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辅导:智能建筑中的楼宇自动化系统理论浅析(2)

分享到:
【来源:互联网   2010-05-29   作者:第一考试网
过程输出通道由模拟量输出和数字量输出两部分组成。前者把计算机输出的数字控制信号转换成模拟电压或电流信号,再经过放大器去驱动调节阀等执行器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这一部分由接口电路、D/A转换器,放大器和

  过程输出通道由模拟量输出和数字量输出两部分组成。前者把计算机输出的数字控制信号转换成模拟电压或电流信号,再经过放大器去驱动调节阀等执行器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这一部分由接口电路、D/A转换器,放大器和执行器组成。后者把计算机输出的开关信号,经放大器去驱动电磁阀和继电器执行器,它由接口电器、光电耦合器、放大器和执行器组成。

  3.1.2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的基本算法按照偏差的比例(P)、积分(I)和微分(D)进行控制,是连续系统中技术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基本规律,将PID控制规律离散化并在计算机上实现,可以方便地利用已积累的成熟技术,而且可以在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或参数不很清楚的情况下,经过在线整定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将模拟调节规律离散化的数字PID算法,已被工业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普遍采用,成为DDC系统的基本算法。

  数字PID控制算法,模拟量调节器的理想PID算式为式中e(t)——偏差(设定值与实际输出值之差)

  u(t)——控制量Kp——比例放大系数Ti一积分时间常数Td——微分时间常数写成传递函数形式为了能在计算机上实现,必须将连续形式的微分方程化为离散形式的差分方程。设了为采样周期(与系统时间常数相比,T足够小),k为采样序号(k=0,1,2,……),可用矩形法计算而积以差分代替微分式中e(k)——第k次采样所得偏差值e(k:1)——第(k:1)次采样所得偏差值u(k)——第k时刻的控制量上式中的采样周期T越小(与系统时间常数比较而言),则被控过程与连续控制过程越接近,又称为“准连续控制”。

  3.2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简称DCS)20世纪于70年代中期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它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图形显示技术和通信技术汇集于一体,可对分散在现场的设备进行控制,又可方便地集中管理、操作,与以往的控制系统相比,既避免了单台计算机集中控制的不足,又克服了常规仪表人机交互困难的缺点。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多台微型计算机取代了集中控制系统的单台计算机,从体系结构上分散了危险性,提高了可靠性。其基本结构功能如图3所示,图中现场控制站、数据采集站、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监控计算机和管理计算机通过数据通信网络被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分级分布控制系统。

[1][2]下一页

【二级建造师责任编辑:admin】
温馨提示: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第一考试网(www.onekao.net)所提供的施工管理辅导:智能建筑中的楼宇自动化系统理论浅析(2)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上一篇文章:上一篇:施工管理辅导:谈施工索赔的机会点

版权声明:如果本考试网站所转载的“施工管理辅导:智能建筑中的楼宇自动化系统理论浅析(2)”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ziyu320@qq.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