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辅导:掺气折流器对侧空腔和底空腔长度的影

分享到:
【来源:互联网   2010-05-25   作者:第一考试网
第一考试网二级建造师网考试频道为您提供关于二级建造师辅导:掺气折流器对侧空腔和底空腔长度的影响的文章

  摘要:在突扩突跌掺气设施中,为保证掺气效果,增加底空腔的长度,加设折流器是有效的工程措施。试验证明,折流器坡度和高度对空腔长度均有影响,较高的折流器增加空腔长度明显,且使底空腔与侧空腔贯通,有利于底空腔充分掺气。回溯水流使底空腔变短,有效空腔长度是影响掺气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空腔长度的计算中应综合考虑,顶板坡角,跌坎挑角和折流器体型的影响,得出的计算公式有实际应用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掺气 折流器 底空腔 侧空腔 射流

  对于高水头泄水建筑物来说,除了要解决高速水流引起的空腔破坏外,闸门止水的安全和优化问题也日渐突出。利用突扩突跌掺气设施一方面可以满足掺气减蚀的要求,另一方面适合于偏心铰弧门采用同曲面液压密封框止水,可保证闸门止水的安全可靠和优良运行。但突扩掺气缺乏成熟的工程经验和理论依据,在国内外已建工程中均有遭到空蚀破坏的事例,其原因尚未完全搞清楚。因此通过试验来研究突扩突跌掺气水流的规律,在侧墙加设折流器后对空腔特性、压力分布、掺气浓度所造成的影响等有现实意义。

  1 试验方案及设备

  试验研究在三峡工程泄洪深孔突扩突跌掺气水工模型上进行。模型按重力相似准则设计,模型比尺为1∶25,模型最大流量为350L/s,出口断面流速为4.5 ~7 m/s,Fr=2.47~3.59,Re=1.7×106~2.4×106,Wb=330~490.模型侧向折流器,模型中侧收缩宽度由零渐变至2cm,侧收缩坡度各取1∶4,1∶6,1∶8,折流器高度各取为H,1/2H,1/3H(H为孔口高度)。在侧墙和底板上布置了时均压力测孔、脉压测孔、掺气浓度感应片。掺气通气孔风速用热球式风速仪测量,掺气浓度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研制的848型掺气浓度仪量测。

  为探讨侧向折流器不同高度和体型对侧墙和底板各掺气水力要素的影响,试验研究比较了6种方案。

  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1 流态 由于侧向突扩,水流从有压段出口流出后向四周扩散,由二维流动变为较复杂的三维流动。扩散水流撞击侧墙后,向上扩散的水流形成水翅,向下扩散的水流形成水帘。水翅回落至正常水面后在其下游又会激起冲击波,流态较复杂,水翅过高也会冲击门铰。向下扩散的水帘增加底空腔的回溯水流,减小了底空腔长度。

  侧向突扩水流对侧墙的影响可大致分为4个区域,即空腔区、压力骤变区、低压区和稳定区,Lb为底空腔长度,Lr为有效底空腔长度,Ls为侧空腔长度。

  试验中定义沿侧墙的水股高出同一断面射流中心线水面的垂直高度为水翅高度Hf,高出中心线水面部分的水平长度为水翅长度Lf.空腔区是自水流脱离孔口侧壁起至水股在下游与侧墙相交处的水平距离。

  水翅最高点位置,随库水位的升高向下推移。水翅最大高度与水翅长度,随库水位升高而明显加大,其与折流器的高度也有关,但与折流器坡度没有明显的相互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当折流器高度较小时,侧空腔长度变小,孔口出流与突扩侧墙的冲击角变大,产生一股斜角向下的白色逆向水射流,直接冲击弧形止水道。这种现象一般在折流器高度小于一半孔口高度时较多发生,白色逆向水射流的冲击点高程与折流器高度有关。

  当折流器高度超过一半孔口时,侧空腔加长,孔口出流与侧墙冲击角变小,逆向水射流减弱,此时由于冲击点向下游推移,逆向水射流对弧形止水道边构不成威胁。

  2.2 侧空腔长度

  侧空腔长度是反映孔口出流自孔口侧壁起至出流与下游侧墙冲击处的水平距离。由于孔口侧壁在垂直方向上为圆弧形,出流的横向扩散沿水流方向逐渐加强,因此出流与侧墙的冲击交点与孔口的距离并不相等。未加折流器时,一般为顶部距离大,底部距离小,加折流器后,顶部距离小,底部距离大。取孔口中心高程处孔口侧壁末端至出流与侧墙的冲击交点的水平距离为侧空腔长度,各方案的试验结果。

【二级建造师责任编辑:admin】
温馨提示: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第一考试网(www.onekao.net)所提供的201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辅导:掺气折流器对侧空腔和底空腔长度的影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版权声明:如果本考试网站所转载的“201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辅导:掺气折流器对侧空腔和底空腔长度的影”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ziyu320@qq.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