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及质量验收

分享到:
【来源:互联网   2010-05-29   作者:第一考试网
第一考试网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为您提供关于施工管理: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及质量验收的文章,第一考试预祝广大考生取得理想的成绩。

  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做基础,具有机具设备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占用施工场地小,对周围建筑物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可全面展开施工,缩短工期,造价低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以笔者所在的城市为例,建成和在建的砖混、底框和框架建筑大部分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这主要是该地域的地质条件等因素造成的。人工挖孔灌注桩适用于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黏土、亚黏土、含少量砂卵石的黏土层。可用于高层建筑、公用建筑、水工建筑做桩基,作支承、抗滑、挡土之用。对软土、流砂、地下水位较高、涌水量大的土层不宜采用。
  现笔者就关于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及质量控制要点简述如下,在此提出的施工及质量验收要点,应是确保整个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
  1、收集资料:
  在正式施工前应具备必要的下列工程资料:
  1.1建筑物场地工程地质和必要的水位地质资料;
  1.2桩基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
  1.3建筑场地和邻近区域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资料;
  1.4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
  1.5桩基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1.6桩基钢筋砼所用建材(水泥、砂、石、钢筋)的质检报告;
  2、施工前质量管理措施:
  2.1施工平面图上应标明桩位、编号、施工顺序、水电线路和临时设施的位置;
  2.2制定施工作业计划和劳动力组织计划;
  2.3制定机械设备、工具、材料供应计划;
  2.4制定季节性(冬、雨季)施工的技术措施;
  3、安全措施:
  人工挖孔灌注桩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3.1孔内设应急爬梯,供人员上下井;施工人员进入孔内必须戴安全帽;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
  3.2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足够的安全措施。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m时,应配有专门的送风设备向井下输送洁净空气。
  3.3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围内,机动车辆的通行不得对井壁的安全造成影响。
  3.4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严禁一闸多用。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灯。
  4、灌注桩孔的施工与质量验收:
  4.1为核对地质资料、检验设备、工艺及施工技术要求是否适宜,桩在施工前,宜进行“试成孔”。
  4.2开孔前,根据建
设单位的测量基准点和测量基线放样定位,经监理复核,用十字交叉法定出孔桩中心。桩位应定位放样准确,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并派专人负责。
  4.3当桩净距小于2倍桩径且小于2.5m时,应采用间隔开挖。
  4.4第一节井圈护壁的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井圈顶面应比场地高出150~200mm,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0~150mm。
  4.5修筑钢筋砼井圈护壁应保证:护壁的厚度、配筋、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每节护壁在当日施工完毕;护壁模板在24h后拆除;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时,应及时补强以防造成事故。
  4.6挖至设计标高时,孔底不应积水,终孔后应清理好护壁上的淤泥和孔底残渣、积水,然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封底和灌注桩身砼。
  4.7成孔的允许偏差应满足:桩径±50mm,垂直度0.5%,桩位±50mm.且底部扩大段要按设计挖成圆台状,保证尺寸。

[1][2]下一页

【二级建造师责任编辑:admin】
温馨提示: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第一考试网(www.onekao.net)所提供的施工管理: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及质量验收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上一篇文章:上一篇:施工管理: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版权声明:如果本考试网站所转载的“施工管理: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及质量验收”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ziyu320@qq.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