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国开工程地质作业1形考任务及参考答案

2、其形成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统称为火成岩的产状。 12、沉积岩形成的四个阶段主要有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和硬化成岩作用。 13、根据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和地质条件,变质作用可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 14、岩石在常压下吸收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的比值叫岩石的吸水率。 15、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大气层属于外圈。 二、判断题(20分) 1、地应力是地壳中存在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又称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广义的地应力是指地球内部的应力。 2.按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地质作用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两大类。3.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收
#
3.亲水性、渗透性、溶解性、软化性、抗冻性等。 正确答案是错误的。 4.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物质的沉积是输送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的开始。 正确答案是错误的。 5.岩石的结构和结构对岩石的工程性质无明显影响。 正确答案是错误的。 I6.岩石是由地质作用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的天然集合体。 7.在改造地壳过程中,外界地质作用的结果使地壳表面趋于平坦。 8.地壳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上升和下降的运动叫水平运动。 正确答案是错误的。 9.地壳中造岩矿物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盐。 正确答案是错误的。 10.岩石的抗冻性可以用岩石的强度损失速率或岩石的重量损失速率来表征。 III. 简答题(40分) 1. 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涉及哪些方面 #
4.哪些方面? 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可以理解为影响工程建筑物使用和改造的地质因素的综合体。一般认为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结构、地下水、地应力、地表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 2.什么是工程地质问题? 土木工程涉及哪些工程地质问题? 重点:工程地质问题是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可能造成灾害或对建设工程造成破坏的地质问题。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不同类型的工程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工程地质问题多种多样。就土木工程而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区域稳定性问题、边坡及边坡稳定性问题、地基稳定性问题、洞室稳定性问题等。 3.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评价工程地质
5.条件,明确对地上、地下建设工程建设和运营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选择建设场地和适当的建筑形式,保证规划、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的顺利进行。 (2)从地质条件与工程建设相互作用的角度,论证和预测相关工程地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规模和发展趋势。 (3)提出并建议改善、防治或利用相关工程地质条件、加固岩土体、防止地下水渗漏的措施。 (4)研究岩土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性质。 (5)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4.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是指什么? 风化是指地表环境中由于大气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等的变化以及生物作用等导致矿物和岩石在原地发生分解、破碎作用;侵蚀 #
6、指河流、地下水、冰川、风等在运动过程中对地表岩石及表面形态的破坏和改造的总称。搬运指地质应力将风化、侵蚀形成的物质从原来位置搬运到另一位置的过程。堆积指受外界应力搬运的各种物质,由于应力动能的降低或介质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而沉淀、堆积的过程。 5、简述野外常见造岩矿物的鉴别步骤野外常见造岩矿物的鉴别大致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应找到矿物的新鲜表面,只有矿物的新鲜表面才能真实地反映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特征;其次,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第三,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的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四、 论述题(10分) 1.分析影响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影响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主要包括岩石的地质特性,如岩石的抗震性能、抗弯性能、抗弯承载力 ...
7、岩石的矿物组成、结构、结构及成因;另一类是岩石形成后外界因素对其的影响,如水的作用、风化作用等。矿物组成:矿物组成对岩石强度有直接的影响,从工程要求看,大多数岩石的强度都比较高,从工程性质看,应注意可能降低岩石强度的因素。结构:胶结结构和晶体结构。其对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强度和稳定性方面。一般来说,具有晶体结构的岩石比具有胶结结构的岩石更稳定,强度更高。结构:结构对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矿物组成分布不均匀和各种地质界面所致。水:水能削弱矿物颗粒间的联系,影响岩石的强度。但在一定程度上第一考试网,对岩石强度的影响是可逆的。风:风能使岩石的结构、结构和完整性遭到破坏,孔隙度增大,容重减小。 #
8.小,吸水性和渗透性明显增加,强度和稳定性大大降低。伴随化学作用,岩石的性质可以发生根本的改变。 电力大学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作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30分) 1.没有经过构造变化的沉积岩层在形成时本来就是水平的,先沉积的旧岩层在底部,后沉积的新岩层在顶部,这叫水平构造。 2.地质构造是地球外力作用的产物,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3.岩层的倾角只有一个值,两个。 4.水平岩层的岩层边界线与地形等高线的关系是平行的或者重合的。 5.没有经过构造变化影响的沉积岩,其原始倾角应为水平的。 6.能决定岩层空间位置的因素有走向、倾角和倾角。 7、背斜的特点是核心处为旧地层,两翼对称出现新地层。8、逆断层是上部板块相对上升,下部板块相对下降的断层。 #
9. 9. 对于未受构造变化影响的沉积岩,两套岩层的相对年龄表现为上层新,下层老。10. 土体的工程性质实质上主要取决于土体的粒径组成和矿物组成。11. 各颗粒群随边界尺度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质的变化,划分颗粒群的边界尺寸称为临界粒径。12. 土体是自然界的产物,具有自然属性,包括均匀性、各向异性、结构性和时空变异性。13. 土体中的气体(土体的气相)主要包括空气和水蒸气。14. 土体中的颗粒越细,即土体的弥散性越大,土体中的水对土体颗粒的影响就越大。15. 土体的结构一般分为单颗粒结构、蜂窝结构和絮状结构。二、 对错题(20分) 1.不整合接触面上与底砾岩岩性相同的岩层形成相对较早。 2.组成褶皱的岩层在同一层面上具有最大的弯曲点。
#
10.连线就是枢轴。 3.岩层与水平面所成的钝角叫岩层的倾角。 正确答案是错误的。 4.如果一组地层在地表呈现有规律的重复,那么由这组地层构成的构造就是断层构造。 正确答案是错误的。 5.如果一个沉积岩层的走向、倾角和倾角是一定的,那么该岩层的空间位置也是一定的。 6.在土的三相组分中,水是土的最主要的物质组分,是土的主要骨架,也是最稳定、变化最少的组分。 正确答案是错误的。 7.土的粒径组成是通过土壤粒度分析试验来确定的。 8.根据水与土相互作用的强度,土中的水可分为结合水和非结合水(自由水)两大类。 9.土的结构是指整个土层(土体)不均匀特性的总和。 10.平原地区土壤的分层结构一般为水平分层。正确
#
11.答案错误。 第三部分 简答题(40分) 1.简述拉紧节理的主要特点。产状不太稳定,在平面和剖面上延伸不远;节理面粗糙不平,划痕不发育,节理两壁间距离大,裂隙宽度变化大。节理中常充填脉状方解石、石英、松散或胶结的粘土及岩屑;拉紧节理发育在碎屑岩中时,常绕过较大的碎屑或砾石,而不是切穿砾石;拉紧节理一般稀疏发育,节理间距离大,分布不均匀。 2.简述褶皱的要素。 核:组成褶皱中心的岩层。 翼:中心岩层外侧的岩层。 转折点:由一翼过渡到另一翼的弯曲部分。 铰点:组成褶皱的岩层同一水平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轴:各岩层铰点所形成的面。3.简述残积土的来源、分布及工程特性。
#
12、原岩风化后未被搬运的部分,是风化剥蚀的产物,位于岩石风化壳的上部,是风化壳中的强风化带,向下逐渐变为半风化岩,其分布主要受地形控制。在雨量大、地表径流速度小、风化产物易滞留的地方,残积物相对较厚。其工程特性是磨圆(分选)性差或无磨圆、孔隙度大、成分结构不均匀。4、什么是无黏性土,判定指标有哪些?无黏性土的工程性质有哪些?无黏性土一般指砾石土和砂土。这两类土体一般黏粒含量极少,不具塑性,为单颗粒结构;无黏性土的密实状态是判定其工程性质的重要指标,主要指标有天然孔隙度、相对密实度; 一般而言,无黏性土在密实状态下,强度较大,是良好的天然地基;无黏性土在松散状态下,是软弱地基,尤其是 #
13、饱和粉土、细砂稳定性差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在振动荷载作用下可能液化。 5、什么是土的结构,包括哪些方面?常见的结构有哪些? 土的结构是指整个土层(土体)不均匀特性的总和。整个土体的不均匀性包括:层理、夹层、透镜体、结核体、组成颗粒大小不一、裂隙发育程度及特点等。常见的有层状结构、散落结构、结核结构、裂隙结构等。 四、论述题(10分) 1、分析断层区地质特征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断层构造的存在,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加速了风化、地下水活动和岩溶发育,从而对工程建设产生了以下方面的影响。 (1)断层降低地基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断层破碎带力学强度低,压缩性大,建在其上的建筑物基础会产生很大的
14、地陷容易造成建筑物开裂或倾斜。断层面对岩质边坡、坝基、桥梁基础等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2)由于断层带岩性及穿越断层构造带的建筑物两侧上下盘可能不同,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3)隧道工程易因裂隙使岩体破碎而发生塌陷。 (4)在新的地壳运动影响下,断层带可能发生新的运动,从而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 中国国家地质调查局第三次地层测试任务3参考答案 一、多项选择题(30分) 1.地下水按其埋藏情况可分为包气带水、地下水和承压水。 2.沿地下水流方向,相邻两个相等水位高程与水平距离之比,称为该距离段内地下水的水力梯度。 3、两层不透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具有静水压力的地下水为承压水。4、泉水的种类很多,其中因河流对含水层进行侵蚀、切割而形成的泉水称为承压水。 #
15.该泉为侵蚀泉。 5.地下水对建筑结构材料的腐蚀类型分为结晶腐蚀、分解腐蚀和复合腐蚀。 6.地表岩石的风化,由于温度变化的影响,在不改变其化学成分或形成新的矿物的情况下,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这种风化叫化学风化。 7.按流动特点,地表水可分为片流、急流和河流三种。沿地面坡度呈片状流动的水流叫片流。 8.河流的侵蚀作用是指河水冲刷河床,破坏岩石的作用。 9.现在处于活动的断层,或近期曾活动但将来可能再次活动的断层,叫逆断层。 10.研究活动断层的基本特征,有助于认识活动断层的规律性。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11、如果工程必须布置在活动断层附近,则将较大的建筑物布置在断层的上盘上更为合适。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
16.错误。 12.形成土洞的地质作用是侵蚀作用。 13.可溶性岩石、岩体中连通裂隙、浑水、流水是喀斯特最易形成的条件。 14.泥石流形成的条件不包括少量融水的流出。 15.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烈度可以是多个。 第二部分 判断题(20分) 1.岩石中的孔隙包括溶缝、岩体裂隙和岩石内部的孔隙,而土体一般只考虑裂隙。 正确答案是错误的。 2.在岩石和土体中,孔隙不一定全部被水充满,也并不是所有的孔隙都能让水通过,只有那些连通的孔隙才可以通过水,这样的孔隙称为有效孔隙,它只占全部孔隙的一部分。 3.地下水的来源首先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于冷却在地面凝结成水滴,然后渗入地下积聚成凝结水。正确答案是错误的。4.隔水层是指能够
17. 正确答案是错误的。 5. 埋藏在地表以下、具有自由水面的第一层完全不透水层之上的重力水为包气带水。 正确答案是错误的。 6. 风化作用在地表最明显,向深处逐渐消失。 7. 煤矿是由山洪、急流携带的碎石组成。 正确答案是错误的。 8. 滑坡的发展过程通常分为蠕变变形阶段、滑动破坏阶段和逐渐稳定阶段三个阶段。 9. 在河谷地貌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和河流侵蚀堆积的共同影响,不同时期的河流漫滩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地斜坡上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这种地貌称为河流阶地。 10. 地面沉降是在人类工程和经济活动的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使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工程地质现象。 #
18.现象。第三部分。简答题(40分) 1.毛细水和重力水对土体的工程性质有何影响? 毛细水上升高度和速度对建筑物地下部分的防潮措施和地基土的湿化、冻胀有重要影响。另外,在干旱地区,毛细水上升后地下水中的可溶盐继续蒸发,盐类就近堆积。重力水具有溶解能力,能传递静、动水压力,对土体颗粒起浮力作用。重力水的渗流特性是地下排水防水工程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对土体中的应力状态和基槽、基坑的开挖,以及地下结构的施工都有重要影响。 2.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地下水有什么特点? 地下水面是不受水压力的自由水面,只能从高处向低处水平流动。 地下水面之上不存在稳定的防渗层,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可通过包气带入渗补给,成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
19、潜水面的水位、水量和水质随季节变化较大。由于潜水面没有覆盖层,容易受到污染。 3、什么是潜水等水位图?如何根据等水位确定流向和水力梯度? 潜水面的形状可以用等值线表示,叫做潜水等水位图。确定潜水方向:潜水面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故垂直于等水位的直线方向为潜水面的流向。确定潜水面水力梯度:在潜水面流向中,相邻两等水位的高程与水平距离之比,就是该距离段内潜水面的水力梯度。 4、喀斯特、土洞分别指什么? 喀斯特,又称岩溶,是水对以化学溶解为主流水流的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发生侵蚀、下陷和塌陷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引起的现象的总称。土洞是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对上层岩体进行溶蚀而形成的。
#
20.因冲刷引起空洞扩大而引起地面沉降的地质现象。 5.在可能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区应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1)根据测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预测可压缩层分布情况。 (2)根据抽水压实试验、渗透性试验、初步固结压力试验、流变试验、载荷试验等试验成果和沉降观测资料,计算地面沉降量并分析发展趋势。 (3)提出合理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四、讨论题(10 分) 1.论述泥流防治的原则及采取的工程措施。 泥流防治的原则是预防为主,同时也要采取工程措施。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跨越工程 跨越工程是指修建桥涵跨越泥流沟,让泥流从其下方排出,避开泥流。 这是铁路、公路运输部门为保证行车安全常用的措施。(2
21.)穿越工程穿越工程是指修建隧道、开洞或渡槽从泥流下通过,使泥流从上方排出,这也是铁路、公路穿越泥流区的另一主要工程形式。 (3)防护工程防护工程是指在山区泥流集中发生的流淌河流沿线,在桥梁、隧道、路基、临江路线或其他重要工程设施上修建一定的防护建筑物,以抵抗或消除泥流对主要建筑物的冲刷、冲击、侧蚀、淤积等危害。防护工程主要有护坡、挡土墙、堤坝、丁坝等。 (4)排水工程排水工程的作用是改善泥流的流向,增加桥梁等建筑物的排水能力,使泥流按设计意图顺利排出。排水工程包括导流堤、急流槽、控流堤等。 (5)拦阻工程 拦阻工程是为了控制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暴雨、洪水径流,削弱泥石流的流向而采取的工程。 #
22.为减少泥石流对下游建设工程的冲刷、冲击、淤积等危害而采取的工程措施,减少排泄量和能量。阻截措施有挡渣坝、淤泥库、挡水工程、分洪工程等。对于泥石流的防治,多种措施相结合比单一措施更有效。电力国家发改委工程地质作业四级考试第四考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30分)1.静载试验装置包括压板、加载装置和沉降观测装置。2.静载试验用压板形状宜为圆形。3.静力触探仪器按其传动系统可分为电动机械式静力触探仪器、液压式静力触探仪器和手摇轻型链条式静力触探仪器。4.静力触探适用于含碎石、砾石的土层。 5.土力学可以理论上分析锥形探头与周围土体的接触应力分布及相应的土体变形问题,该说法错误。6.一般根据锤击能量功率
23.贯入试验有轻型、重型和特重型之分。7.动力贯入试验可对土体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对天然地基土承载力或单桩承载力的评定属于定量评价。8.标准贯入试验本质上仍是静力贯入试验的一种,这是不正确的。9.标准贯入试验不能用来测试碎石土的含砾量。10.相比较而言,采用大型剪切仪法进行现场大规模直剪试验,精度最差的土体是碎石土。11.现场勘察方法有三种,即路线法、点法、追踪法。12.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简称工程地球物理勘探。13.保证取得原状土体样品的首要前提是合理的钻探方法。 14.工程地质图,主要用于获取勘察工作量、勘察点位置等信息,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实际素材图。15.分区标志包括两个方面,即工程勘探方法和工程报告编制 #
24. .2.判断题(20分) 1.所谓原位试验,就是在基本保持土层原始位置上土体的自然结构、自然含水量和自然应力状态的情况下,测定土体的工程力学性质。 2.静态触探的贯入机理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影响因素相对较少,正确答案是错误的。 3.动态触探试验适用于强风化和全风化硬岩、各种软岩及各种类型的土体。 4.交叉板剪切试验是一种简单、可靠的原位试验方法,可快速测定饱和软荷载土层的快速剪切强度。 5.侧压试验适用于测定承重土、粉土、砂、砾石土、软岩和风化岩的承载力、侧压模量和应力-应变关系。 6.工程地质勘察,是指为研究、评价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而进行的地质填图、勘探、室内测试、原位测试等工作的总称。7.可行性 #
25.研究和调查工作是针对大型项目的重要联系。可以补充地质映射和调查的目的。挤出,周围的岩石和土壤有明显的凸起或径向裂缝的发展。 (2)该负载的结算大于先前负载的结算。
26.当负载量的5倍(3)在一定的载荷水平(4)总稳定性水平下,载荷和沉降量的量是5倍。曲线(2)估算基础土壤的物理和机械参数(3)评估基础土壤的轴承能力(4)估计单个桩的最终轴承能力。承载土壤,最终适用于n = 2-50次打击的土壤层。 它的主要功能是:(1)使用干扰的土壤样本,识别和描述土壤类型,并根据粒子分析的结果命名(2)。 #
27.评估沙子的密度,淤泥和承载的土壤,土壤强度参数,变形模量,基础轴承能力等。用于研究和评估施工现场的工程地质条件的术语,用于研究施工现场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原始数据,根据此基础的工程条件,用于研究施工现场的工程地质条件,以进行工程的术语。服用土壤样品时,土壤干扰的原因是什么? (1)由外部条件引起的土壤样本的干扰,例如钻井技术,钻井工具, #
28.如果未正确选择钻孔,钻孔速度和土壤采样方法,则将破坏土壤的自然结构(2)采样过程中的压力状况会变化,从而导致相对位置的位置和颗粒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甚至是土壤中的厚度范围,而不是颗粒之间的较厚构成范围。当它切入土壤层时,它会导致土壤样本的某些压缩变形(10分)。很难获得(例如饱和的砂,淤泥,塑料淤泥和粉质土壤,壳层等)。 (3)原位测试的范围比室内测试的范围更大,因此它的代表性更高;在统计上,影响原位测试的结果是相对复杂的,使得在现场测试中确定主要压力的方向,而不是在现有的 中,并且在土壤中的特征是独特的。指定,但彼此补充。