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人与经济人的区别:科学性与提出者的差异解析

经济人假设人们以目标理性的方式思考和行为,他们试图获取的唯一经济利益是物质补偿的最大化。 #
区别: #
1.科学性不同
#
社会上大多数人认为“社会人假说”比“经济人假说”更科学。
2. 不同的人提出: #
“社会人假说”是梅奥等人根据霍桑实验的结果提出的。
#
“经济人”这个概念,出自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一段话: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来自屠夫、酿酒师、面包师的善心,而是来自他们的自私。
不要说激起他们利他主义的话,而要说激起他们自私的话;不要说你需要什么什么是经济人,而要说对他们好的话。塞尼奥尔从数量上建立了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什么是经济人,约翰·斯图亚特·密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经济人假说”。最后,帕累托将“经济人”一词引入经济学。
#
附加信息: #
1、“经济人”假说基于享乐主义哲学,认为人是非理性的、生来懒惰的、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
这是20世纪初个人主义价值观主导思想的体现。泰罗从企业家和工人的营利欲望中寻找提高效率的根源,把人看作机器。这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相悖。
#
2、基于“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模式,是以金钱为基础的机械的管理模式,否定人的主人翁意识、自我意识、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他们认为,由于人生来就是懒惰的,所以必须通过强迫、控制、奖惩等手段来激励人,以达到组织目标。 #
3、“经济”假说认为,大多数人缺乏进取心,只有少数人起统治作用,因而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绝对对立起来,反对工人参与管理,否定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人性观是完全错误的。 #
4、经济人假说与人是自私还是利他并无必然联系,它只是资源稀缺导致的一种适应性行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