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国考行测分模块备考成功宝典(三)

行测分模块备考成功宝典(三)
——判断推理模块
#
文/华图教育 蔡金龙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公布之后,就判断推理这一模块,我总结出以下规律:
第一、判断推理这一模块近三年以来一直是比较稳定的一个模块,在试卷中所处的中间位置也一直没有改变。我想,判断推理模块之所以一直比较稳定,源于此类题型具备的两大特点:(1)难度适中。判断推理题型的考察点一直都比较稳定,考生只要认真研究历年真题,就会对题型的规律性把握得比较到位;(2)区别梯度大。虽然这一模块的难度一直都比较适中,但很多考生在测查逻辑时,仍然会出现得分极低或极高的两种情况,其实这正是国考的一大特点——将高分考生从百万学子中选拔出来。
第二、在做判断推理题型的过程中,考生最好能够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逻辑背景,比如踢假球的事,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个剪影。判断推理模块考察的是考生们的逻辑素质,因此建议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自己逻辑行为和逻辑思维的锻炼,从而能够在考试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完美默契。
判断推理题型主要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四类,下面,我将分别就这四类题型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备考指导。
#
第一、图形推理
在2011年的国考大纲中,对图形推理题型的表述基本没有太大变化。这里仅提醒考生注意两点:
(1)即使考试题目变简单,也并不意味着考核就变简单了,题目变简单,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增加了对某个群体的考核。比如,对于非应届毕业生这个群体来说,因为长时间不参加考试,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可能会有些弱化,为方便这个群体成员的阅读,考试时可能会将题目简化,但是并不代表考核的重点也随着简化。
(2)在大纲上没有写明的东西,并不代表不考。比如,对立体图形的考察在今年的国考大纲中并没有明确表述,但考生在平时也应当适当做一些此类题型,一定不要忽略对立体图形复习。
第二、定义判断
定义判断在整个判断推理过程中,一直是很难创新的,但是我给大家提个醒:在定义判断上,考生千万不要忽略曾经在江苏出现过的多定义判断题型。
第三、类比推理
在复习类比推理题的过程中,建议大家不要忽略两点:第一,大家不要忽略2006年之前的类比推理真题;第二,不要忽略普遍意义上的小考,尤其是在联考实行之后被遗漏的小考。在2008年宁夏的省考试题中,曾经出现过螺钉和螺帽这样一道题,答案应该是C:插头和插座,考生在复习时不要忽略这样的小题。 #
第四、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在今年的国考大纲中继续了往年的风格,在例题表述上又改变了一道题,这已经是逻辑判断类题型连续十年改变例题了。归其原因,我个人认为有两点:
(1)典型。典型是不过时,是与时俱进,因此才会出现十年十例题的现象。
(2)验证。在整个判断推理模块中,尤其是逻辑判断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有争议性的题目,从而导致答案的不确定性。为了给考生一个验证的依据,国考大纲在这些题目中给出了权威解读,因此,华图教育建议广大考生以大纲表述为准绳,不要太过于自我。
总之,判断推理在今年的国考大纲中相对比较稳定,没有太大幅度的变更。华图教育建议大家在具体复习时要横向与纵向相结合交叉复习。横向复习即要求考生要结合最新国考大纲,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纵向复习即要求考生要多结合历年真题,尤其是2006年之前的国考真题,确保复习的全面性和对试题规律的把握度。
距离国考还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在这宝贵的一个半月里,考生的科学备考对于最后国考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华图教育提醒大家备考要分阶段进行,切勿跟风报考、盲目复习。一般来讲,我们把备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打定决心阶段,即决定自己要不要考、要考什么职位的阶段。一旦坚定了考试决心,就不要在未来和考试之间打退堂鼓。第二个阶段是学习阶段,是考生对各个模块分重点、分时段系统复习的关键阶段,因此大家不要怕浪费时间,要踏踏实实地逐模块复习,以便于对国考各种题型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第三个阶段是强化练习阶段,即考生将行测上的各个模块逐个拿出来进行练习,检验前期复习的效果。第四个阶段是模考阶段,华图教育提醒大家,在模考时一定要懂取舍、巧放弃,知道什么题先做,什么题后做。第五个阶段是浓缩复习阶段,这一阶段大概处于考前一周。考生在浓缩复习阶段如果能将整个公务员考试内容浓缩后写在两张纸上,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全面掌握了行测的各个知识点,只要正常发挥,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