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建筑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3)
第一考试网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为您提供关于施工管理—建筑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3)的文章,第一考试预祝广大考生取得理想的成绩。
2.流水强度
某施工过程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程量,称为该施工过程的流水强度。流水强度一般以Vi表示,它可由公式(2:1)或公式(2:2)计算求得。
(1)机械操作流水强度式中
Vi——某施工过程的机械操作流水强度;
R——投入施工过程i的某种施工机械台数;
Si——投入施工过程i的某种施工机械产量定额;
x——投入施工过程i的施工机械种类数。
(2)人工操作流水强度
Vi=Ri.Si
Vi——某施工过程i的人工操作流水强度;
Ri——投入施工过程i的专业工作队工人数;
Si——投入施工过程i的专业工作队平均产量定额。
(二)空间参数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空间布置上所处状态的参数,称为空间参数。空间参数主要有:工作面、施工段和施工层等三种。
1.工作面
某专业工种的工人在从事建筑产品施工生产加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活动空间,这个活动空间称为工作面。它的大小,是根据相应工种单位时间内的产丘定额、建筑安装工程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等的要求确定的。工作面确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专业工种工人的劳动生产效率。对此,必须认真加以对待,合理确定。
2.施工段
为了有效地组织流水施工,通常把拟建工程项目在平面上划分成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落,这些施工段落称为施工段。施工段的数目,通常以m表示,它是流水施工的基本参数之一。
(1)划分施工段的目的和原则。一般情况下,一个施工段内只安排一个施工过程的专业工作队进行施工。在一个施工段上,只有前一个施工过程的工作队提供足够的工作面,后一个施工过程的工作队才能进入该段从事下一个施工过程的施工。
划分施工段是组织流水施工的基础。其目的是:由于建筑产品生产的单件性,可以说它不适于组织流水施工;但是,建筑产品体形庞大的固有特征,又为组织流水施工提供了空间条件,可以把下个体形庞大的"单件产品"划分成具有若干个施工段、施工层的"批量产品",使其满足流水施工的基本要求;在保证工程质量↑考试大二级建造师↑的前提下,为专业工作队确定合璀的空间活动范围,使其按流水施工的原理,集中人力和物力,迅速地,依次地、连续地完成各段的任务,为相邻专业工作队尽早地提供工作面,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施工段的划分,在不同的分部工程中,可以采用相同或不同的划分办法。在同一分部工程中最好采用统一的段数,但也不能排除特殊情况,如在单层工业厂房的预制工程中,柱和屋架的施工段划分就不一定相同。对于多幢同类型房屋的施工,可以栋号为段组织大流水施工。
施工段数要适当,过多了,势必要减少工人数而延长工期;过少了,又会造成资源供应过分集中,不利于组织流水施工。因此,为了使施工段划分得更科学、更合理,通常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要大致相等,其相差幅度不宜超过10%~15%;
2)对多层或高层建筑物,施工段的数目,要满足合理流水施工组织的要求,即m≥n;
3)为了充分发挥工人、主导机械的效率,每个施工段要有足够的工作面,使其所容纳的劳动力人数或机械台数,能满足合理劳动组织的要求;
4)为了保证拟建工程项目的结构整体完整性,施工段的分界线应尽可能与结构的自然界线(如沉降缝、伸缩缝等)相一致;如果必须将分界线设在墙体中间时,应将其设在对结构整体性影响少的门窗洞凹等部位,以减少留槎,便于修复;
5)对于多层的拟建工程项目,即要划分施工段,又要划分施工层,以保证相应的专业工作队在施工段与施工层之间,组织有节奏、连续、均衡地流水施工。
(2)施工段数(m)与施工过程数(n)的关系
1)当m>n时
[例2:2]某局部二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按照划分施工段的原则,在平面上将它分成四个施工辍,即m=4;在竖向上划分两个施工层,即结构层与施工层相一致;现浇结构的施工过程为支模板、绑扎钢筋和浇注混凝土,即n=3;各个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均为3天,即ti=3;则流水施工的开展状况。
某施工过程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程量,称为该施工过程的流水强度。流水强度一般以Vi表示,它可由公式(2:1)或公式(2:2)计算求得。
(1)机械操作流水强度式中
Vi——某施工过程的机械操作流水强度;
R——投入施工过程i的某种施工机械台数;
Si——投入施工过程i的某种施工机械产量定额;
x——投入施工过程i的施工机械种类数。
(2)人工操作流水强度
Vi=Ri.Si
Vi——某施工过程i的人工操作流水强度;
Ri——投入施工过程i的专业工作队工人数;
Si——投入施工过程i的专业工作队平均产量定额。
(二)空间参数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空间布置上所处状态的参数,称为空间参数。空间参数主要有:工作面、施工段和施工层等三种。
1.工作面
某专业工种的工人在从事建筑产品施工生产加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活动空间,这个活动空间称为工作面。它的大小,是根据相应工种单位时间内的产丘定额、建筑安装工程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等的要求确定的。工作面确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专业工种工人的劳动生产效率。对此,必须认真加以对待,合理确定。
2.施工段
为了有效地组织流水施工,通常把拟建工程项目在平面上划分成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落,这些施工段落称为施工段。施工段的数目,通常以m表示,它是流水施工的基本参数之一。
(1)划分施工段的目的和原则。一般情况下,一个施工段内只安排一个施工过程的专业工作队进行施工。在一个施工段上,只有前一个施工过程的工作队提供足够的工作面,后一个施工过程的工作队才能进入该段从事下一个施工过程的施工。
划分施工段是组织流水施工的基础。其目的是:由于建筑产品生产的单件性,可以说它不适于组织流水施工;但是,建筑产品体形庞大的固有特征,又为组织流水施工提供了空间条件,可以把下个体形庞大的"单件产品"划分成具有若干个施工段、施工层的"批量产品",使其满足流水施工的基本要求;在保证工程质量↑考试大二级建造师↑的前提下,为专业工作队确定合璀的空间活动范围,使其按流水施工的原理,集中人力和物力,迅速地,依次地、连续地完成各段的任务,为相邻专业工作队尽早地提供工作面,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施工段的划分,在不同的分部工程中,可以采用相同或不同的划分办法。在同一分部工程中最好采用统一的段数,但也不能排除特殊情况,如在单层工业厂房的预制工程中,柱和屋架的施工段划分就不一定相同。对于多幢同类型房屋的施工,可以栋号为段组织大流水施工。
施工段数要适当,过多了,势必要减少工人数而延长工期;过少了,又会造成资源供应过分集中,不利于组织流水施工。因此,为了使施工段划分得更科学、更合理,通常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要大致相等,其相差幅度不宜超过10%~15%;
2)对多层或高层建筑物,施工段的数目,要满足合理流水施工组织的要求,即m≥n;
3)为了充分发挥工人、主导机械的效率,每个施工段要有足够的工作面,使其所容纳的劳动力人数或机械台数,能满足合理劳动组织的要求;
4)为了保证拟建工程项目的结构整体完整性,施工段的分界线应尽可能与结构的自然界线(如沉降缝、伸缩缝等)相一致;如果必须将分界线设在墙体中间时,应将其设在对结构整体性影响少的门窗洞凹等部位,以减少留槎,便于修复;
5)对于多层的拟建工程项目,即要划分施工段,又要划分施工层,以保证相应的专业工作队在施工段与施工层之间,组织有节奏、连续、均衡地流水施工。
(2)施工段数(m)与施工过程数(n)的关系
1)当m>n时
[例2:2]某局部二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按照划分施工段的原则,在平面上将它分成四个施工辍,即m=4;在竖向上划分两个施工层,即结构层与施工层相一致;现浇结构的施工过程为支模板、绑扎钢筋和浇注混凝土,即n=3;各个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均为3天,即ti=3;则流水施工的开展状况。
温馨提示: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第一考试网(www.onekao.net)所提供的施工管理—建筑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3)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相关链接
- 05-29施工管理—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
- 05-29施工管理辅导:如何做好工程监
- 05-29施工管理辅导:xx公司“安全生
- 05-29施工管理—浅析建筑施工安全标
- 05-29施工管理辅导:论施工项目的质
- 05-29施工管理辅导:施工企业项目责
- 05-29施工管理—论建筑倒塌救援行动
- 05-29施工管理辅导:快速编制标前施
- 05-29施工管理—吊车安全操作规程
- 05-24二级建造师辅导:论加强施工项
上一篇文章:上一篇:施工管理—坍塌事故现场救护的注意事项
下一篇文章:下一篇:施工管理—建筑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新技术
版权声明:如果本考试网站所转载的“施工管理—建筑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3)”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ziyu320@qq.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