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建筑项目管理与施工质量(2)

分享到:
【来源:互联网   2010-05-29   作者:第一考试网
1.2 材料的管理 材料是建筑产品的物质基础,是构成工程实体的要素。它决定了工程的内在质量。材料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材料管理的关键是保证将适用的物品,按照正确的数量在正确的时间内

  1.2 材料的管理
  材料是建筑产品的物质基础,是构成工程实体的要素。它决定了工程的内在质量。材料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材料管理的关键是保证将适用的物品,按照正确的数量在正确的时间内供应到正确的地点,以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应采取以下措施:
  1.2.1 材料的计划管理
  开工前,应有供应备料计划,施工中根据工程变更和进度,随时调整进货的数量和进场时间。
  1.2.2 材料的采购与进场验收
  采购前必须将项目所需材料的质量要求,用途,投入时间,数量说清楚,做出计划表,并在采购合同中明确规定这些内容,并选择正当的进货渠道。材料进场时,必须附有材料的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核对进场材料的品种、数量、规格、型号、证件等,必须做好验收记录,对不符合验收条件的一律不能进场使用。
  1.2.3 材料的储存与保管
  现场的材料必须防火、防雨、防盗、防变质、防损坏,比如水泥露天堆放时,如有雨淋结块就不能使用,造成经济损失;钢筋沾有泥污或生锈时,将严重影响砼结构的结构力。
  1.2.4 材料的使用监督
  使用时是否严格按配合比或其他要求;是否做到谁用谁清,随清随用、工完料退场地清,是否按要求保护材料等,这些问题有的会影响质量,有的会增加不必要的开支。  1.2.5 要大力开展节约材料的活动
  材料的节约直接产生效益,当然必须是合理的有效的节约,不能“停工减料”,事倍功半。总之,材料的使用必须抓住质量关和效益关,使用的材料要合格,节约的途径要合理,走节约化、规格化的路子。
  1.3 机的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工业化、机械化水平正迅速提高,以机械施工代替繁重的体力劳动,机械设备的数量、种类、型号也正在不断增多。在施工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优化工作日益重要。因此,设备管理要注意正确选用机械,保证其在使用中保持良好状态,减少闲置、损坏,提高使用效益和产出水平,针对管理的任务,应做到项目经理或工程承包人要严格把关,一定要人机固定。
  1.3.1 正确选用机械
  应据工程特点选择适宜的主导施工机械,为了充分发挥主导机械的效率,各种辅助机械应与直接配套的主导机械的生产能力协调一致,当然为减少施工的投资额,应尽量选用现有机械,若选用新购机械除应检查其质量合格与否,还应要求供应商辅助安装,指导或培训,协助解决安装中的问题。机械的合适与否,将对工程的实施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砼浇筑量较大时,宜选用350L的搅拌机,这样,才能保证砼的小时出量。
  1.3.2 建立设备保养和维修制度
  这项工作非常重要,机械设备在使用中,各部件的衔接可能松动,机件可能磨损,从而可能导致不仅仅是停工停产,而且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天虹公司(江苏省盐都县)驻山东办事处一工程,就因为机械维修人员的疏忽,一个螺丝的松动脱落致使两个死亡的恶性事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此类事故不胜枚举,因此必须定期保养,及时抢修,确保机械正常运转和良好的运行状态。
  1.3.3 无论新老机械都应实行人机操作证制度
  这既可保证机械设备得到合理使用,同时也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首要条件。“机”的管理应抓住“合适、安全、保证系统运行效率”的原则,加大管理力度,注意管理广度和深度,才能确保生产,多出效益。另外,还应注意生产设备成套供应,它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不仅要求各部分内在质量高,而且要保证系统运行效率。
  项目管理中工程要素的控制,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人作为最活跃的因素,对其他要素的主观能动性最为明显;机械设备的选择合适与否影响工程的实施;料的性质好坏对工艺的作业效果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进而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因此正确对待三要素的相互关联的一面,才是科学态度。
【二级建造师责任编辑:admin】
温馨提示: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第一考试网(www.onekao.net)所提供的施工管理—建筑项目管理与施工质量(2)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下一篇文章:下一篇:施工管理—挖方路基的施工方案

版权声明:如果本考试网站所转载的“施工管理—建筑项目管理与施工质量(2)”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ziyu320@qq.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