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原则

分享到:
【来源:互联网   2010-05-29   作者:第一考试网
第一考试网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为您提供关于施工管理—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原则的文章,第一考试预祝广大考生取得理想的成绩。

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原则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操作人员所站立的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m以内的各种运动零部件应设防护。

第二,以操作人员所站立的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m以上,有物料传输装置、皮带传动装置以及在施工机械施工处的下方,应设置防护。

第三,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的作业位置,应设置防护。

第四,为避免挤压伤害,直线运动部件之间或直线运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的间距应符合安全距离的要求。

第五,运动部件有行程距离要求的,应设置可靠的限位装置,防止因超行程运动而造成害伤。

第六,对可能因超负荷发生部件损坏而造成伤害的,应设置负荷限制装置。

第七,有惯性冲撞运动部件必须采取可靠的缓冲装置,防止因惯性而造成伤害事故。

第八,运动中可能松脱的零部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紧固,防止由于启动、制动、冲击、振动而引起松动。

第九,每台机械都应设置紧急停机装置,使已有的或即将发生的危险得以避开。紧急停机装置的标识必须清晰、易识别,并可迅速接近其装置,使危险过程立即停止并不产生附加风险。

【二级建造师责任编辑:admin】
温馨提示: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第一考试网(www.onekao.net)所提供的施工管理—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原则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上一篇文章:上一篇:建设工程合同研究第四节

版权声明:如果本考试网站所转载的“施工管理—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原则”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ziyu320@qq.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