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宜宾市人大财政经济执委会
(2013年4月) #
市人大常委会:
#
依据《监督法》的要求和市人大常委会2013年工作计划,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考察组于4月中旬举行了《昭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十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推行状况中期评估的考察。考察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副校长皮永宏的率领下,听取了市发改委等相关部委的状况汇报,深入昭阳区、镇文安进行实地考察。现将考察状况报告如下:
一、“十二五”规划纲要推行的基本状况
#
(一)前三年主要目标完成状况。
#
1、经济发展目标。全市生产总额2011年完成465万元,2012年完成555.6万元,三年平均下降速率为15.4%,差规划目标1.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前三年平均下降速率7%,超规划预期目标两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前三年平均下降速率22.1%,超规划预期目标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前三年平均下降速率10.6%,差规划预期目标5.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完成312.4万元,2012年完成421.8万元,三年平均下降速率35.9%,超规划预期目标5.9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决算收入2011年完成32.6万元,2012年完成39.5万元,三年平均下降速率24.1%,超出规划预期目标4.1个百分点。
2、人民生活目标。城镇市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1年为14073元,2012年为16394元,三年平均下降速率15.5%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超规划预期目标5.5个百分点;村民人均纯收入2011年为3294元,2012年为3897元,三年平均下降速率18.6%,超规划预期目标6.6个百分点。 #
3、社会发展目标。人口自然下降率2012年增长到7.6‰,三年增长了0.56个千分点,差规划预期目标1.1个千分点;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012年为135.7千人,差规划目标9.3千人;城镇化率2012为32.2%,差规划目标2.8个百分点。 #
(二)主要工作实效。
#
1、三次产业的贡献率。三年来,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速的贡献率保持在20%左右,对经济增速的贡献主要来自第二产业。2011年和2012年分别达到47.9%和48.7%,比第三产业的贡献率高出15.5和17.8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10年的19.5:46.1:34.4调整为2012年的20.4:48.7:30.9。产业结构变化展现一、三产业平缓发展,二产业推动发展的态势。
#
二、“十二五”规划纲要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三农”工作面临的问题依旧突出。其实前三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下降较快,但村民收入水平仍然不高,与全省、全省村民收入差异还巨大;农村贫苦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繁重;渔业基础设施条件差,抵抗雪灾能力低,严重影响粮油增产、农民创收;林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现代林业、畜牧业的发展还面临这些困难,林业科技服务机制薄弱。
#
(二)工业发展存在阻碍难题。工业发展中部分重点安装工程项目建设因受市场、政策、环保、土地供应、融资的影响,推行难度较大,非常是规划建设中的一些牵涉焦化、矿冶、火电的项目未按计划完工建设,将严重影响工业预期目标的完成,要实现工业化推动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繁重。
#
(三)第三产业发展平缓。前三年第三产业提高值未达到“十二五”规划目标,影响了全市GDP规划目标的实现。 #
(四)社会事业发展还存在薄弱环节。人口自然下降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率均未实现规划目标进度要求。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能力差,综合承载能力低,对转移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弱;城乡医疗服务机制还未完全确立,非常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弱;教育资源数量不足,非常是中学阶段毛入学率低,发展脱节。 #
(五)加速发展与节能减排、环境整治的矛盾突出。农地要素显著,全市可运用的建设用地指标有限,供求矛盾突出;高耗能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较大,工业下降主要借助高耗能工业的僵局没有根本改变,节能减排压力大,环境保护与整治的任务重。
三、推进“十二五”规划纲要推行的建议 #
(一)加强规划施行,努力完成规划目标。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的高度,充分认识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将“十二五”规划纲要推行纳入重要议事议程。对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要推进督察,逐步加强考评举措,努力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
(二)逐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保持渔业经济稳定下降,努力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要加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林业科技投入,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现代林业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其推动带动作用;大力发展高原特色渔业,培植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要掌握和牢牢把握全市工业发展重点,合理调整结构,推动优势产业发展,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要重视理顺工业新区与所在地政府之间的关系,明晰各自的职能、职责,真正实现产业新区化,新区集群化,更好地支撑城镇化发展;要加速发展旅游业,抓紧三条精品旅游线路的构建,非常是重点公园的科学规划和合理的开发建设;要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推动云南金融中心建设进度,同时要采取有力举措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状况下,充分发挥融资平台的作用,使金融业在“十二五”末有较大发展,对全市经济跨越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要加速增强贸易流通业和现代货运业水平,提早完工昭鲁货运新区和水富货运新区第十二个五年计划,逐渐产生仓储、配送市场有机结合的物资流通网路,充分运用道路、铁路、水路货运的区位优势,推动货运业迅速发展。 #
(三)掌握好规划推行的重点和难点,建议对规划机制不作调整。“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施行已步入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前三年打基础,后两年加速发展”的工作目标,结合全市的实际状况,充分考虑国外宏观经济增速势头放慢和国际影响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尚不稳定,以及国家将逐步加强对中东部地区的扶植和投入力度等诱因,建议对“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标机制不作调整,但对完成难度较大的项目进行适当调整,将“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到现在因受各类诱因影响还未完工或很难启动建设的项目调出;对未纳入的新引入且建设条件成熟的项目,可补充步入“十二五”规划纲要;通过部份项目的调整,加强规划的可行性,确保规划的总体目标实现。
另外,在推行“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过程中,还应重点关注:一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资源保护开发,使全市经济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二是将培植产业作为推动城镇化战略的基础工作,下大力气抓紧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