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 2024 级本科新生报到,迎新现场仪式感满满

上午9时许,记者在明德广场看到,各学院的迎宾亭一字排开,不少新生携家带口来到学校报到。来自湖北的程克带着姐姐、父母、祖父母及全家前来报到,并在“人民大学新闻人你好”展板前捕捉了开学第一天的美好瞬间。她告诉记者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她既兴奋又紧张。 “大学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我会认识很多新朋友,对未知的未来感到很紧张。”
#
第一次走进校园,程柯最想去探索的地方就是学校图书馆。她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喜欢播音和主持。结合自己的文科专业,她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我觉得学习新闻专业的前景还是挺广阔的,以后还是要靠自己努力。” #
学院球衣、标语、吉祥物、签名板……各学院(院)精心准备了各具特色的“见面礼”,为新学期的第一天增色添彩。记者在现场看到,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展台前摆放着元素周期表展板,新生们在一些元素所在的方框里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
中国人民大学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设计了“新元素代言人”活动。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摄
学院党委副书记朱可染告诉记者,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是今年4月刚刚成立的新学院。设有化学系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两个专业。今年共有44名新生被录取。 “这是我们设计的‘新元素代言人’活动中,每个新生都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我们会给他一枚相应的徽章。”同时,新生也会选择。以某个元素为主题做一个小研究,“可以是与生活相关的内容,也可以是比较专业的,比如化合物的特性等。稍后我们会在微信上推送这一系列有趣的报道,之后全部推广完成后,我们还将进行一系列的展示活动。”
商学院给每个宿舍都配备了专用的白板。商学院党团研究室专职辅导员郑琪琪告诉记者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为了迎接260名本科新生,学院专门设计了迎新刊物,介绍整个学院的基本情况、特色活动等。等给新生。还准备了学院衬衫、专用卡夹、饮料等物品,“为了让新生在宿舍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今年我们专门设计了宿舍白板,分发到每个宿舍。” #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为每个宿舍配备了白板。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摄 #
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增设国学专业,培养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是国内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设立“国学”专业的大学。该校国学学院院长杨庆忠表示,国学学院已有19年的历史,在国学教学和研究方面进行了长期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学专业的设立也是国学教学研究深入探索的结果。因此,国学专业的目标也是实现学科交叉,为学生打下更加扎实、完整的基础。 ” #
杨庆忠解释说,在课程设置上,学院安排了人文学科的基础课程,比如文字学、语言学等。“以前只有中文系或者文学院有这样的课程,而且都是教授的。”作为次要科目。该系中国学生不强制要求修读这门课程,但这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必须帮助学生为此打下良好的基础。无论学生以后从事文学研究、历史研究还是哲学研究,都必须打好这个基础。更全面。” #
同日,国学专业也迎来了首批12名新生。来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温启涵就是其中之一。她告诉记者,自己是文科生,国学是与历史相关的专业。她很高兴被录取。 “通过‘新路导航’专题节目,我了解了一些专业内容,以后我会学习古典文学。” 、古籍等等,我还是很期待的。”
#
迎新现场,拔尖创新人才项目吸引了新生的目光。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摄 #
记者注意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现场展示区也热闹非凡,展示了学校拔尖经典班、拔尖心理学班、拔尖数学班等各类项目。不限专业、院校,大一下学期全校通过笔试、面试选拔;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综合培养、精英小班教学……各大双学位培养项目所展现的人才培养亮点十分抢眼,不少已完成注册的新生纷纷前来咨询报名展位前对项目的要求及未来发展。求是学院新生柯志宏告诉记者,他对明德环保“经理”实验班项目非常感兴趣。 “我考上了社科实验班,但还没有转学,我也想读这个专业。”让我们了解更多。” #
根据校历,本科新生将于8月26日至9月8日进行本科迎新教育和军训,9月9日正式开课。 #
吴辉编辑 #
赵琳校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