的趋势,内蒙古公务员考试选词填空的难度有所提升。2011年选词填空应该与2010年一致,倾向于把实词辨析和成语辨析结合起来考。考生在复习时,应该掌握基本的词义辨析方法。
【例4】父亲像一座山,所以在很多时候感受父爱就像爬山,山越高越雄伟,则越难爬到顶峰,越不容易看到他的________,越无法领悟他的________。
A. 全部 真谛 B. 壮丽 奥妙
C. 广阔 精华 D. 精妙 内涵
这是一道实词辨析题。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奥妙:深奥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精华:最重要、最好的部分。内涵:内在的涵养。后一空应填入“真谛”。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综上所述,2011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言语部分将与2010年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言语保持基本一致。题目难度比以往内蒙古公务员考试会有所增加。这需要考生提前做好准备,掌握好言语的基本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