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辅导:关于预拌混凝土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
近年来,伴随上海城市建设高潮的掀起,上海预拌混凝土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同时企业应收账款总量也呈持续上升态势,并逐渐成为制约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瓶颈”。至2006年末,上海预拌混凝土企业应收账款总量已近60亿元,相当于当年预拌混凝土企业的半年产值。应收账款总量长期居高不下,导致呆帐、坏帐大量产生。许多企业由于不能及时收回货款,资金无法有效运转,面临经营危机。本文分析预拌混凝土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对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出了一些措施。
一、应收账款长期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造成当前预拌混凝土企业应收账款屡清屡欠、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其直接和根本的原因却在于企业内部管理的缺陷。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企业缺乏风险意识。近年来,上海预拌混凝土企业数量、生产能力急剧增长,至2006年末已达226家,设计生产能力达到9280万立方米。虽然上海预拌混凝土市场总量逐年放大,2006年的预拌混凝土总量达到5360万立方米,但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在事先未对客户资信度作深入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以带、垫资作为争夺市场份额的一大砝码,高额的应收账款也就成为必然,并最终自食其果。
2.经营目标定位偏差。在上海预拌混凝土市场供大于求的形势下,一些企业缺乏理性经营理念,一味追求做大做强的规模效应,资金实力再强也填不满市场“黑洞”。有的企业经营者为应付上级主管部门业绩考核,往往注重短期的“经营”业绩,而忽视了企业的长期利益。有的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单纯追求销售额增长,偏离了最终利润这一企业最主要的目标。企业内部市场、销售人员的利益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往往只和销售业绩挂钩,促使销售人员重“销售”而轻收账。
3.基本管理职能缺位。不少企业认为对应收账款的控制是财务部门的职责,应收账款控制和销售管理分离,造成应收账款的控制责任不清。应收账款从表面上看是财务问题,但实际上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许多方面,从客户开发、订单处理、合同审订到账款回收和债权管理。实际上财务部门的控制更多的是事后控制,并不能承担应收账款管理的全部职责。在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设置上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及应收账款管理的要求,部门内部管理目标、职责和权力不配套,而且部门间在应收账款管理上缺乏协调和沟通。
4.管理重点严重滞后。不少企业忽视交易之前和交易过程中的管理,而将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放在“事后”,不仅不能使应收账款得到合理控制,而且还要花费数倍于正常管理的成本,造成更大的损失。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是在“追帐”上面,有些企业的销售人员、财务人员耗费大量精力参与讨债,有些企业甚至专门成立了追帐机构,许多企业的法律部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这个问题,但收帐效果并不理想。
5.应收账款管理方法落后。在应收账款管理上,目前大多数企业未能很好地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将财务对应收账款的控制视作信用管理,信用管理的资源和要素配置不齐全,缺乏健全的信用管理制度,在账款回收工作上更是缺少专业化的方法。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企业产生应收账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销售,增强竞争力,就其本质而言,应收账款可以看作是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和盈利而进行的投资,其管理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然而,应收账款长期占用大量资金,引起企业流动资金沉淀、现金短缺,影响资金循环,加重企业资金调度的压力。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不少预拌混凝土企业不得不通过银行贷款或拖欠原材料供应商款项来补充流动资金,导致营业周期延长,财务费用、交易成本增加,企业信用降低,整体效益下降。因此,在目前市场形势下,预拌混凝土企业必须根据“没有现金流量的利润不是利润”的原则进行应收账款管理,对应收账款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控制,控制应收账款规模,加速应收账款回笼,降低应收账款风险,确保企业经营利润的最终实现。
相关链接
- 05-29施工管理—机械设备安全使用管
- 05-29施工管理辅导:如何做好工程监
- 05-29施工管理辅导:xx公司“安全生
- 05-29施工管理—浅析建筑施工安全标
- 05-29施工管理辅导:论施工项目的质
- 05-29施工管理辅导:施工企业项目责
- 05-29施工管理—论建筑倒塌救援行动
- 05-29施工管理辅导:快速编制标前施
- 05-29施工管理—吊车安全操作规程
- 05-24二级建造师辅导:论加强施工项
上一篇文章:上一篇:201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辅导: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措施
下一篇文章:下一篇:201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辅导:更换散热器应该注意的基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