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出印痕(值得收藏)

《(完整word版)岩土的野外鉴别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岩土的野外鉴别方法(5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
1、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坚硬程度等级定性鉴定代表性岩石硬质岩坚硬岩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 难击碎,基本无吸水反应未风化微风化的花岩、闪才岩、辉绿 石、玄武石、女山石、片麻石、石英石、 石央砂石、硅质砾石、硅质石灰石等较硬岩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 稍震手,较难击碎,有轻微吸 水反应1、微风化的坚硬岩2、未风化微风化的大理岩、板岩、 石灰岩、白云岩、钙质砂岩等软质岩较软岩锤击声/、清脆,无回弹,较易 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出印痕1、中等风化强风化的硬质岩2、未风化微风化的凝灰岩、千板岩、 泥灰岩、砂质泥岩等极软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 易击碎,浸水后手可掰开1、强风化的硬质岩2、中等风
#
2、化强风化的较软岩3、未风化微风化的页岩、泥岩、泥质砂岩等极软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 痕,手可捏碎,浸水后手可捏 成团1、全风化的各种岩石2、各种半成岩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岩石类别风化程度野外特征硬质石石未风化石质新鲜,未见风化痕迹微风化组织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铁钻质渲染或矿物略有变色,有 少量风化裂隙中等风化组织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基本未变化,仅节理面出现次生矿 物,风化裂隙发育(裂隙中启少量充填物),岩体被切割成20 50cm的石块(碎块),锤击严脆,且 手锤不易击碎,不能用镉挖 掘,岩芯钻方可钻进(岩体层理清晰,岩芯分裂,但可拼成圆柱 状)强风化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已显
3、著变化,长石、云母已风化成次生矿物,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岩体被切割成220cm的岩块,可用手折断,一般难以用手捏碎,遇水也不会软化或崩 解,用镐可挖掘,干钻不易钻进(锤击空壳声,岩芯破碎,不能 拼成圆柱状)全风化组织结构已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并且有微弱的残余结构强度, 岩块可用手捏碎,碎后呈散土夹砂砾状或粘性土,浸水易崩解, 可用镐挖,干钻可钻进残积土组织结构已全部破坏,矿物成分除石英外,大部分已风化成土, 碎锹镐易挖掘,干钻易钻进,具可塑性软质岩石未风化石质新鲜,未见风化痕迹微风化组织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铁钻质渲染或矿物略有变色,有 少量风化裂隙(裂隙中有风化物质填充)锤击沿片理或页
4、理裂开, 岩芯分裂,但可拼成圆柱状中等风化组织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发生变化,节理面附近的矿物已风 化成土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被切割成的岩块,锤击 易碎强风化大理岩,用镐难挖掘,岩芯钻方可钻进(碎块用手可折断,岩芯破 碎,不能拼成圆柱状)强风化组织结构已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含大量粘土质粘 土矿物,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岩体被切割成碎块,干时 可用手折断或捏碎,浸水或干湿交替时可较迅速地软化或崩解, 用镐或锹可挖掘,干钻可钻进(岩芯呈碎屑状)全风化组织结构已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并且有微弱的残余结构强度, 岩体呈泥状,用手可捏碎,可用镐挖,干钻可钻进残积土组织结构已全部破坏,矿物 #
5、成分已全部改变并已风化成土状,锹 镐易挖掘,干钻易钻进,具可塑性注:1、花岩岩强风化:N>50;全风化:50>N>3;残积土: N #
6、t;Wu60除有泥炭质土牲物征外,结构松散,土质很轻,暗无光泽, 干缩现象极为明显粘性土、粉土按塑性指数的分类及野外鉴别鉴别方法分类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砂土Ip>1710V Ip< 17Ip< 10湿润时用刀切切向非常光滑,刀刃 有粘腻的阻力,切向 非常规则稍有光滑面,切 面规则、平整无光滑面,切向 比较粗糙无光滑面, 切向粗糙用手捻摸时感觉湿土用手捻摸有滑腻 感,当水分较大时极 勿粘手,感见/、到有 颗粒后存在仔细捻摸感觉 到少量细颗粒, 稍有滑腻感 #
7、,有 粘滞感感觉有细颗粒 存在或感觉粗 糙,肩轻微粘滞 感或无粘滞感交滞感, 感觉到全是 砂粒,粗焙粘着程度湿土极易粘着物体 (包括金属与玻璃), 干燥后不易剥致去, 用水反复洗/I能去掉能粘着物体,干 燥后较易剥掉一般不粘着物 体,干燥后一碰 就掉不能粘着物 体湿土搓条情况能搓成小于0.5mm的 土条(长度/、短于手 掌),手持一端不致断 裂能搓成0.52mm 的土条,手持一 端可能会断裂1能搓成 23mm 的土条,但容易 断裂,土条很短I无塑性,不 能搓成土条干土性质强度很大,坚硬,类 似陶器碎片,用力锤 击方可打碎,不易击 成粉未,用手不易折 碎,其断口有棱角, 尖锐刺手强度较粘,手锤 #
8、易击碎,成很多 小块,可能有粉 未出现,稍有棱 角,用手难捏 碎,土块用力可 压碎强度很差,一碰 即碎,用手很易 捏碎强风化大理岩,成粉状, 土块用力捏或 抛扔时易碎松散注:1、塑性指数Ip=WL-Wp2、粉土工程性质介于粘性土和砂土之间,若用含水量接近饱和的粉土,团成小球放在 手掌上左右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震击,则土中水迅速渗出土面人工填土、淤泥质土、腐植土的鉴别方法鉴别方法人工填土淤泥质土腐植土(泥炭)颜色灰黑色灰黑色深灰或黑色夹杂物质砖瓦碎片,垃圾炉灰 等池沼中半腐朽的细小的动 植物遗体,如草根、小螺壳 等半腐朽的动植物遗体 或其它的污染物质(粪 便)形状(构造)夹杂物质显路于外, 构造无规律夹杂物
9、质经仔细观察可以 发觉,构造常呈层状,但启 时不明显夹杂物质有时可见,构 造无规律浸入水中情况浸水后大部分物质变 为稀软的污泥,其余 部分则为砖瓦、炉灰 法在水中单独出现浸水后外观无显著,在水面 出现气泡浸水后大部分物质变 为稀软的污泥,其余部 分为植物、动物残体渣 滓悬浮于水中湿土搓条情况一般情况下能搓成 3mm的土条,但容易 断裂,遇有灰传杂质 甚多时,即不能搓条一淤泥质土接近中轻砂质 粘土,故能搓成3mm的土 条(长度至少3cm)容易断 裂一般情况卜能搓成1 3mmi勺土条,但当动植 物残渣甚多时,仅能搓 成3mnmZ上的土条干燥后的强度干燥后部分杂质脱 落,故无定形,稍微 施加压力即行
10、破碎一般淤泥质土干燥后体积 显者收缩,强度不大,锤击 时呈粉未,用手指能捻散干燥大量收缩,部分杂 质脱落故有时无定形粘性土和粉土的稠度鉴别方法稿度状态鉴别特征、方法坚硬人工小钻钻探时很费力,几乎钻不进去,钻头取出的土样用手捏/、动,加力 不能使土变形,只能碎裂硬塑人工小钻钻探时较费力,钻头取出的土样用手指捏时,要用较大的力变 形并碎散口塑钻头取出的土样,手指用力不大就能按入土中,土可捏成各种状软塑可以把土捏成各种形状,手指按入土中毫不费力,钻头取出的土样还能成形流塑钻进很容易,钻头不易取出土样,取出的土已不能成形,放在手中也不易成 块形粘性土的潮湿程度鉴别方法潮湿程度鉴别方法稍湿经过振动的土不 #
11、易捏成团,易碎成粉沫,放在手中不湿手,但感觉凉, 而且感觉是湿土很湿经过振动的土能捏成各种形状,放在手中会湿手,在土面上滴水能慢 慢渗入土中饱和滴水不能渗入土中,可以看到孔隙中的水发亮土的主要成因类型的鉴定标准成因类型堆积方式及条件堆积物特征残积岩石经风化作用而残留 在原地的碎屑堆积物(未 被搬运走的那FS分原 岩风化产物)碎屑物从地表向深处由细变粗,其成分与母岩相 关,一般不具层理,碎块呈棱角状,土质不均, 具有较大孔隙,厚度在山丘顶部较薄,低洼处较 厚坡积和崩积风化碎屑物由雨水或融 雪水沿斜坡搬运及由本 身的重力作用堆积在斜 坡上或坡脚处而成碎屑物从坡上往下逐渐变细,分选性差,层理不 明显 #
12、,厚度变化较大,厚度在斜坡较陡处较薄, 坡脚地段较厚(随斜坡自上而卜呈现由粗变细的 现象,矿物成分与下卧基岩没有直接关系)洪积由暂时性洪流将山区或 高地的大量风化碎屑物 携带至沟口或平缓地带 堆积而成颗粒具有f的分选性,但往往大小混杂,碎屑 多呈亚棱角状,洪积扇顶部颗粒较粗,层理紊乱 呈交错状,透镜状及夹层较多,边缘处颗粒细, 层理清楚(离山较近颗粒较粗,岗山较较远颗粒 较细,不规则交错层理构造,如具夹层、尖灭或 透镜体等)冲积由长期的地表水流搬运, 在在河流阶地冲积平原, 三角洲地带堆积而成颗粒在河流上游较粗,间卜游逐渐变细,分选性 及磨圆度均好,层理清楚,除牛腕湖及某些河床 相沉积外厚度较 #
13、稳定淤积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 境中沉积,并伴有生物化 学作用向成颗粒以粉粒、粘粒为主,且含有f数量的有机 质或盐类,一般土质松软,有时为淤泥质粘性土、 粉土与粉砂互层,具清晰的薄层理砂土的野外鉴别鉴别特征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颗粒粗细约有1/4以 上颗粒比高梁粒(2mm) 大约有一半以 上颗粒比高 小米(0.5mm)大约有一半以上 颗粒与砂糖或 白菜粒籽(0.25mm)近似大部分颗粒与 粗玉米粉( 0.1mm)近似(较精制食盐 稍粗)大部分颗粒 与小米粉( 0.1mm)近似(较精制食 盐稍细)干燥时状态颗粒完全分 散颗粒完全分 散,个别胶结 (一碰即散)颗粒基本分散, 部分胶结,胶结 部分一碰即散颗粒大部分分 散,少量胶结, 胶结部分稍加 碰撞即散颗粒少部分 分散,大部分 胶结(稍加压 即能分散)湿润时用手 拍后的状态表面尢变化表面尢变化表面偶有水印表面有水印(翻浆)表面有显著 翻浆现象粘着程度无粘着感无粘着感无粘着感偶有轻微粘着 感有轻微粘着 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