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学历考试 > 高考 > 考试辅导 >

网络诚信消费无忧,内蒙古举行 3·1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

2024-07-31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购物、充值话费、缴纳水电费……有了一部手机或者一根网线,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很多事情,这也催生了大批人加入网民大军,自然,随着近两年网民的发展,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强化消费者维权意识,提升市场主体服务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凸显专业维权项目的特色和力度,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协会、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等成员单位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联合举办了纪念2023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暨创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活动启动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为“诚信网络、无忧消费”,旨在净化网络购物环境,保障网络购物消费者基本权益,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推动内蒙古消费环境改善,营造“内蒙古放心消费”良好消费环境。 #

活动现场,自治区消协各会员单位还设立了投诉咨询台,工作人员现场帮助广大群众解决消费纠纷、答疑解惑。全国各地听众纷纷前来就自身存在的问题寻求帮助,反映问题主要集中在:房屋买卖纠纷、汽车质量安全、电信诈骗、食品安全、家装建材质量等方面。针对群众投诉的热点问题,记者及时邀请各理事会单位工作人员介绍维权渠道和消费注意事项,普及消费维权知识。呼和浩特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会长付长青针对2023年消费者维权年“网络诚信消费无忧”主题,代表电子商务企业宣读了网络诚信经营倡议书。呼和浩特大白鲨网络服务有限公司郝刚代表电子商务企业宣读了承诺书,部分做出诚信承诺的企业举行了签约仪式。

#

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工商局、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协会组织了纪念2023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暨“消费者信得过产品”活动启动仪式内蒙古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网,举办了全区地方名优特产品公益活动。本次活动主要针对自治区绿色农畜产品,经企业自愿申请,各盟、市、县(市、区)消费者协会审核推荐后,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为期四天的展销活动。全区“争创消费者信得过产品”活动前期准备工作一气呵成,为企业搭建了诚信平台,带动更多企业树立诚信经营的形象。 #

据了解,本次地方名优特产品展共有蒙牛、伊利等180家企业参展,来自各盟市及下属旗县区的企业均参与参展,参展产品以食品为主,涵盖乳制品、肉制品、米面、粮油、酒饮料等内蒙古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网,品种丰富,贴近民生。

#

3月15日,内蒙古经济生活广播自1998年开播以来,一直以“三方通话”和现场解难为主要播音形式,关注群众生活和社会热点,通过热线三方通话、微信、QQ群等互动平台,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联合自治区工商局、自治区消协举办“网络诚信消费无忧——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宣传2023年度主题活动——“网络诚信消费无忧”,在宣传“网络诚信消费无忧”的同时,节目还介绍维权知识,联合自治区消协现场化解消费纠纷。节目记者分析网络消费典型案例,采访网购群体,采访电商协会代表等。 对于安全网购的期待与困惑,以及电商企业对诚信经营的认识,针对这些消费领域出现的新问题,节目邀请了自治区消协投诉举报科范福龙科长,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并对创新投诉机制、建立电子商务纠纷处置绿色通道等问题作出规划。 #

同时,2023年初,呼和浩特市工商局在自治区范围内牵头成立了网络商品交易监督管理分局,为探索自治区“网点管理为主、网点管理为辅”监管模式进行了有益尝试,该局建立的呼和浩特市网络交易监管平台于3月15日正式上线运行。

#

该局建立的呼和浩特市网络交易监管平台,一是提供公共服务,二是受理网上投诉,还建立了电子取证实验室,对网络交易中的数据进行鉴别分析,查处网络交易案件。当数据缺失或经营主体不配合时,可通过电子取证实验室取证,并将信息与其他执法部门共享;建立了网络经营主体数据库,目前收录了呼和浩特市网络经营主体12804家、第三方交易平台20余家;建立了“呼和浩特市工商网监”微信公众号,体现“网管联网”做法,方便消费者维权;开展呼和浩特市“红砍网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违法交易行为,净化网络交易环境; 针对消费者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对部分羊绒制品、小家电等网络销售商品进行抽检,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罚和公开;与杭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合作机制,探索规范网络市场新机制。 #

这个平台有多强大?把手机放在检测面板上,打开开关,这台手机过去三年的所有通话和短信,包括已删除的内容,都会一目了然地显示出来。这就是DC-4500手机取证系统的强大之处。除了手机取证设备,实验室还有一台FL-800取证塔,可以从电脑上收集数据。

#

呼和浩特市网络商品交易监督管理局局长张忠良介绍,该局成立一年来共受理投诉125起,罚款70余万元,其中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等投诉案件占多数。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