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5)

分享到:
【来源:互联网   2010-05-29   作者:第一考试网
第一考试网二级建造师考试频道为您提供关于施工管理—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5)的文章,第一考试预祝广大考生取得理想的成绩。
  九、 安全措施:
  1. 人工挖孔桩的基础方案,必须由设计单位根据工程地质、水文资料、安全因素、施工条件、经济合理等条件研究决定。设计人工挖孔桩必须注意如下几个要点:
  (1) 在没有可靠的技术和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如有流砂、涌泥、涌水、高压缩性淤泥层、流塑淤泥层的地质状况,不得采用人工挖孔桩方案;
  (2) 设计人工挖孔桩前,设计人员应与建设单位共同查勘现场孔桩开挖后对邻近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桥梁、高低压电杆线路等有无危及和影响的程度,视情况提出预防方案;
  (3) 孔深一般不宜超过25米,孔径(不含扩壁)不小于1.2米。当孔深超过20米时,孔径应加大;
  (4) 设计桩基时必须一并设计护壁的厚度和混凝土强度及拆模时间;
  (5) 桩间净距不宜小于三倍桩径,并不小于0.5米。
  2. 开挖前,施工单位应邀请设计、建设单位讨论会审挖桩次序平面布置,完善施工安全防护措施,制定孔渣和废水的处理方案。
  3. 施工负责人必须逐孔全面检查各项施工准备,做好安全技术交底,使安全管理在思想、组织、措施上都得到落实才通知开挖。
  4. 孔桩开挖过程中,必须有专人巡视各开挖桩孔的施工情况,严格做好安全监护。
  5. 孔桩开挖应交错进行。桩孔成型后即应验收浇注桩心混凝土。正在浇注混凝土的孔十米半径内的其他桩孔下严禁有人作业。
  6. 挖孔人员应是18~35岁的男性青年,并经健康检查和井下、高空、用电、简单机械和吊装等安全培训考核。每孔作业人员应不少于三人。作业人员应自觉遵章守纪,严格按规定作业。
  7. 挖孔、起吊、护壁、余渣运输等所使用的一切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含防毒面具)、工具、配件、材料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等,必须经常检查,做好管、用、养、修、换,确保完好率和使用安全度。
  8. 每次下孔作业前必须先通内,作业过程中必须保持继续通风。鉴于供电不正常的实际,为确保通风和连续性生产,挖桩施工必须备用柴油发电机应急。
  9. 孔下作业必须在交接班前或终止当天当班作业时,用手钻或不小于Ф16钢钎对孔下作不少于三点的品字侦探。正常作业时,应每挖深50厘米左右就对孔下作一次勘扦,确定无异常时,才继续下挖,发现异常,即时报告。
  10. 为预防有害气体或缺氧等中毒,必须对孔内气体抽样检测。凡一次检测有毒含量超过容许值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除毒。
  11.桩孔必须每挖深50至80厘米就护壁一次,严禁只下挖不及时护壁的冒险做法。第一节护壁要高出孔口25厘米作孔口周围ぁ考试大一级建造安全踢脚拦板,护壁拆模须经施工技术人员签证同意。
  12. 桩孔护壁后,在无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条件下,严禁破砼壁修孔。人岩部分需爆破时,必须制定方案报当地公安部门审批,孔内爆破时,现场其他孔下人员必须全部从桩孔内撤离,在孔内人工凿岩要有防尘措施。
  13. 孔深挖至超过操作人高度时,应必须及时有孔口或孔内装设靠周壁略低的半园平护板(网)。吊渣桶上下时,孔下人员应壁于护板(网)下、护板(网)位置应随孔深增加,往作业面下引。在孔内上下递物和工具时,严禁抛掷和下掉,必须严格用吊索系牢。
  14. 成孔或作业下班后,必须在孔的周围设不低于80厘米高的护栏或盖孔口板。
  15. 下孔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和系安全带、安全带扣绳由孔上人员负责随作业面往下松长。上、下孔必须使用软爬梯、严禁用手脚爬踩孔壁或乘吊渣上下。
  16. 孔上与孔内人员必须随时保持有效的联系,应采用有线或无线对讲机,步话机等良好的通讯设备,或其他可靠的联络通讯办法。
  17. 电工必须持证。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三种安全保护。电器安装后经验收合格才准接通电源使用,各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孔和一闸多用。孔上电线,电缆必须架空,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电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孔内作业面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电压。
【二级建造师责任编辑:admin】
温馨提示: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第一考试网(www.onekao.net)所提供的施工管理—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5)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上一篇文章:上一篇:施工管理—防水工程施工的基本规定

下一篇文章:下一篇:施工管理—施工现场围挡安全技术

版权声明:如果本考试网站所转载的“施工管理—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5)”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ziyu320@qq.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