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与账户:揭开财务世界的神秘面纱,掌握财富密码

会计科目按其经济内容可分为五类:资产科目、负债科目、所有者权益科目、成本科目和损益科目。科目的借方和贷方、哪一方记录增加、哪一方记录减少、期初和期末余额在借方还是贷方,都取决于每个科目所记录和反映的经济内容。
资产账户结构
#
资产类账户按反映流动性的速度可分为流动资产类账户和非流动资产类账户。流动资产类账户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原材料、存货、待摊费用等;非流动资产类账户主要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
由于会计中资产项目通常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左边,因此人们习惯于把资产的期初余额和本期增加额登记在资产账户的左边(即借方),把资产的减少额登记在资产账户的右边(即贷方)。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因此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
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借方金额-本期贷方金额=期末余额(借方) #
负债账户和所有者权益账户
负债科目按其反映流动性的程度,可分为流动负债科目和长期负债科目。流动负债科目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帐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预提费用等;长期负债科目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
所有者权益账户按其来源和构成可分为投入资本所有者权益账户和资本公积所有者权益账户。投入资本所有者权益账户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资本公积账户主要包括:盈余公积、当年利润、利润分配等。
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会计科目中,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都记在贷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都记在借方,余额的方向与记入增加的方向一致,因此,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会计科目的期末余额一般都记在贷方。 #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决定了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账户的结构与资产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贷方记录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借方记录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同样第一考试网,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也应为贷方余额。负债与所有者权益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为: #
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
成本会计科目的结构
成本科目根据是否需要分配什么是会计科目,又可分为直接成本科目和分配成本科目。直接成本科目主要包括:生产费用(包括:基本生产费用、辅助生产费用)等;分配成本科目主要包括:制造费用等。
#
成本科目结构与资产科目结构一致,其内部关系也相同。即成本增加记在成本栏科目的借方,成本减少记在贷方。期末余额一般记在借方。成本会计科目期末余额计算公式如下:
#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 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
损益表结构 #
损益项目按其性质和内容又可分为营业损益项目和非营业损益项目。营业损益项目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费用、投资收益等;营业外损益项目主要包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等。 #
损益会计科目包括收入科目和费用科目。收入的获得和费用的发生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损益会计科目是为了计算利润而开设的科目。因此,在期末必须把所有的收入和费用转出才能计算利润。收入和费用转出后,损益会计科目在期末一般是无余额的。 #
(1)收益会计科目的结构。收益的增加,将导致企业利润的增加,这些利润在分配前什么是会计科目,可以看作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因此,收益会计科目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科目类似。即收益的增加记在科目的贷方,收益的减少记在科目的借方。期末,将本期收益的增加额与本期收益的减少额之间的差额,转入相关的所有者权益科目(本年利润),期末无余额。
#
(2)费用会计科目的结构。费用会计科目的结构与资产会计科目的结构基本相同,即费用的增加记在借方,费用的减少记在贷方。期末将本期发生的费用增加与本期发生的费用减少之间的差额转入所有者权益(本年利润)相关科目。期末一般无余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