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试验方法探讨

分享到:
【来源:互联网   2010-05-29   作者:第一考试网
第一考试网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为您提供关于施工管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试验方法探讨的文章,第一考试预祝广大考生取得理想的成绩。

  摘要:主要讨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试验方法,包括材料本身的匀质性试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抗渗试验、渗透深度测试的方法。材料性能的测试方法很多,要寻求能反映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特点的试验方法,以便为标准的修订提供帮助。

  关键词: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试验方法;抗渗;渗透深度;匀质性

  前言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国家标准自2002年3月正式实施以来,该产品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地下、桥梁、大坝、水池等防水工程中用量日益增大。随着这几年该类产品的大量发展,产品的检测任务越来越多,各生产、使用、研究单位对材料的试验工作日益增多,原标准中的一些试验方法周期较长、基准材料不易控制等问题,也逐步得到反映。另外,也出现其他种类防水材料套用该标准,取得合格报告后假冒该材料进入工程的情况,严重扰乱了市场。当务之急,是寻求更好的试验方法来准确反映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材料的特点,以使其与其它种类的防水材料明确区别开来。本文将针对大家对标准中反映较多的试验方法,作一些介绍,并提出一些新的试验方法供大家参考

  1、匀质性试验

  产品匀质性指标的设立主要是为了生产单位控制产品的质量,在国外的外加剂产品标准中主要在FPC(工厂生产控制)中有要求。这部分的试验项目设立和试验方法主要参考了GB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由于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产品的特殊性,每个生产厂产品的原料、配方、生产工艺的差异对匀质性指标的某些性能都会造成很大的波动,要确定一个绝对值非常困难。我们需要对某些有害成分确定一个限值,而一些生产控制的指标如细度应该设立一个波动范围。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均是粉状材料,含水量和细度的测试在出厂检验中是必须的。在目前的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中,含水量的测定一般都采用105℃烘箱烘至恒重,通过测定前后两次材料的质量来确定。在外加剂标准中,含水量指标也是规定了一个波动范围(生产厂控制值的5%之内)。当产品的含水量较小时,5%的波动范围就非常小,可能会小于检测的精度,建议可以对该项指标确定一个上限,而不要采用上下波动范围的形式。细度的试验方法有很多,比较简便的方法还是采用试验筛,对于筛子的孔径大小,还需要根据产品的不同进行调整。目前的产品中,各个厂的细度是有较大差异的,很难说明细度的大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设立此项检验的目的,主要是对同一厂家的同一类型产品,规定其细度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不能因为原材料的波动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对于不同的生产厂家,可以选择不同的筛子孔径,来控制筛余物含量。

  氯离子含量和总碱量对于掺入混凝土中的防水剂来说,是需要严格控制的,其测试方法目前还是参照混凝土外加剂标准。根据最新的资料显示,GB8077的修订将主要参照EN934-2:2001《混凝土、砂浆和水泥净浆外加剂的定义、要求、匀质性、特性、标记》。对其指标的确立需要大量的试验验证,如果采用原来的控制波动范围的方法,对于一些含量较低的产品,可能无法达到,或者此波动范围小于检测精度,可操作性不强。对于涂料产品来说,是否需要控制这两项指标以及指标的高低,也需要进行验证。

  2、物理力学性能

  对于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产品来说,其产品本身是一种砂浆类材料,有一定的强度,施工时要考虑可操作时间,涂抹后要考虑粘结性能。根据这些要求,在标准中设定了凝结时间、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湿基面粘结强度等试验项目,考虑到此类产品添加的砂一般较细,所以采用的试验方法主要参照水泥的方法。这几年,国内干混砂浆产品发展很快,各种特种干混砂浆产品的标准陆续颁布,有许多新的试验方法。从产品类型来说,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也是一种干混砂浆产品,很多试验方法可以参照其它产品的方法进行。下面介绍几种试验方法供修订标准时参考。

【二级建造师责任编辑:admin】
温馨提示: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第一考试网(www.onekao.net)所提供的施工管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试验方法探讨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上一篇文章:上一篇:施工管理:水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案(6)

版权声明:如果本考试网站所转载的“施工管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试验方法探讨”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ziyu320@qq.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